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軍投降後,蔣介石有哪些打算?其中一個讓人無法接受

日軍投降後,蔣介石有哪些打算?其中一個讓人無法接受

1945年,美國密蘇里號巡洋艦六聲炮響,意味著數年的二戰正式結束,日本天皇正式向美英蘇中各國通電無條件投降。在中國戰場,也標誌抗日戰爭結束。

然而日本一投降,國共兩黨面臨中國政權一事又該走向何方?當時共產黨軍隊約130萬,並無重型武器,此外還有近1000萬的農民後援隊伍。而國民黨負責接受日軍投降,接管了所有日軍裝備。所以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國共兩黨關係應該走向何方,蔣介石和他各有算盤。蔣介石知道共產黨數年發展兵力已明顯增多,打仗只是下策,因此1945年9月,召集何應欽,陳誠,衛立煌等親近人員研究國共走向。

蔣介石不甘心將蔣家王朝半壁江山拱手讓人,便定下誘降計策,打算在國共會議期間,扣押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而毛澤東早在1944年就認清日軍必敗的結果,1945年召開中共七大,研究是否與國民黨合作建國。

兩黨意識形態不同,國民黨方面的合作也不真實。所以在毛澤東周恩來的決定下,接收日本部隊的投降。

例如1945年八月末,鄂豫皖軍分區中共119師接收日軍山崎平一聯隊在鳳陽的投降,接收的武器有120MM口徑重炮,機槍等物資。

而國民黨軍方面也插派部隊到共產黨地區演習,從事軍事訓練,在晉中,晉綏軍26軍第三師就在共產黨386團周圍安插炮營和一個兵營。可以說兩黨互有攻防,都在相互積蓄力量,只是誰都不想將戰爭爆發的起因歸咎於自身。

1945年8月至10月,蔣介石三次以共商國是為借口,電邀毛澤東周恩來等赴重慶談判,中國共產黨本來就希望能和平建國,代表王若飛也向國民政府提出「十一項談判要點」,被國民政府以軍政行政不統一而拒絕。

國民黨方面的考量是抗日剛結束,基礎不穩,美國供給的物資未到,並且在1945年9月10,閻錫山威脅毛澤東等簽署合約向晉冀魯豫解放區進犯被打退。

國民黨也因此意識到不能立即發動進攻,在雙方各自打算盤,利益交鋒之下,兩黨採取折中辦法,簽署《雙十協定》。

在兩黨的決策下,和平簽署協定自然對共產黨有利,然而蔣介石並不會就此罷休,1946年6月,蔣介石完成利用這段和平期限的軍事部署,開始了向中原解放區大舉進攻。此舉讓許多人無法接受。

即便如此,毛周等仍然不想完全對抗,直到遼瀋,淮海戰役打響,國民黨領導人也不顧及先前的預謀便直接進軍了。

解放戰爭以共產黨渡江入主南京總統府,國民黨敗退台灣而結束。四年的內戰又是國共兩黨的戰略角逐,國民黨的算盤打的不錯,但是以投靠美國,鎮壓人民的戰爭註定失敗。

歷史曾經也給過國共兩黨合作的機會,可是國民黨錯打算盤,執意打仗,不得不說這也是他們戰略眼光的不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書記載 的精彩文章:

赫魯曉夫無法彌補錯誤,讓斯大林恨他一輩子
對越反擊戰,越軍都吃什麼?解放軍看後默默流淚

TAG:史書記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