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是這樣寫作的

我是這樣寫作的

2008年,冰災下的京廣線。

有讀者朋友留言問:像你這樣的公眾號,寫一篇文章大概要多長時間?會不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這個問題有代表性,值得專門說一說。

先看結論吧。根據我的統計,寫一篇文章大概需要1.5到2個小時。花這點時間,並不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不過請注意,上面談的「寫文章」,真的就是「寫文章」,也就是把文字全部錄入的過程。如果把準備、思考、審閱的時間全都算上,遠遠不只這點時間,起碼要乘以五倍。但是,仍然不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你覺得寫一篇文章花1.5到2小時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還可以理解,那麼花7到10小時仍然不影響正常工作生活,似乎就有點神奇了。這是怎麼做到的呢?下面讓我來揭秘。

為什麼要寫作公眾號?

答案很簡單:寫作是一種高質量的社交方式。

社交有很多形式,當面聊天、一起玩樂、共同工作都是常見的社交方式,簡單隨意,毫無門檻。但是,這些方式也有共同的「弱點」:必須本人現場參與。你不在場,就沒法跟人當面聊天。你不在線,就沒法跟人網上聊天。不只聊天,玩樂也是這樣,你必須在場,才有互動,人家才願意跟你交流。

如果本人不在場,又希望和其他人交流,本人就需要有一個「副本」,或者一個「影武者」來代替本人,和其他人交流。這種本人不在場的交流,既然不能強迫對方像「早請示晚彙報」那樣單向輸出,就只能依靠足夠的信息量、坦誠的態度,贏得對方的信任。

寫作,就是鑄造自己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副本,通過它們與更多人交流。同時,寫作與說話的一大區別就在於,說話是高頻、實時的互動,你說話時,聽到其他人的意見,看到其他人的表情,必須實時調整自己的表達。寫作則不同,你寫作時聽不到讀者的意見,看不到讀者的表情。但是,你又希望讀者花時間閱讀你的作品。那麼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讀者,讓自己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如果你持續通過寫作鑄造自我的副本,堅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你的社交一定會保持在相當高的質量,得到不小的回饋。

當然,寫作公眾號還有個「不那麼上檯面」的好處,公眾號的經濟回報比傳統的寫作要強很多。不過我說過,訂閱公眾號是讀者對自己的喜愛,點擊廣告是讀者對自己的包容。包容很寶貴,不能濫用(所以本號真的拒絕了非常多的廣告投放……)。

從哪裡找寫作的素材?

我知道,很多人寫作時面臨的一大問題就是,從哪裡找寫作的素材?

能夠看到一篇言之有物的文章,能從中得到很多收穫和啟發,並由此刷新自己的觀念,甚至接觸更廣闊的世界。對讀者來說,這當然是好事。但是對作者來說,這就意味著要把大量的內容「濃縮」到短短的文章里。

如果光是寫文章就要一兩個小時,準備「被濃縮」的資料,需要多少小時?如果寫一篇文章就需要這麼多的材料,這麼多的時間,那麼持續寫文章,需要多少材料,多少時間?

看起來,這樣的邏輯沒有問題,問題也相當現實。但是當你持續去寫就會發現,真正的寫作者,依靠的並不是素材和思維的簡單堆積,而是素材和思維的網狀結構。

什麼是「網狀結構」?可以借鑒社交網路來講解。社交網路的價值不像收蘋果那樣,多一個蘋果,多一份收入。社交網路里每新增一個節點,它都可能與已有的各種節點建立聯繫。節點數目可能是線性增長,節點之間的聯繫可能是指數增長,社交網路的價值也是指數增長。不信可以想想,你的大部分好友都在微信里,遷移聊天工具相當麻煩。而且好友越多,就越麻煩。

寫作也是這樣。據我觀察,好的寫作者往往都藉助網狀結構來展開寫作。對他們來說,看完一本書並不僅僅是看完一本書,而是可以通過這本書的內容,聯繫到各種相關話題和問題。這些聯繫往往並不是預先設定好的,而是構築於寫作者之前的積累、日常的思考,甚至是讀書當時的機緣巧合。所以看起來一點很小的變化,就可以勾連、牽引出一系列內容。

比如《豐田生產方式的啟發》,豐田生產方式對於業內人來說並不新鮮,但對我很新鮮,我之前參觀過生產線,親身感受到實物生產的複雜,同時聯想到很多軟體行業的經驗,所以會有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寫完之後,不少IT行業的朋友也說,看了很受啟發。

再比如《軟體工程,「我們不一樣」?》,軟體工程的問題到底怎麼面對,這個問題之前我一直在思考,而且和一些朋友有過討論甚至爭論。結果看完《工程學:無盡的前沿》,感覺大受啟發,許多問題豁然開朗。所以全文「軟體工程」為基礎,借鑒了書中不少例子,逐一查證,最後寫成。

其實不只是看書,甚至日常的事件都可以靠聯繫,靠網狀結構,牽連、組織出足夠的素材和話題。我之前寫《尊重的細節》,就是基於生活小事,延展出關於「尊重」的若干經驗。

寫作的方式,搜羅式還是冒泡式?

即便我們已經積累了足夠多的素材,寫作仍然需要花相當的時間。通常談到寫作,許多人會想到一個詞叫「搜腸刮肚」,似乎為了寫好文章,必須竭盡所能,將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翻來覆去地思考,最終才能「湊」出來。

我一度也相信這樣的觀點。邏輯的結論就是,好的寫作者,搜腸刮肚的能力必然更強,所以才能持續寫出好的文章。

這種認識最早發生改變,是大學學習文藝理論的課堂上關於靈感的討論。大家都知道,寫作需要靈感,但是靈感是什麼?是作者閉門在家,苦苦等待,最終就一定會冒出來的嗎?根據廣大寫作者的切身經驗,事實並不是這樣。獲得靈感,前提是日常大量的訓練、思考、準備。然後,或者是受外界刺激,或者是內心忽然動了念頭,靈感就冒出來了,「文思如泉湧」。

換句話說,靈感產生沒有充分條件,但有必要條件。如果你日常都在持續思考,讓自己進入某種臨界狀態,靈感就很容易「蹦」出來。如果你日常不思考,臨時抱佛腳,就只能獨自面對搜腸刮肚的尷尬局面了。

這個道理其實不只限於寫作,任何創造性工作都是如此。有本專門講解創新的書叫The Myth of Innovation,其中有一章專門談到高科技領域的eureka(靈機一動,「啊哈」),觀點也是,「靈機一動」絕不只是靈機一動。「靈機」只是那一點點催化劑,日常持續的思索和準備,是「靈機爆發」的前提。

回到寫作的問題。一旦明白寫作不是臨時抱佛腳,臨時「搜腸刮肚」,寫作者就會把觀察、感受、思索融入日常的生活。我自己在開車、坐地鐵、洗澡等等時候,經常會陷入「遐思」的狀態,或者找出剛看到的有趣場景的前因後果,或者推敲新遇見的觀點是如何論證出來的,或者想想新弄懂的道理還能用在哪些地方……

一旦前期「準備工作」都已經完成,寫作者已經進入臨界狀態,剩下的就是靜待某個機緣,將之前的某些思索和想法「催化」出來,成文落地。

這種方式,我稱之為「冒泡式」寫作。你的腦海里同時有很多個泡泡在孕育、升騰,雖然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要冒出來的泡泡是什麼,但你知道,幾乎每遇到一點外界的擾動,就會有一個新的泡泡冒出來。

前文說寫一篇文章需要1.5到2小時,準備大概需要7到10小時,卻不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道理就在這裡。這7到10小時完全屬於「暗時間」(劉未鵬發明的概念),第一不是來自正襟危坐全神貫注,而是來自閑庭信步,第二也不是前置式思考,為了寫一篇文章而有計劃的投入,而往往是覺得「大概能寫篇文章了」的時候,向前倒推的估計。

寫作是種習慣

一旦你把上面幾點融會貫通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寫作」這回事就徹底脫去了所有的神秘面紗,變成了一種普通的生活安排,一種習慣,和下館子、健身、郊遊、看電影沒有什麼區別。

如果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日常生活中我們零散花費的時間,遠遠多於每周寫一兩篇文章的三四個小時。我知道許多美劇愛好者,每周看美劇花的時間絕對超過寫作。如果你對手機上癮,每天在手機上「刷到停不下來」的時間更是遠遠多於此。

唯一的問題是,因為寫作,你把零散時間的收穫凝聚起來,得到了一份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果。也正因為如此,它才和那些看不見、摸不著,卻從我們手中流走的時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你從哪來那麼多時間寫作」這樣的問題是沒有意義的,真正有意義的問題是「我的時間都花到哪裡去了呢?」

如果你還不滿足,一定要問「我就算有時間,也不知道怎麼寫」。這個問題就更簡單了。之前有人問過李笑來老師類似的問題:「李老師,我很希望做演講,但我每次都不知道怎麼開頭」。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不要開頭,直接講正式內容就好」。

P.S. 本文恰巧也是機緣巧合的結果。恰恰我在思考「怎麼回答關於寫作的疑惑」,師北宸冒出來了。

我的朋友,曾在若干知名媒體開設過專欄的師北宸,現在正在開設「師北宸21天寫作訓練營」,教授寫作能力。根據前兩期的學員反饋,效果相當好。

我相信這個結果。我曾經說過,寫作這回事根本沒那麼神奇,美國在二戰以後開設訓練班教授退伍軍人進行創意寫作,已經摸索出一整套「不依靠天賦」寫作的辦法,行之有效,結出了豐碩的成果,誕生了大量「不能得諾貝爾文學獎,卻能打動普通人心」的作品。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正確的認知和練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余晟以為 的精彩文章:

TAG:余晟以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