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同身受》不只是一部優秀的服裝設計作品,作者還賦予了它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我們不只是時尚搬運工,更是原創製造者,歡迎關注,帶你看世界!
《感同身受》系列是服裝設計師COLLMMOOR的最新作品,還記得他嗎?對,就是上次和大家推送分享的那個90後時尚大男孩,他這次的作品講述的是童年的教育和生長環境給每個人留下的陰影和自身的反省和感悟!《感同身受》不光是一個優秀的服裝設計作品,設計師同時賦予了它更多的意義。看了他的作品,給我的感觸很深,我認為好的、優秀的服裝設計作品應該是有內涵、有深度、能讓人產生共鳴,看過之後在腦海中遲遲不肯退去,這也是我非常喜歡這個作品的原因。
GIF
大家安靜請做好,開始上課!
Everybody 點開音樂聽更有Feel!
↑↑↑↑↑↑↑↑↑↑↑
「改變總是悄然無息
如同暴風雨無所適從
可我還未學會堅強的面對
我被動的接受你們的謊言
能否停止你們的爭吵
不要帶給我這樣的恐懼
他的哭聲你從未在意
我的願望還有機會完成嗎
不應該是這樣
我需要愛 是你應該給我的
我想擁抱卻找不到依靠
為何總是不見你的身影
時間如果能夠停滯在這一刻
我願意用所有玩具來交換
我不想這是最後的晚餐」
————島嶼心情《玩具》歌詞
一、設計師介紹:
先來一張設計師的帥氣照片!
設計師簡介:章尹豐、金牛座、24歲94狗年、愛好籃球、羽毛球、聽音樂、看電影、發獃!
PS:發獃?哈哈好吧,小編我也喜歡發獃!
二、設計師採訪:
Q:能用一句話形容一下自己嗎?
A:糾結病+懶癌結合體,喜歡想事情。
Q:你對時尚的理解?你從什麼時候關注時尚的?
A:記憶里的時尚應該是新穎靚麗且被大眾追捧的;最初的印象應該從小時候父母口中「名牌貨」就開始關注到時尚一詞,但與其說關注,現在自己更想去不關注時尚,或者違背時尚。
Q:你從什麼時候對服裝感興趣的?
A:初中,記得初中時後正處叛逆期,想擺脫校服,那時候不喜歡和別人穿同款。
Q:你這次的設計靈感來源可以和我們分享一下嗎?
A:靈感來源更多的是日常自己所接觸到各種不一樣的教育觀念進行反思;也有一部分是來源於自身成長經歷,回想自己童年環境做了一些總結。
Q:在創作過程中遇到過什麼難題嗎?或者目前的阻力是什麼?
A:由於設計、打版、車縫到後期拍攝試衣都是自己完成,每個環節都有遇到難題;由於自己還是學生階段,設計的手法上並不算成熟,版型打版也不夠精細;車縫經驗也不夠豐富;這些步驟在製作過程中都重複了好多遍。目前的阻力更多的是自己如何進一步提升思維層面以及積累經驗。
三、設計作品(畢業設計)的創作分享
1、靈感來源:
大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子女,從平時在自身家庭的感觸和公共場所接觸到某些小朋友的行為細節進行對比思考,小朋友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因為受到父母行為的影響呢再或者因為整個家庭大環境的影響?
2、設計手稿與效果圖表現:
設計手稿:
效果表現:
3、色彩分析:
開始單純的只是想表達一種情緒一個反思的點,由於作品本身不帶有「好」「壞」或是「諷刺」「讚揚」的觀點,所以在選取顏色上我想選擇一個中立的、不代表好壞立場的顏色,第一個想到就是灰色,正好也符合作品本身的詼諧感。
4、創作感想
我們現在活著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童年回憶。每個人的家境不一樣童年也會不一樣,即便是一個家庭里出生的兩個小孩相互之間對自己童年的理解也是各有各的觀點。
童年的成長離不開父母或者監護人,大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孩子,有時候我會反思: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現出的一些行為真的好嗎?我們是不是應該思考一下父母給孩子灌輸某一個觀點的時候是好是壞該稍作考慮呢?
5、.創作的過程
在尋找「不一樣」表達方式時我在考慮是否可以直接從現成的材料入手,再或者跳開繁瑣的再造環節從服裝本身的結構以及工藝造型方面入手呢?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
現成材料入手,暴力熊拆解,哦不,是一隻熊的暴力拆解!額,好亂哈哈,就是拆熊!!!
拆解的過程也是學習的過程,就像小時候的我們在家裡喜歡拆東西,結果被爸爸一頓打哈哈!
通過熊娃娃的拆解,再結合自己的修改,推出熊娃娃的版型。
熊娃娃製作ING
製作---修改---製作---修改,在後面大小、結構上做了幾次調整
下面是衣服的製作過程
ps:請忽略掉地面和背景哈哈
基本上完成後的大致效果
作說明:
服裝的製作的方式主要以平面裁剪為主,兩件上衣都借鑒了六篇式西裝的原形;玩偶的製作過程花了不少心思,特別是熊的製作;網上翻閱了好久一直沒找到心怡的模板,於是所幸買了一隻熊娃娃進行拆解研究裁片;在反覆修改調整後進行比例放大做出最後的效果。
四、期待已久的服裝大片
拍攝花絮
正片:
總結:
我覺得如今的世界並不缺乏正能量、主旋律、美好的表現方式。我們打開電視或是走到大街上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事物在訴說這個世界在變得多麼多麼的美好;當然我們的生活水平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日子也變得越來越好這些都是不可否認的。但是我更喜歡去關注那些真實存在著不易被發現提起的問題,那些往往正是我們最不想去承認、去正面面對的事實。我們怎麼才能根據自身不同的情況去選擇面對這些事物且做出更切合自身的決定方案,才是我此次設計最想讓大家去思考的問題。
今天和大家的分享結束,下期再見!
接下來附上設計師本人的聯繫方式,歡迎大家關注!
未經作者及服裝設計師本人同意不得將本文轉載,由此產生的後果自負!如需轉載請後台聯繫作者,非常感謝您的支持與理解!


TAG:豈曰無衣NOCOSTUM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