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南懷瑾老師揭秘:萬物之所以輪迴都是因為這個呀!

南懷瑾老師揭秘:萬物之所以輪迴都是因為這個呀!

輪轉無止境

《圓覺經》: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

【後注】:講到慾念,很多老年朋友跟我談,這些年輕人學佛亂來呀!我說老兄啊!他們都是人,不管在家或出家都是人,是人就有欲,你不能要求這麼高。他說像我們吃素很多年,我說你現在已七十幾歲了,並不表示你修行好啊!不吃乃是不能,非不為也,這並不是持戒。他們被我說得一愣一愣的,講得坦白一點,叫作油盡燈枯,沒有這個貪慾的本錢了。

但是,很奇妙,人到了臨死最後一口氣時,不管男女,慾念比年輕任何時候都強。注意!要了生死不是那麼容易!斷了氣以後,變成中陰身,在人道中投胎,第一念是由慾念而來,男女兩人在性行為時,與你有緣的話,雖在千萬里之外,也一樣把你吸過來,就是因為愛欲這一念,就投胎進去了。

然而,是不是都是以愛欲的表現進去的呢?不是的,有時候感覺到狂風暴雨,被人家追,有仇人或是魔鬼要抓你,拚命逃,看到一個茅蓬或是一個洞可以躲,一鑽就進去了,就如此入胎了。在這種情況入胎的,生出來窮苦,或是五官不全。何以會有如此境界?--業報所生。或是感覺天氣晴朗,到了一個風景優美的地方,看到一幢建築物,心生喜愛,一進去就入胎了。此因愛欲而入胎,妙不可言。哪怕你男女愛欲都沒有了,只愛我手上這隻表,完了,這一念就是生死根本。或者你喜愛抽煙,到那個時候,看到一支香煙,伸手一拿,進去了。或者你說我什麼都不愛,只愛山水,說不定你就投胎變成猴子,整天就在山上。愛鈔票的,說不定就看到一堆鈔票好高興,也進去了。你看我們活著,有多少人為了鈔票自殺、坐牢?一般人為了鈔票忙了一輩子,最後就這樣勞碌而死。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鈔票誰不愛?我不要,沒有這回事!清朝才子袁枚說:「不談未必是清流」,倒是一天到晚在這裡面打滾的人有時反而無所謂,一輩子清高的人只是不爆發而已,一爆發出來,比誰都厲害,很多人說我不要名不要利,那是你沒有資格要,達不到那個高位,等到你坐上那個位子,許多人擁護著你,許多人服侍著你,那種滋味是很舒服、很迷人的,這個時候叫你下來,你就捨不得了。對此真不動心的,世上只有兩個人,一個已經死了,一個還沒出生。錢財不一定指鈔票,我送你一件貴重的東西,別人沒有的稀世珠寶,有錢還買不到,你要不要?一定要。人就是玩這一套,是不是?

貪慾是多方面的,例如欣賞藝術品、欣賞字畫,也是一種貪慾,像我自己喜愛讀書,也是貪慾,說不定將來看到書就投胎進去了。請大家千萬注意!一切貪慾都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你看「圓覺經」說:「種種恩愛貪慾」,種種包含的範圍太廣、太大了,要細心體會。

諸位年輕的同學們很喜歡讚歎愛情,而覺得欲則是墮落的。天主教及基督教的聖經里提到亞當與夏娃的故事,他們兩位本來極純潔而善良,由於受到蛇(魔鬼)的誘惑,吃了蘋果,因此有了煩惱,生育了人類。我們姑且不論這個說明人種來源的故事是對是錯,透過這個故事的描述,表達了「欲」是人類痛苦煩惱的根本。

我們所生存的欲界乃是以欲為根本;到了色界,則偏重於愛;到了無色界,則升華為情。宇宙中的三界眾生,都在情、愛、欲的困擾中。古人有首詩說得極好:

「無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終須累此身。」

如果沒有情愛則不會到這個世界上來做人,只要有嗜好終究是生活的拖累。上次我們也提到過嗜好就是愛,佛經在這裡則說明此乃輪迴之根本。

學佛修道要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非常困難!其根本問題就是情、愛、欲難分難解。據我所了解,一般的宗教及其修行的方法,對於這個問題,除了逃避和壓抑,別無方法。曾經有位學者,在幾十年前,寄來一篇討論人類性慾的論文,要我加以評論。他提出「性無罪」,就是說性慾本身無罪,我不敢隨便表示意見,此事必須加以分析,此欲若屬於生理自然的變化,例如嬰兒及少年人的陽舉現象,這是純生理的荷爾蒙變化,沒有加上人為的慾念,我問他所謂的「性無罪」是不是指這一部分?他說是這個意思。其實這個問題很難下定論,在佛學上講,不稱為罪,而叫作「業」。業是一股力量,這股力量屬於無記之業,沒有加上自己主觀意識的作用,屬於莫名其妙的懵懂狀態。

又如青少年的問題,每個人到了幾十歲這個階段,煩惱特別多,如同「西廂記」上所說的「無故尋愁覓根」,莫名其妙地覺得任何事情都不對勁,看到花落下來,也要傷心掉眼淚,「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閑愁萬種」這四個字真用絕了,你說人生愁什麼呢?說不出道理,沒有理由,定不出名稱來,叫作「閑愁」,此閑愁還不只一種,有萬種。「無語怨東風」,什麼東西都看不順眼,連東風也要埋怨,這種情緒其實也是由愛欲來的。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訂閱我們

助人助己,轉發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先生語錄 的精彩文章:

南懷瑾老師:禮佛一拜罪滅河沙 怎樣如法禮佛
我說參同契 天道順行 地氣逆行

TAG:南先生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