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服科普——鞋履

漢服科普——鞋履

中國古代服飾之鞋履

上古時期,鞋履制度沒有形成,足上之物是隨著織物原料的出現, 衣裳問世而相繼形成的。古代鞋初起的原料是草、麻和皮等,而且, 式樣頗為簡陋。

從文獻記載來看,最早的鞋履,不論以何種材料製成,都統稱為"屨"。戰國以後,"履"字替代了"屨",成了鞋子的通稱。大約到了隋唐之時,本來專指"生革之鞋"的"鞋"字,又代替了"履"字而成了各種鞋子的通稱。這種稱法一直沿續到現在。

春秋戰國,織成技術提高,開始出現用絲繩直接編織的織成履。此時,受北方游牧胡人穿木屐在當時已相當普遍。 此時還有女子著圓頭履,男子著方頭履的習俗。

魏晉南北朝時期,女鞋有如鳳頭履、立鳳履、飛頭履等, 男鞋有聚雲履、梁有分梢履、翁頭履等。

唐代的履先後出現了高頭履、平頭履、小頭雲形履、花形履等名目繁多的樣式。而唐代的襪已經不僅限於布帛襪,更多的是柔軟的羅質襪。唐代貴族男女此時開始流行著胡人的氈履、烏皮六合靴。

宋代的鞋式初期沿襲前代制度, 在朝會時穿靴,後改成履。一般人士所穿的鞋有草鞋、布鞋等,按所用的材料取名。隨著鞋履文化的發展,社會.上開始出現專售鞋履的鋪子。

明朝時期,官員們以雲頭履和靴視為規矩,儒生以著雙梁鞋為體面。女鞋以尖形上翹的鳳頭鞋最為流行。勞動婦女亦有穿平頭、圓頭鞋或蒲草編的鞋。此時,女鞋中還出現了高底達7CM的高低鞋。

整理:彭舒雅

編輯:王藝錦

審核:袁霜斌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點贊並分享給更多的朋友吧,,想要了解更多華夏文化知識,請關注漢文化小百科(′?ω?)?如果你有想推薦的漢文化知識也歡迎投稿,我們將會斟酌篩選後推送。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文化小百科 的精彩文章:

華夏先賢——祝融
華夏姓氏——鄭/王

TAG:漢文化小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