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做好這兩件事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做好這兩件事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做好這兩件事

作者:顧之痕(爸媽精讀主筆)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做好這兩件事

著名作家龍應台說,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

孩子最依賴父母的那十年,也是父母教養孩子的關鍵。

真正優秀的父母,總會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做好這兩件事:①表達情緒,②正確批評

然而,當我踏入教育行業後,才驚訝地發現,棍棒+道德恐嚇,依舊是父母們教育小孩的主要方式。

每天晚上8點左右,我家隔壁總會傳來一位母親暴怒的聲音,她憤怒的叫喊,經常惹得周邊四鄰開窗觀望。

「你長了腦袋沒有,7+15都算不出來。再不好好寫,我打死你……」

單是這聲音,我腦中就浮現出一位憤怒的母親,一隻手叉腰,一隻手指著孩子的鼻子,破口大罵的場景。

在那一刻,她雙眼充滿了仇恨,彷彿要把孩子生吞活剝。我打了一個激靈,悄悄地關上窗。

片刻的沉默過後,緊接著傳來椅子與地板摩擦發出的刺耳噪音。

「啪。」一隻手重重地落在桌子上,隨後就聽到那位母親說:


你再寫不對,我就把門一鎖,把你一個人關在家裡。

暴怒的聲音剛落,原先明亮的窗戶就暗了下去。

隨後傳出孩子聲嘶力竭的哭喊:「不要走,求求你,不要走……」

相似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有時,是孩子在學校尿褲子;有時,是孩子撒謊說沒作業,結果被請家長;另一些時候,只能聽到孩子被毒打後痛苦的哭嚎。

也會有善良的鄰居去敲響那扇門,試圖勸解這位脾氣火爆的母親,但她堅持認為,只有讓孩子「怕」你,你才能教育好他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說:


我們總以為,不讓孩子順從規則,就會出現放縱和混亂。可事實上,這種「逼迫孩子順從」的方式,只會製造更多挑戰。

就像上面這位母親,她不斷用攻擊、逼迫、恐嚇的方式,迫使孩子認真學習,但這樣的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當父母通過強制手段來教育孩子時,他們的行為,往往只是在宣洩自己的情緒,而沒有任何教育意義。

真正優秀的父母,不是沒有情緒,也不是發泄情緒,而是通過表達情緒,來讓孩子理解他人,從而得到成長。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做好這兩件事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做好這兩件事

一位媽媽在托馬斯·戈登博士的PET課程中,分享了這樣一件事。

一天早晨,上小學的邦尼一臉不高興地對媽媽說:「我不想去學校。」

她不僅拒絕上學,還賴在床上,不肯穿衣服起床。而這樣的事,曾發生過好幾次。

媽媽想到了戈登博士所說的方法,於是平靜地坐在床邊,溫和地對邦尼說:


我今天很忙,如果你不去學校的話,我可能沒辦法照顧你。

「學校每天都做同樣的事,太無聊了。」邦尼回答。

媽媽又說:


我也覺得做同樣的事很無聊。但我記得上次老師教了新遊戲,你很喜歡。我想,也許還有別的原因。

邦尼看了看媽媽,小聲說:「你在家的時候,我就不想去學校。」

媽媽有點驚訝,試探著問:「你不去學校,是想跟我多待會兒對嗎?」

邦尼點點頭,媽媽無奈地說:


我平時陪你的時間少,有時,我也覺得自己不是個好媽媽。就像今天,很多事情等著我處理,但你又希望我能陪你。你覺得,我怎麼做更好呢?

邦尼思考了一會兒,說:「那我去學校後,你把所有事情做完。等我回來,你專心陪我玩,好嗎?」

就這樣,一直重複出現的問題,因為媽媽能夠表達自己的情緒,而被解決了。

心理學家托馬斯·戈登博士把這種表達方式,稱為「我-信息」。意思是,當成年人的需求與孩子的需求發生衝突時,最合理的做法,就是真誠地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在親子關係中,當你能夠使用「我-信息」時,你就能有效地把自己的感受,傳遞給孩子。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做好這兩件事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做好這兩件事

你在工作中遭遇挫折,回家後一言不發地躺在沙發上。

這時,孩子跑過來拉住你的胳膊,一定要你陪他玩。

他得到的回應,可能是這樣的:「玩什麼玩,成天就知道玩,作業寫了沒有?」

不知不覺中,父母就將自己的情緒,發泄到了孩子身上。

這句話,如果轉換成托馬斯.戈登博士說的「我-信息」,可能是這樣的:


我工作上遇到了問題,現在想安靜地待會兒,你先自己玩。

再比如,孩子深夜未歸,父母擔心得睡不著覺。

可當孩子回來後,父母們往往會說:「你去哪兒了?這麼晚才回來,以後不準這麼晚回家。」

把這句話換成「我-信息」可能是:


你這麼晚不回家,我很害怕。我一直擔心你出事。看到你回來,我心裡就踏實了。

這句話中,沒有任何批評、指責的成分,它只是在表達父母內心真實的情緒。

孩子收到這個信息後,往往更願意體諒父母,然後調整自己的行為。

而這,正是優秀的父母們都會努力做好的一件事,另外,擅長表達情緒的父母,也更願意用正確的批評方式來教育孩子。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做好這兩件事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做好這兩件事

《哈佛雜誌》曾經披露,常春藤名校錄取的亞裔學生多來自美國高中,而國內學生則容易被常春藤名校拒絕。

究其原因,就在於國內學生缺少批判性思維,並且過度順從聽話。

漸漸的,我們意識到「順從」對孩子來說,並不完全是好的。

於是,我們開始盲目表揚,抵制批評,認為批評只會讓孩子缺乏自信,變得更加順從。

當我們從一個極端跳到另一個極端後,孩子的行為也越來越出格,越來越極端。

Dr·魏在《家庭教育寶典》中說:

影響孩子成長的不是批評,而是錯誤的批評方法。如果方法正確,孩子不僅不會受挫,反而會因此得到成長。

他指出,錯誤的批評方式是「固定型批評」,而正確的批評方式是「成長型批評」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做好這兩件事

記得有一次,我在蛋糕店遇到一位母親,她帶著四五歲的兒子在挑果醬。

經過蛋糕區時,孩子指著一塊十分誘人的蛋糕說:「媽媽,我想買這個。」

這位媽媽一臉不高興地說:「才吃了飯,現在又要吃蛋糕,不買。」

孩子又央求了一會兒,可媽媽還是不答應。於是,他開始滿地打滾,哭著鬧著一定要買。

這位媽媽瞥了孩子一眼說:


成天就知道吃,長大後能有什麼出息?你還不起來,別人都在看你笑話呢。

孩子愣了一會兒,一骨碌爬起來。但令人意外的是,他突然打開櫥窗,拿起蛋糕就舔了一口。

媽媽見狀,憤怒地打了孩子一巴掌,然後罵罵咧咧地付了錢,拽著孩子走了。

孩子的行為自然不對,但這位媽媽的處理方式,也值得思考。

她先是批評孩子「貪吃」,又說這樣「沒出息」,最後還嘲諷他,說他被人恥笑。

她不僅發泄了自己的情緒,還打擊了孩子的人格。而這,就是最常見的「固定型批評」方式。

「固定型批評」不但不能讓孩子成長,還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熊」。

優秀的父母,之所以能教出「別人家的孩子」,往往是因為,他們使用的是「成長型批評」。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做好這兩件事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做好這兩件事

針對「成長型批評」,Dr·魏在《家庭教育寶典》中提出了三個步驟:

1、告訴孩子,他錯在哪裡

比如剛剛說到的那個媽媽,當孩子說要吃蛋糕時,她第一步要做的,是先接納孩子的感受,照顧孩子的需求。

就像自體心理學創始人科胡特說的:「不含敵意的堅決,不含誘惑的深情。」

同樣是拒絕,她可以說:


我也覺得蛋糕很好吃,可我們剛剛吃過飯了,現在又吃蛋糕,等會兒可能會肚子痛哦。

孩子也許會爭辯,但只要媽媽耐心地給他講道理,他就能明白,這個行為為什麼是錯的。

當父母每次都這樣表達時,孩子就能建立基本的是非觀。

2、就事論事,不貼標籤

批評孩子時,最忌諱的是對孩子的品格下定論。

「貪吃」、「沒出息」這些話,就等於在給孩子施加心理暗示,告訴他,他就是這樣的人,以後都不可能改變。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放棄自我成長,變成媽媽口中所謂「沒出息」的人。

這位媽媽在拒絕不成功後,試圖刺激孩子的羞恥感,讓他自覺服從,結果卻引發孩子更激烈的反抗。

如果結合前面說到的「我-信息」,她可以說:


我現在很苦惱,因為你堅持要吃蛋糕,而我知道,你吃太多肯定會肚子痛。我想,我們得找個解決方法。

3、告訴孩子,如何改正

成長型批評,是只指出孩子錯誤的行為,而不攻擊孩子的品格。因為行為是可以改正的,而品格是難以改變的。

當前面的干預成功後,首先要肯定孩子的行為,讓他明白,雖然他做錯了,但他及時改正,這是非常好的。

同時,要及時告訴他,再遇到這樣的事,怎麼做更好。

很多時候,孩子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因為父母沒有及時給出恰當的改正方法,所以下一次,孩子又延續了上次的錯誤。

孩子透過父母的眼睛看世界,當父母能夠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又能靈活運用「成長型批評」時,孩子就能學會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問題,同時,也能從每一次錯誤中吸取教訓,得到成長。

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做好這兩件事

作者簡介:顧之痕,富書籤約作者,久病成醫的心理學愛好者,長年處於自我鬥爭中。興趣廣泛,部分小說收錄於《無需討好他人,只做最好的自己》,簡書@顧之痕2008。本文首發爸媽精讀(ID:shenduwenhua)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爸媽精讀 的精彩文章:

陪孩子寫作業,才是婚姻關係的試金石

TAG:爸媽精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