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語》解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論語》解析——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陳同鋼,祖籍福建閩侯,1964年畢業於陝西師大中文系。長期在寶雞工作,退休後從事業餘寫作。著有《太陽從東邊升起》《故土》《潮跡》《守望家園》《星星點燈》《生命簡史》《追綠》等十餘部散文評論通訊集。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這是《論語》八佾三,開篇的一句話。八佾——「佾」與「儀」同音。如今在祭祀典禮中手拿羽毛所作舞蹈叫八佾之舞。代表古代文化的一種舞蹈,也是一種宮廷樂舞制。八人一行為一佾,八佾則是八八六十四人,六佾是四十八人,四佾是三十二人。按照周禮制定的禮法要求,應該是天子八佾,諸侯六,卿大夫四,士二。這些都是有嚴格規定的。

但是,當時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三桓控制魯國政權,權勢滔天,尤其是季孫氏位高權重,甚至發展到趕走魯君,攝行君位的地步。魯昭公就被季平子趕到齊國,魯哀公也被趕到衛、鄒、越等地,而魯悼公時期,三桓強盛,公室弱小不堪。據《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和《漢書·劉向傳》載,季氏就是昭公、定公時的季平子,即季孫如意。他不僅不把國君放在眼裡,甚至自比天子。按當時周禮規定,他只能用四佾,魯昭公應用六佾,周朝天子可用八佾。可是季氏卻故意打破老規矩,偏要設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樂隊。所以孔子談到季氏時,就憤怒地說:「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這句話加重一點語氣理解,孔子說了,如果這樣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還有什麼是不能容忍的。形容不可容忍到了極點。

當時的社會禮崩樂壞,下面又引出一件事:

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雄辟公,天子穆穆。」奚取於三家之堂?

就是這季世三家權貴,有過之而不及,不但擺出八佾之舞,還在家裡宴客完了撤席之後奏起了天子所用的國樂來。「徹」就是徹宴徹席,「就是天子所用的國樂。」所以孔子引用古代的詩說:「相雄辟公,天子穆穆。」這句詩生動地描繪了,天子舉行奏國樂時的神聖莊嚴的場景。國樂奏響時,天子站在中央,辟公(即諸侯)擁立兩邊,然後天子從中間走過。這是非常嚴肅的事情,而這三家權貴卻拿此在家裡開舞會,風氣壞到如此程度。

緊接著,孔子又說: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仁是孔子學問的中心。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個中心思想,這個「禮」又有何用呢?一個人如果自己不省悟,這個「樂」又有何用呢?

由此,下面又轉到對「禮」與「樂」的感慨。

(下面第四篇再專論禮樂的問題)

八佾第三,前面這幾段話,孔子是講文化的。「禮」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一環。五經中的《禮》是專門講禮儀文化的經典。古代講文化是指人倫道德——政治的倫理與社會的倫理(現在的文化包含的範圍就很廣泛了,包括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教育、哲學、宗教等等)。孔子為了維護周禮這種已經建立起來的人倫道德,可以說用盡心機,反覆強調,再三論理。表現了他對中國最早建立起來的禮儀文化的肯定與讚許。這也是我國古代最早的對文化的堅守與自信的範例,也是一種文化精神,為我們今天提出的「文化自信」的要求提供了佐證和依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道文化孔子學堂 的精彩文章:

《論語》解析——孝慈則忠
寶雞亮寶——戰國千金銘菱身蟠螭紋銅鏡

TAG:周道文化孔子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