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在四個重要崗位上的楊尚昆(下)

在四個重要崗位上的楊尚昆(下)

原標題:在四個重要崗位上的楊尚昆(下)



本文共3174字丨閱讀全文需要2分鐘

在中央軍委主要領導崗位上


1980年11月9日,中共中央決定調習仲勛和楊尚昆回中央工作。1981年2月,楊尚昆回到北京。半年之前,他在五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已被補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這年7月,楊尚昆重新回到軍隊,任中央軍委常委兼秘書長。上任前夕,鄧小平鄭重交待他:「要多做調查研究,把軍隊建設理出個頭緒來,下決心把關係理順,擬幾個制度;同時要設想五年內把這支軍隊建成什麼樣子,以後又怎麼辦。」這是一個總題目,是一篇很難做好但又必須做好大文章。這年已經七十有三、「超期服役」的楊尚昆二話沒說,毅然決然地挑起了這副重擔。他日以繼夜、廢寢忘食地工作,和其他軍委常委一道,堅決貫徹黨中央和鄧小平關於新時期軍隊建設的思想和軍事戰略,嚴格執行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決策,深思熟慮,謀定而動,對「文革」中林彪、「四人幫」對軍隊造成的嚴重破壞,進行了堅決的撥亂反正。


1982年9月,楊尚昆在中共十二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同月,他還擔任了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從此開始協助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主持中央軍委日常工作。1983年6月,他又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委副主席。1987年11月,他在中共十三屆一中全會上再度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楊尚昆堅決貫徹執行鄧小平關於新時期軍隊建設的思想和軍事戰略,堅決貫徹執行鄧小平提出的關於精簡整編的戰略決策,對新的歷史條件下軍隊現代化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作了深入探討和研究。他強調:中國人民解放軍應減少數量、提高質量,走有中國特色的精兵之路。同時指出:軍隊建設要以現代化為中心、以戰鬥力為標準,加強軍事訓練;要重視經略海洋,維護海洋權益,加強對海島、海岸線的實際控制,以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為此,楊尚昆和中央軍委其他領導人一道,大刀闊斧地開展精簡整編,大幅度地壓縮過於龐大的軍隊規模,調整軍隊內部的不合理的編成比例。他具體組織合併大軍區,組建集團軍,調整軍事院校,創辦國防大學,加強海空軍、戰略導彈部隊、民兵和預備役部隊的建設,突出重點,建設過硬的「拳頭」部隊。


在軍隊已經進行多次精簡的基礎上,在楊尚昆具體主持下,中央軍委按照鄧小平裁軍 100萬的重大決策,在 1985年勝利地完成了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與此同時,楊尚昆積極推進軍隊體制、編製、法制等方面的改革,組建武裝警察部隊,加強後勤建設,調整國防工業體制,加速實現武器裝備現代化。


這些堅決、果斷而又系統、完整的措施的實行,從根本上保證了人民解放軍走上和平時期建設現代化、正規化革命軍隊的正確軌道,使人民軍隊建設和國防建設取得了重大成就。


楊尚昆根據黨中央對國際形勢的正確分析和判斷,堅決貫徹執行鄧小平關於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的思想,始終不渝地加強軍隊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和組織建設,改進政治思想工作。他強調:全軍要認真學習和領會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的歷史時期,軍隊要堅決支持國家集中力量進行經濟建設,同時也要大力加強軍隊和國防現代化建設,為國家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在他主持下,中央軍委《關於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的決定》明確規定了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並指出:「政治工作是軍隊的生命線,生命線的真正含義是在建設現代化軍隊和完成各項任務中發揮『保證』和『服務』的作用。


在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屆五中全會上,楊尚昆被任命為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協助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主持中央軍委的日常工作,為人民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國家主席任上


1988年4月,在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鄧小平鄭重向全體代表推薦:國家主席是榮譽職務,應該由革命的元老擔任。楊尚昆同志是革命元老,他有資格擔任這個職務。代表們投票通過。楊尚昆繼毛澤東、劉少奇、李先念之後,當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


4月13日,楊尚昆深情地對全體與會代表說道:「我衷心感謝代表們對我的信任,選舉我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我深深地感到,出任我們這樣一個大國的國家主席,責任十分重大,履行這一崇高的職責,需要付出認真的努力。既然黨推薦了我,人民選舉了我,我一定竭盡全力,恪盡職守,正確行使憲法所賦予的權力,不負黨和人民的重託。」他指出:「一方面,為我們國家在短短十年間發生的巨大變化而自豪;另一方面,又為我們國家面臨的種種問題和世界性挑戰而警醒。歷史的發展要求我們,必須奮起直追,加快、深化改革,推進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等項事業的發展,擺脫貧窮和落後。只有這樣,國家才有出路,民族才有希望。」


作為一個大國的國家主席,楊尚昆殫精竭慮,老當益壯,恪盡職守,忠實履行憲法所賦予的權利,始終保持著自己是人民群眾一員的普通公民本色,保持著他時刻關心群眾生活、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的一貫作風。他不顧高齡,不辭辛勞,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堅持到工廠、農村、部隊、建設工地和經濟開發區考察,關心人民群眾疾苦,廣泛聽取幹部群眾和各界人士意見,了解經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進程,指導工作,解決問題,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同和好評。


楊尚昆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關於「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廣交朋友,團結和爭取大量港澳台和海外愛國知名人士。1990年9月24日,他會見台灣來大陸考察訪問的《中國時報》總編輯黃肇松一行時指出:海峽兩岸雖因歷史原因隔絕了幾十年,但祖國的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台灣的出路在於祖國統一。而實現祖國統一最好的辦法就是「一國兩制」。「只要雙方坐下來,真正本著『一個中國』的原則商談祖國統一,一切問題都可以提出來討論、商量。」


1991年10月9日,楊尚昆在首都紀念辛亥革命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對祖國的統一事業未能完全實現而深感不安。他說,實現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全國人民包括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共同願望,也是孫中山先生的遺願。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是解決祖國統一問題的根本大計,是一項長期的方針。他強調,台灣分裂出去是沒有出路的,必然會被某種國際勢力所拿走。他正告那些熱衷於搞「台獨」的一小撮分裂主義分子,不要錯誤估計形勢,玩火自焚。搞分裂的人是從來沒有好下場的,破壞祖國統一的圖謀是絕不會得逞的。他相信,只要海峽兩岸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努力,祖國統一大業就一定會早日實現。

楊尚昆密切關注國際形勢的發展與變化,參與制定和調整新時期的國家外交政策,向世界各國闡明中國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同時承擔迎來送往、會見會談和出國訪問等繁重的外事活動。



他在擔任國家主席的五年間,應邀出訪20個友好國家,會見來訪的78個國家的元首和總統,130多位政府總理、國務卿和貴賓。作為中國人民的使者,為增進中國政府和各國政府、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相互間的了解和友誼,為創造一個有利於中國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良好國際環境,為維護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他奔波不息,贏得了國際社會的普遍尊敬和信任。


1992年10月、1993年3月,楊尚昆以實際行動響應鄧小平關於廢除領導幹部職務終身制的號召,先後從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和國家主席的領導崗位上退下來。


耄耋之年,楊尚昆仍然關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關注祖國統一大業,對祖國的繁榮富強和完全統一寄予殷切期望。


1998年 6月7日,楊尚昆因高燒住進 301醫院,被診斷為白血病,病情急轉直下。


在生命最後的日子裡,楊尚昆以堅強的毅力與病魔抗爭著。


1998年9月14日,德高望重的楊尚昆走了,永遠地離開了他傾整個身心熱愛的祖國和人民。70餘年的革命生涯,鑄就了楊尚昆特有的革命品格,閃爍著楊尚昆崇高的革命精神,這是楊尚昆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精神財富。



本文來自《新華月報》2017年11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華文摘歷史 的精彩文章:

請稱呼它一聲「琉球」(下)

TAG:新華文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