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民日報評自動駕駛:一片藍海 各國搶佔先機

人民日報評自動駕駛:一片藍海 各國搶佔先機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04日 22 版)

5月28日,第十四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在北京舉行。圖為金龍客車展出的自動駕駛新能源客車。新華社發

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人們體驗試運行的無人駕駛巴士,時速為20公里。車上配有一名工作人員,確保車輛安全運行。新華社發

核心閱讀

歐盟委員會日前公布自動駕駛時間進度表,力爭到2020年實現高速公路的自動駕駛和在城市道路的低速自動駕駛,在2030年步入完全自動駕駛社會。為此,歐盟將投入4.5億歐元用於支持數字化和自動化。歐盟希望通過這一戰略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全球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歐盟委員會日前公布自動駕駛時間進度表,力爭到2020年實現高速公路的自動駕駛和在城市的低速自動駕駛,在2030年步入完全自動駕駛社會。為此,歐盟將投入4.5億歐元用於支持數字化和自動化。歐盟希望通過這一戰略,力爭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全球競爭中掌握主動權。

旨在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根據歐盟委員會報告,目前,可協助駕駛員操作的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在歐盟市場上出現,支持有限情況下自動駕駛的汽車正在測試中。

歐盟的目標是最終發展完全自動駕駛技術,這其中有兩個時間節點和兩個階段目標——到2020年,可以在高速公路上自動駕駛和在城市裡低速自動駕駛,例如垃圾車、代客泊車都可以實現低速自動駕駛,而城市旅遊班車、小型運輸車、公交車等可以實現短距離或有人工監督條件下的自動駕駛。隨著技術的革新,車輛的性能將得到升級,能滿足越來越複雜的情況,從而擁有更長的運行時間、更遠的行駛距離、更快的駕駛速度、更加智能的系統,最終到2030年從有限自動駕駛升級到完全自動駕駛。

交通在歐盟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歐盟該行業就業人數超過1100萬。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新市場將在未來呈指數級增長,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創造更多新的就業。據推算,隨著向自動駕駛社會過渡,到2025年前,歐盟的汽車產業和電子電器行業將創造總計8000億歐元的市場。

歐盟委員會主管交通事務的委員布爾茨指出:「歐盟這一舉措旨在為未來交通發展鋪平道路,使歐洲人可以從安全、清潔、智能的交通工具中獲益。」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歐洲的自動駕駛研發正在穩步推進,歐洲各大汽車製造商和科技公司紛紛推出各自的自動駕駛計劃。據英國廣播公司和彭博社報道,寶馬、戴姆勒、大眾、捷豹、博世都在本國或其他國家進行了自動駕駛汽車測試。

關鍵技術和基礎設施是難點

與歐盟的雄心相伴的,是需要面對的各種挑戰。歐盟委員會的報告強調,兩大目標的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關鍵技術如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以及基礎設施建設如導航、電信和道路設施的創新發展。

「90%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人為失誤造成,而無人駕駛技術和車聯網將有助於減少事故發生。」歐盟內部市場、工業、創業與中小企業委員埃爾茲貝塔·比恩考斯卡說。

然而,人們對自動駕駛技術的質疑一直存在。今年3月,優步公司無人駕駛汽車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撞死一名路人,這是全球首起由自動駕駛汽車造成的行人死亡事件,公眾對自動駕駛技術的信心因此受到打擊。「由於技術不成熟,各國也在猶豫是否將它們放在公共道路上。」彭博新能源財經分析師亞歷山大·薩莫拉諾說。

歐盟委員會表示,計劃為無人駕駛進一步開發民用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伽利略計劃和相關車輛導航技術,以提高定位和數字地圖的完整性、精準性、可靠性。

基礎設施是歐洲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又一屏障。無人駕駛車輛必須與非自動駕駛車輛、行人、非機動車共享道路或街道。因此,需要保證整體道路安全,而不僅僅是自動駕駛使用者的安全,《自動駕駛》一書作者之一安德烈亞斯·赫爾曼稱,在美國有足夠的空間為自動駕駛汽車設置專用車道,但是歐洲雖然擁有技術,卻很難找到空間。

為此,歐盟計劃在2022年前為所有新車均配備具有通信功能的「車聯網」模式,把自動駕駛與車聯網融合發展,實現真正的智能交通管理,使無人駕駛汽車可以在複雜的城市公路上安全行駛。此外,為無人駕駛提供更安全、優質的道路設施和交通規劃,使技術與設施良好適配。

無人駕駛技術存在安全隱患,隨之而來的是責任判定問題。據路透社報道,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發布的一份初步報告顯示,優步無人駕駛車撞人事件肇事車輛的自動駕駛系統在撞擊6秒前觀察到行人,但由於系統對行人分類不準確,導致路線規劃失靈。歐盟委員會建議自動駕駛車輛配備數據記錄儀,以便判定事故發生時是車輛自動系統還是駕駛員在駕駛,並出台相關汽車保險和賠償制度。

歐盟表示,還有必要儘快應對新出現的道德問題,以確保技術的發展符合歐洲的價值觀。據《金融時報》報道,歐盟將建立一個道德專家團隊,為無人駕駛程序在上路運行過程中面對各種情況設計答案。據彭博社報道,德國已經要求在自動駕駛系統中加入道德準則,優先考慮人類,而不是動物或其他物體,以確保行駛過程中始終將人的安全擺在第一位。

各國搶佔技術和市場先機

在實現自動駕駛的全球競賽中,不少國家都投入大量的資金和政策支持,搶佔技術和市場先機。

今年4月,比利時官方公報發布了一項法令,允許完全無人駕駛的車輛在公共道路上進行有限測試。大多數比利時民眾對自動駕駛的前景也抱有期望,研究顯示,2017年有69%的比利時公民質疑自動駕駛的安全性,2018年則降到了50%。歐盟稱,德國、法國、英國、瑞典、荷蘭等都已經進行了大規模的自動駕駛測試。

美國的谷歌、特斯拉、通用等汽車公司和科技公司都對未來自動駕駛技術作出明確規劃,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因擁有52個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項目成為全球最大的開放測試基地;英國已有4個城市允許無人駕駛車測試;以色列和法國已放開無人駕駛個案測試;德國允許駕駛員雙手離開方向盤測試,但如果系統發生故障,汽車製造商應對此負責;韓國計劃在2020年銷售無人駕駛汽車;新加坡正在推進部署無人駕駛巴士計劃。

在眾多發展自動駕駛的國家中,彭博社特別指出,中國的自動駕駛發展經驗值得各國借鑒。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都對自動駕駛的研發表現出了巨大的熱情。

作為一片藍海,自動駕駛亟待相關規則的建立和完善。儘管德國、英國等歐盟國家正在推行允許無人駕駛汽車在公路上通行的規則,但目前整個歐盟範圍內,自動駕駛汽車規則的框架還沒有完全建立。

(本報布魯塞爾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 的精彩文章:

人民日報:關於貿易戰,中國人和美國人都要了解的8個事實
科技援助 中非合作新氣象

TAG: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