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高宗告誡新羅王:大膽,兵戎相見,不後悔,新羅文武王:斬來使

唐高宗告誡新羅王:大膽,兵戎相見,不後悔,新羅文武王:斬來使

原標題:唐高宗告誡新羅王:大膽,兵戎相見,不後悔,新羅文武王:斬來使


唐高宗李治是我國歷史上十分著名的一位唐朝天子之一,李治的父親是唐太宗李世民,李治的妻子就是武則天。雖然,在影視劇裡面唐高宗李治給人的形象是軟弱無能。然而,在歷史上的唐高宗李治卻是雄才大略的君主,唐高宗晚年因為生病才讓武則天協助處理事情而已,但是許多朝中大事還是由唐高宗決斷的。


唐高宗李治時期唐朝疆域達到鼎盛,這時的文治武功是唐朝的巔峰時代。在經濟、文化上、唐高宗李治勵精圖治,還讓長孫無忌等人編纂了《永徽律疏》作為唐律,《永徽律疏》是東亞地區最早的比較完整的律法,在律法方面對後世影響深遠。在軍事上,唐高宗李治還完成了他的父親李世民都沒有完成的任務,就是擊敗吐蕃、滅了百濟、高句麗、擊敗新羅,最終迫使新羅文武王屈服。


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太子李治繼位為大唐天子,是為唐高宗。唐高宗喜歡武則天,於是讓武則天出家做尼姑,不久又派人去把她迎了回來。



公元660年大唐聯合新羅滅了百濟,公元668年大唐又聯合新羅滅了盛極一時的高句麗。大唐滅了朝鮮半島的兩個小國以後,為了加強對那裡的治理,唐高宗李治下令在百濟設立熊津都督府,在高句麗舊地設立安東都護府,還把新羅設置為雞林州都督府。此舉惹怒了新羅文武王金法敏,原本打算與大唐合作滅了百濟、高句麗後想要瓜分一點好處的新羅文武王金法敏沒有撈到好處,頓時惱羞成怒。

一場大唐與新羅的大戰一觸即發。這場戰爭在唐史中記載是大唐勝利,而在新羅的史書記載則是新羅勝利。為了防止大唐完全吞併朝鮮半島,新羅王開始聯合和扶持高句麗、百濟的反唐勢力。公元669年吐蕃入侵大唐,唐高宗下令薛仁貴帶兵返回長安出征吐蕃。在朝鮮半島的唐軍兵力空虛,新羅文武王認為驅逐唐軍的機會來了。



公元670年,新羅王派薛烏儒與高句麗舊將高延武率一萬多精兵渡過鴨綠江進駐烏骨城。此舉拉開了大唐與新羅的戰爭序幕。新羅文武王派兵進駐烏骨城是要扼守朝鮮半島交通要塞,進可阻擋大唐援軍,退可圍攻留在半島的唐軍。


新羅文武王金法敏還派大軍奪取唐朝在百濟舊地的城池,而唐朝任命的熊津都督府都督滯留在大唐不敢上任,此舉也惹惱了唐高宗李治。李治下詔書告誡新羅文武王:大膽,兵戎相見,不後悔。新羅王收到唐高宗的詔書以後不以為然,還斬了天朝使臣。


唐高宗聞訊震怒,派大將軍高侃領兵前往壓制,唐軍還在前往半島的路上。此時,新羅大軍已經開始圍攻留在百濟故地的唐軍,這裡的唐軍就是熊津都督府的人馬,許多是當地招募的士兵,新羅軍與熊津都督府人馬展開大戰,史稱「熊津大戰」。


唐軍渡過鴨綠江與高句麗人展開大戰,殺得高句麗一敗塗地。公元674年唐高宗為了瓦解新羅軍鬥志,達到從內部瓦解新羅的目的,於是封新羅文武王的弟弟金仁問為新羅王,從此新羅文武王與大唐徹底決裂,雙方互斬來使。



公元674年唐高宗李治任命劉仁軌為主帥征討新羅,並且派在與吐蕃作戰中慘敗一度被除名的薛仁貴為雞林道總管,並且擔任熊津都督府都督,負責那裡的戰事。


公元675年大唐名將劉仁軌親率大軍在阿達城之戰、七重城之戰重創新羅大軍,新羅王金法敏開始感到懼怕,連夜派使者入長安謝罪。


公元675年,唐高宗派李謹行率領最近歸順大唐的靺鞨人攻打新羅,石峴城大戰、赤木城大戰、買肖城大戰均打得新羅人落荒而逃,一敗塗地,三戰三捷。而在新羅人的記載中為了掩蓋慘敗的命運,竟然說是新羅在買肖城大勝,擊敗唐軍二十萬,俘獲戰馬三萬三千。然而,李謹行作為安東都督,不可能有二十萬大軍,也不可能有三萬三千戰馬,可見新羅的記載不準確。



唐軍節節勝利,新羅且戰且退,最後退守到白城,已成驚弓之鳥。但是,此時吐蕃大舉進犯,唐高宗只好先將劉仁軌調回西線抵抗吐蕃,留下薛仁貴、李謹行率領少部分兵力駐守。新羅認為一己之力註定不是大唐對手,於是主動派人去大唐求和。而唐朝也認識到用兵將壓制新羅也不是唯一辦法,並且形勢已經變了,大唐當時的重心已經轉移到西線吐蕃。於是接受新羅的求和,議和以後新羅取得大同江以南廣大地區。大唐也取得高句麗的大部分舊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震坤 的精彩文章:

我國古代十大美女,廣西玉林佔了兩位
李世民戰功赫赫,秦王府與東宮矛盾激化!終於釀成玄武門之變

TAG:周震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