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頂尖諮詢顧問認為的靠譜專業商務精神

頂尖諮詢顧問認為的靠譜專業商務精神

工作價值,最終來自於客戶、他人或社會的認可,所以需要秉持對他人有貢獻、意義、價值的精神來工作。因此,有人總結說:客戶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戶如初戀。這不僅是對客戶的價值貢獻,也是專業商務精神的認知修鍊。

這點,刷新了我對開會的認知。坦白講很多時候,一些會議只是傳達內容,很多時候缺乏互動與發言,所以怎樣確保會議參與。這裡的專業商務精神告訴我,作為參會者應該秉持專業的素養,以積極主動的熱情進行投入,落實到工作推進當中去。所以,以後開會,讓最關鍵的人來參與,要有發言,如果希望與會者都清楚會議的意義與價值,必須做確認與反饋溝通證明。

時間就說金錢,浪費別人的時間就等於謀財害命,這是經常聽到的。但是現實中,往往很多時候,卻發現並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在我的工作當中,如果沒有認真工作,就會總會有種自我罪惡感,覺得對不起公司、團隊與老闆的信任,沒有做出價值與貢獻。但是有些人在有些環境中卻並不是如此,所以在自我專業的修養上,更多需要有自我的要求與追求,還是要干實事、做實事。

經常會聽到,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速度與質量之間的平衡,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曾經有朋友說,如果要改材料,每天都可以永無止境。但是如果在有限的視角要求下來說,在沒有紕漏的情況,做到當下這刻最好的足以。這裡與精益求精並不矛盾,而是說啊喲在工作風暴中,分清要點,抓住重點,把握完美、質量與效率的平衡。

言出必行,這是對做人做事的承諾。當然,也意味承諾要謹慎,不能不經思考誇下海口,所以不要輕易地承諾,讓人覺得輕浮、不可信。經常那種「包在我身上」「沒問題」的場面話,聽聽就好,關鍵時刻要識別真偽,否則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因此凡事量力而行、儘力而為。

近兩年,老闆老要求他的弟子,作為授課者先要學會基礎的掌握再進行加工,起初還不是很理解,覺得有點嚴苛和忽視個人特性。今天想來,其實是想讓新人學會紮實基本功,然後再進行範圍拓寬,「先僵化、後優化、再固化」,在職場也是如此,先要從師父那裡學紮實基本功,有深入的認知與實踐,再進行下一階段的改善。

曾經看到有人引用說,劉強東對內部人說,我請你來,不是為了聽你指手畫腳的,而是請你來達成我的目標落實我的決策的。可見在老闆提出某個決定的時候,需要的是支持者,這是作為下屬追隨的基本要求。至於可能決策是錯誤的,可以通過探索及後續的實踐進行分析,再為老闆提供詳實的報告支持,最終為公司利益著想。近段,也看到阿里女首富彭蕾的故事,阿里巴巴18名創始人與合伙人之一,即便在支付寶初創發展期艱難的情況下,仍然堅持「我要義無反顧,一往無前,和所有的支付寶人一起往前沖。」,通過她帶領的團隊不懈努力,做出了今天支付寶的商業地位與價值。

團隊協作,體現在很多方面,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團隊分工中,能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為團隊創造價值。平常喊再多的口號、提再多的要求,如果在團隊分工中不能落到實處的承擔起團隊中的工作,就是空談而已。所以如果問你的團隊精神在哪裡,其實就在做好日常團隊工作當中。每一個人都是團隊中重要的價值體,只有儘可能的發揮出自己所承擔的價值,才有可能有團隊的價值最大化。

聯想起之前聽過的MOT關鍵時刻,ABC職業化培訓,再次感慨:職業化精神無處不在,其中以客戶為中心,這個客戶是內部的同事,也可以是外部服務的客戶,都是職場中你的客戶,也是每一個人職場人需要不斷精進與修鍊的客戶化視角。

想起我喜愛的男演員竇驍的一個故事:他在被問到是什麼讓你的演技有了這麼大的感染力。他說在拍攝山楂樹之戀的時候,張藝謀曾告訴他:竇驍,對於角色的演繹,你的心裡有什麼,我的鏡頭裡面就有什麼。我想職業化精神也是如此,職業化不是只有光鮮的職業服裝,更有我們的受想行知,這些都會反饋在一言一行中,工作中也是如此,我們的心裡裝著什麼,在工作行為就會折射出什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鈴鐺人 的精彩文章:

TAG:鈴鐺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