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既然喜歡林黛玉,為什麼不與她私訂終身、遠走高飛?
【一】寶玉只看中黛玉
賈寶玉風流成性,到處留情,這是不可否認的。
他不僅經常與襲人等丫鬟雲雨,還和小白臉秦鍾、戲子蔣玉菡搞機,但儘管如此,他想要娶的,卻是黛玉。
在書中第二十九回,曹雪芹明明白白地給我們交待了,寶玉意欲選定黛玉為妻的心理。
賈母帶領賈府上下老老少少去清虛觀打醮看戲,觀里的張道士在賈母面前給寶玉提親,被賈母回絕了。因為提親一事,寶玉和黛玉二人心裡都不痛快,第二天就吵了一架。
吵架時,有一段寶玉的心理描寫:
原來那寶玉自幼生成有一種下流痴病,況從幼時和黛玉耳鬢廝磨,心情相對,及如今稍明時事,又看了那些邪書僻傳,凡遠親近友之家所見的那些閨英闈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所以早存了一段心事,只不好說出來,故每每或喜或怒,變盡法子暗中試探。
寶玉「稍明時事」,就是他想到了婚姻大事。而他接觸過的姑娘小姐們,沒有一個比得上林黛玉,所以就早存了一段心事,這心事就是想娶表妹林黛玉為妻。
寶玉與黛玉兩小無猜、情投意合,這是毫無疑問的,可是賈府里還住著寶釵,薛姨媽又散布了金玉良緣之說,對寶黛的婚事構成了極大的威脅。
【二】封建禮法與婚姻自由
在封建時代,男女婚姻大事,要遵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賈寶玉與林黛玉可以暗生情愫,但是卻不能私定終身,更不能當面向賈母提出來。
否則,就是有違禮法,是輿論和人情所不能接受的。二人若真的那樣做,不但他們兩個一輩子的清名就毀了,還會連帶著賈母等人被親友笑話,豈不是辜負了賈母對他們的疼愛?
今天就不一樣了,時代進步了,婚姻戀愛都自由了。但社會的進步都是慢慢進行的,就是在二十多年前,若是一對青年男女沒有領證結婚就同居了,那周圍的親友就會以異樣的眼光你待他們,雙方父母的臉上也會掛不住。
同樣的道理,寶、黛雖然情投意合,但是他們只能將婚事寄希望於父母長輩,讓他們來作主。
林黛玉無父無母,孤身一人,所以,通算下來,影響他們婚姻的,只有三個人,賈政、王夫人和賈母,這其中,賈母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只要賈母一句話,賈政和王夫人是絕不會反對的。
可是,賈母對寶玉的婚事,卻偏偏不表態。縱觀全書,曹雪芹從未直接給我們描述賈母的心理,只給讀者交待了很多間接證據,來讓我們推測賈母的態度。
上回,風燭分析了一個間接證據,那就是鳳姐在眾人面前開林黛玉的玩笑,讓她給寶玉做媳婦。
鳳姐是何等精明的人啊,她是猜出了老祖宗的態度,知道賈母是支持寶玉與黛玉成婚的,才敢在眾人面前開玩笑,表明她自己的立場。
否則,若是賈母支持寶玉與寶釵的婚姻,鳳姐無論如何也不會公然與老祖宗唱反調!
除了這一條,還有很多間接證據,我們可以分析出來,賈母的意思是讓寶黛成親的。
【三】賈母的真實態度
在清虛觀打醮時,張道士曾向賈母提親,他看中的那位小姐,今年十五歲了,若論這個小姐模樣兒,聰明智慧,根基家當,倒也配的過。
賈母卻委婉地絕了。
賈母道:上回有和尚說了,這孩子命里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你可如今打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配的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不過給他幾兩銀子罷了,只是模樣性格兒難得好的。
賈母說有和尚說寶玉命里不該早娶,大概是撒的謊。哪個廟裡的和尚說的什麼時候說的,書中從來沒有交待過。
重要的是後半句話,表明了賈母選擇孫媳婦的態度。她不在意對方的根基家當,便是那家子窮,給他幾兩銀子罷了。模樣要配得上,性格要好,這才是必須的。
薛寶釵家有錢有勢、極富極貴,林黛玉無依無靠,孤苦零丁,婚姻本來就講究本當戶對,從這一點來說,林黛玉比不上薛寶釵。
但是從賈母的這個態度來看,寶釵在黛玉面前就沒有什麼優勢了,況且賈家的權勢仍在,還沒有衰落到必須與薛家聯姻的田地。
其實,賈母否定了寶釵對黛玉的優勢,也就是變相地支持了黛玉。
而且,就在張道士提親的第二天,寶玉和黛玉就大吵了一架,驚動了賈母和王夫人。賈母為此邊哭邊抱怨,一不小心,就說出了心裡話。
「我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見了這麼兩個不省事的小冤家,沒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語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幾時我閉了這眼,斷了這口氣,憑著這兩個冤家鬧上天去,我眼不見心不煩,也就罷了。偏又不咽這口氣。」
不是冤家不聚頭,多半是指經常吵鬧的有情男女,賈母將寶玉和黛玉形容為一對冤家,就等於是間接承認了二人的關係。
再一個,她說自己閉了眼,憑著他們鬧上天去,她也眼不見心不煩。寶黛二人雖是兄妹,但年紀都大了,一旦各自成親,就必然要分開,又怎會鬧到天上去?
賈母的言下之意,就是承認他二人以後會成親,一直在一起,成為一對真正的冤家。


※歷史的驚險與從容:崇禎皇帝即位時經歷了怎樣的驚心動魄?
※王國維說過:讀紅樓夢,不要考證,不要影射,那都是扯淡
TAG:風燭夜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