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廉政成語》之大義凜然

《廉政成語》之大義凜然

導語

成語,作為一種獨特的語言形式,寥寥數字卻擲地有聲。其中,反映勤政務本、廉潔自律的廉政成語,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里的璀璨明珠。

廣大黨員幹部在工作之餘、閑暇之時研讀成語,既能直觀自己的行為舉止,又能透視自己的內心世界;不僅能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還能將境界高遠的廉潔思想熔鑄入言行之中。

lǐn

rán

大義:正義;凜然:令人敬畏的樣子。正義之氣,令人敬畏。

宋·曹輔《唐顏文忠公新廟記》:「大義凜然,奮裙首倡。」

唐德宗建中三年,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唐德宗派顏真卿去汝州勸降。滿朝官員都勸顏真卿不要去,但他卻說:「國君命令不可違反!」毅然前往。見到李希烈,叛軍將顏真卿團團圍住,喊打喊殺聲此起彼伏。顏真卿面不改色、毫無畏懼,大聲責罵李希烈背叛朝廷。李希烈叛亂的目的是想自己做皇帝,他深知顏真卿賢能,便用宰相的職位引誘他。顏真卿斥責說:「我年紀將近八十,是大唐朝廷的臣子,哪能受你們的利誘威脅呢!我堅守我的節操,直到死為止!」賊軍惱羞成怒,遂將顏真卿囚禁。為了逼迫顏真卿投降,李希烈命人在庭院中挖了個坑,故意說要活埋他,顏真卿說:「死生乃命中注定,有何可怕!」賊人又在庭院中堆積起柴草,說:「不投降,就燒死他。」顏真卿起身就要往火里跳,被人攔住。最終,李希烈見勸降無望,就用繩子絞死了顏真卿。

曾子云:「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顏真卿寧死不懼,以身踐行曾子的名訓,做到了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義,指的是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是我國古代最廣泛的道德範疇。只有深明大義,行事才能凜然無懼。勇救墜樓女童的最美媽媽吳菊萍、在2012年7月北京市暴雨造成的澇災中冒死救出180多名被困人員的150多名農民工……他們面對災難和死神,臨危不懼,知險而上,把平安和生機留給了他人,同樣也是大義凜然。這些見義勇為的道德模範,感動了千千萬萬人,讓他們忘卻自身的危險而對陌生人施以援手的,正是他們心中的這個「義」字。「義」是一種道德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感染、可以傳播,有時可以立竿見影,有時卻又潤物無聲。無論是普通群眾,還是社會精英,只要心中有「義」,必能澆灌出絢麗的正義之花。一個共產黨員,只有時刻想著人民群眾的利益,永遠挂念著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心中充滿大愛,胸有磅礴大義,才能成為凜然不可犯、不能辱的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疆有色 的精彩文章:

TAG:新疆有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