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面對不思進取的Intel,ARM陣營準備進攻桌面市場?

面對不思進取的Intel,ARM陣營準備進攻桌面市場?

在移動和嵌入式市場已經取得決定性成功的ARM,顯然已經把眼光放在了更廣闊的市場上,畢竟不擴展市場領域,如何才能對得起孫正義460億美元的巨額投資呢?

現在仍舊由X86處理器把持的市場也就剩下伺服器和桌面市場兩大塊。伺服器市場攻堅已經多年,但仍舊毫無成效,具體可以看商業技術評論此前的文章《ARM伺服器軍團全軍覆沒,還有人能攪動這潭水嗎》。

桌面市場由於這幾年面臨飽和,原來並不在ARM的計劃之內,但隨著AMD這幾年的沉淪,Intel在缺乏競爭的情況下,產品升級毫無亮點,ARM似乎看到了逆襲的機會。

英特爾近年被廣大網友戲稱為牙膏廠,指其更新和擠牙膏一樣慢。

之所以這樣,一方面的確是缺乏競爭刺激,另一方面是技術遇到瓶頸,摩爾定律越來越難以維持,同時處理器理論多年未有突破,想要有突破性的進展難於上青天。

原來移動市場和桌面市場的處理器差距極大,當年Xscale處理器達到400MHz已經是頂天的頻率,當時桌面主流處理器早就超過2GHz。2007年iPhone開啟智能手機時代以後,移動處理器開始狂飆突進地發展,主頻、處理器架構和工藝製程都越來越接近桌面處理器。

當然這種狂飆突進的基礎在於,移動處理器實際上大量獲取了原來桌面處理器研髮帶來的技術紅利,在10年內走完了後者差不多30年的技術路程。

由於ARM處理器的日漸強勢,連Intel的老盟友微軟也不禁開始動心,完全被X86所捆綁顯然不是微軟所願。2012年微軟就發布了WindowsRT系統和Surface平板,想在ARM處理器上再造一個和蘋果類似的Windows平板生態。

可惜這種自廢武功的行為只能獲得失敗的結果,Windows最大的優勢就是巨量的win32應用程序,拋棄這個軟體生態,Windows毫無競爭優勢可言。

微軟的失敗證明要拋棄原有的桌面軟體生態是毫無希望獲得市場認可的,於是微軟和高通再次合作,在去年啟動了Windows on ARM平台,當時使用的是驍龍835晶元,由於能夠通過模擬器兼容原有的Win32應用程序,它的市場接受程度比Windows RT高了很多。

正是有了這個基礎,以高通為代表的ARM陣營廠商開始有了更多的想法。

在6月1日當天,ARM官方宣布新的Cortex-A76內核發布,如果光從產品型號看,這不過是ARM每年固定的新內核升級(大家都已經習慣,不發布新內核如何增加授權收入呢)!

可是這次發布會上ARM一直強調新CPU的筆記本級性能,架構師Mike Filippo甚至表示,Cortex A76相當於i5-7300,如果IP廠商緩存設計得更好,那麼可以媲美i7。雖然ARM的理論性能都不能完全相信,但說出這種話可以看出ARM劍指筆記本市場的雄心已經暴露無遺。

從設計的角度來看,Cortex A76是一款完全重新打造的全新微架構,亂序超標量內核,前端為亂序4發射指令解碼,後端為13級流水線。也就是每周期可以吞吐4條指令,相比A75的3條,吞吐量大了三分之一。而大家津津樂道的性能怪獸蘋果A11是每周期吞吐7條指令,這是提高處理器性能的一個方式。同時A76有4個整數計算單元,而A75是2個。

再加上浮點計算和分支預測單元的提升,綜合以上這些架構改進,ARM稱Cortex A76相比Cortex A75,每周期整數性能和浮點性能可分別增長25%和35%,再加上高達90%的緩存帶寬提升,Cortex A76的GeekBench4跑分提升了28%,JavaScript性能提升了約35%。

從官方給出的數據可以看出,新內核的設計傾向就是高性能,官方宣稱在7nm工藝下,可以達到3Ghz的頻率,這是一個在手機上不可能實現的高頻率。所以,其實ARM一開始的設計目標就是筆記本甚至台式機領域,並且會在這個新內核的基礎上不斷改進,等於變相多了一條處理器產品線。

在充足的供電和散熱環境下,八核心(甚至更多核心)3GHz的高性能內核就能夠長時間火力全開,發揮自己的全部性能了。由於ARM處理器這幾年持續地增加性能,同X86處理器在桌面市場直接競爭已經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非常巧」的是,就在ARM官宣Cortex-A76內核的同一天,有外媒曝光了高通全新的驍龍1000系列處理器。

據WinFuture站長兼知名爆料人Roland透露,除了驍龍850,高通還在為Win10筆記本定製驍龍950、驍龍1000產品。它的設計功耗高達6.5W,和英特爾的酷睿m系列相當,最重要的是,它的確就是專門針對未來筆記本平台打造的全新產品線。

雖然ARM在發布會上表示A76相當於i5-7300,但在WinFuture看來,驍龍950/1000的對手其實是7代Core Y系列SoC。代號Primus的華碩筆記本可能會是驍龍950/1000的首波產品,Roland稱它已經完工,最快年底或者明年初與消費者見面。

考慮到ARM處理器原本就相比x86架構有著更高的能效比,因此從理論上來說,同為6.5W功耗,高通驍龍1000的性能有望超過英特爾最低端的酷睿產品線,帶來更好的超輕薄筆記本體驗。

在手機里由於體積和功耗限制需要降頻降耗,還足以撐起旗艦機所需的性能等級,如果插入相應的底座之後,火力全開化身為PC級的計算中心——或許,這才是ARM此次Cortex-A76架構的真正意義和商業價值所在。

當然除了已經被媒體曝光的高通處理器,業界一直流傳蘋果要在MacBook里用自己的處理器取代Intel的處理器,近期媒體爆出挖角大量Intel處理器工程師的消息更是證實了以上猜測的存在,相信以蘋果的一貫做法,是絕對不會容忍自己的核心零部件被其他廠商控制的。

以現在A系列處理器的高性能,達到Intel的處理器性能不是難事,蘋果顯然還是更多考慮軟體的兼容性問題,當年從PowerPC處理器換成Intel處理器也是費了很大一番功夫,也由此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比如蘋果的Xcode開發環境現在已經完全使用LLVM編譯,這就為軟體遷移做好了準備。相信蘋果一旦做好軟體遷移和操作系統融合方面的準備,就會推出相應的筆記本甚至台式機產品。

微軟/高通組合加上蘋果的支持,ARM陣營進攻桌面市場已經是箭在弦上。

從硬體的能效比、集成度、性價比各方面來看,ARM陣營都有巨大的優勢,但更換指令集架構最大的難度是軟體兼容性問題,微軟至今只是在ARM處理器上支持32位x86軟體模擬,64位的支持還要時間,還有軟體模擬的效率是否能夠達到一般應用的需求,都還是一個未知數。

當然我們作為消費者是樂見其成,畢竟被Intel一家統治的桌面市場實在太缺乏令人驚喜的創新,沒有任何生氣的市場需要鯰魚來激活。

【鈦媒體作者介紹:商業技術評論,公眾號(biztechreview)】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鈦媒體APP 的精彩文章:

鈦媒體Pro創投日報:4月18日收錄投融資項目20起
決定整容前,這部紀錄片想讓你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TAG:鈦媒體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