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聖」已經逝去,「一龍」如何能勝!

「武聖」已經逝去,「一龍」如何能勝!

?賽前對決?

2018年6月2日,武僧一龍與泰拳殺玉郎的大戰落下帷幕,結局大家已經知道,武僧一龍被KO。比賽結束之後,武僧一龍表情凝重,姐姐及親人痛哭難受,朋友默默鼓勵,還有一種聲音,則是對武僧一龍的諷刺,怒其不爭。武僧一龍,是傳統功夫的一個代表人物,其與泰拳交鋒的落敗,進一步加劇了大家對於傳統武術究竟能否實戰的擔憂和質疑,所以有人就問出:中國傳統功夫究竟是怎麼了?怎麼就老是失敗呢?

?莫名之痛?

中國傳統武術和國外的搏擊術,如拳擊、泰拳、柔道、跆拳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不同呢?從本質上講,同為技擊的功夫,沒有不同,都是對力量的一種運用。筆者曾經講過人體力量來源的問題,那就是人體的力量只有兩種,橫向的力量和豎向的力量,這是由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關係決定的。人體腳與地面之間的反作用力,就是豎向方面的力量,被稱為「豎勁」,支撐我們進行上縱跳躍;人體腳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就是橫向方面的力量,被稱為「橫勁」,支撐我們進行前進後退,以及進行方向的轉變。中國的傳統武術、國外的各種技擊技術,全部是對人體「豎勁和橫勁」的一種整合運用,從而形成人體的整體力量、或者說整勁攻擊對方。在力量本質這一點上,各種武術技擊方法沒有不同。

那麼中國的傳統武術,和目前國外的各種技擊術差別究竟在何處?客觀來講,同等的身體素質下,差別並不在用手還是用肘,用腳還是用膝,而是在於如何分配橫勁和豎勁。目前中國的傳統武術,主要利用腰胯發力,形成以「橫勁」為基礎的內勁,而對於豎勁的運用很少,步法缺乏靈活,所以一上擂台,雖然也像國外技擊選手一樣,使用豎勁跳躍作為步法靈活的技擊手段,但是已經沒有了優勢可言。而看國外的各種技擊特點,基本上都是使用腰胯「橫勁」進行技擊發力,使用豎勁跳躍作為身體的靈活核心,橫勁和豎勁結合的非常緊密。所以從力量的運用上來看,國外的技擊水平,是要稍高於國內的傳統武術的。當然,中國傳統武術的三大內家拳,形意、太極和八卦,針對靈活性的問題,也有自己的策略。如形意拳使用「橫勁+進攻」的策略、八卦掌使用「橫勁+避閃」的策略、太極拳使用「橫勁+圓轉」的策略。但是這種策略模式,並沒有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傳統武術擂台搏擊靈活性的問題,所以傳統武術練習者一旦上了擂台,包括大師級別的人物,還是要採用跳躍模式保持身體的靈活性。

中國的傳統武術,難道就是如此的不堪入目嗎?答案是否定的。中國傳統武術技擊的沒落,與很多原因有關,但是一個核心的原因,就是「武聖」孫祿堂大師的逝去,使中國傳統武術的一個重要技擊法寶遺失,沒有傳遞下來。孫祿堂大師,被尊為中國的最後一代武聖,原因在於其功夫的厲害,尤其是孫祿堂大師綜合「形意、太極、八卦」三家之長,創出來的「豎勁+橫勁」技擊體系,更是傳統武術的一大瑰寶。孫祿堂大師,根據中國傳統武術的特點,結合中國的哲學理論,認為中國的傳統武術體系是有著可進步空間,於是孫祿堂大師獨闢蹊徑,改變傳統武術以往的發力模式,使用「豎勁」作為發力核心,把「橫勁」作為人體靈活性的力量根源,創出豎勁為根本,橫勁為靈活性的「雙手勁」,在當時成為一種無敵的存在。可惜的是,隨著孫祿堂大師的去世,孫氏子弟及門人,沒有人能夠掌握這種「雙手勁」,並把這種技擊模式傳遞發揚。而隨著其他門派太極拳的發展,大家又把太極拳低架的「橫勁」作為武術技擊的核心,孫祿堂大師「豎勁+橫勁」的技擊體系就徹底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了。

武僧一龍的失敗,是單一橫勁技擊模式的失敗,其實也是中國傳統武術訓練體系方向錯誤的一種反映。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武術打假的進行,以及中國武術界睿智人士的思考,武聖孫祿堂大師的「豎勁+橫勁」的綜合技擊模式,會逐漸被挖掘整理出來,並用於現代搏擊,從而改變中國傳統武術在搏擊界不利的局面。客觀來講,在現有的訓練模式下,武僧一龍,其實已經是相當厲害了,所以錯不在一龍,而在傳統武術技擊模式的錯誤。武僧一龍,你依然是值得驕傲的!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將及時糾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養功夫體系 的精彩文章:

健康一生,終歸又回到了傳統
傳統健身運動,將魂歸何處?

TAG:三養功夫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