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夏文化的偉力

華夏文化的偉力

鄭陽

為什麼說文化是一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民族賴於生存與發展的軟實力。文化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只有中國這個古國五千長存並不斷壯大。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首先要正確回答什麼是文化。所謂文化,即是文明與教化。有知識,不等於有文化,知識只是文明的一部分。文明,是歷史以來沉澱下來的,有益增強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適應和認知、符合人類精神追求、能被絕大多數人認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發明創造以及公序良俗的總和。教化是一個漢語辭彙,指儒家所提倡的政以體化;教以效化;民以風化。也指文明對人群、民族的影響與感化。

文明的生命力、活力、感召力由文明維度決定,文明維度包括時間厚度和空間廣度。所謂時間厚度是指一個完整的有影響力的文明孕育與積澱所需的時間。所謂空間廣度是指文明生存與發展所必須具備的環境和條件,包括人群所居住的面積廣闊程度、物質生產的自然條件,自然保護環境、不斷產生軍事理論創新和孕育英雄偉人的環境等等。華夏民族生活於黃河與長江流域,居住面積廣闊,水資源、林木資源豐富,華夏大地西高東低,東南海風吹至西北因高山阻擋而易變成雨,西北高山肥沃泥水順流而下,給中國中部東部塑造成豐水肥土之地。同時西北天山山脈、唐古拉山山脈、昆崙山山脈將中國與西部地域割裂,形成中國天然護國屏障。華夏大地人傑地靈,不斷產生新的文明的同時,還湧現大量軍事創新理論和帶領人民抵禦外族並走向強盛的英雄人物。所有這些優越的華夏文明空間廣度,孕育了人數最多、生命力和感化力最強的華夏文明。

中國只與人口較少的北部蒙古族、東北女真族相接,而恰恰這兩個民族都曾侵略並統治過中國,即使有人造長城阻擋也未能倖免。正因中國文明優越的空間廣度,使得中國文明具備強大的防禦能力、抵遇能力,強大的韌性和生命力,即使被蒙古、女真佔領,不但不至於文明的消亡,反而以強大的文明教化力將其感化、同化。反觀其他文明古國,均不具備文明的空間廣度優勢,以至於被他國滅亡。蒙古族、滿族政權被漢民族推翻後,由於被華夏文明深刻感化、教化,蒙、滿兩族骨子裡已自認為是中國人,內心深處已經深刻接受了漢文化,蒙古、後金本來獨立的國家悄然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這個以文化的魅力征服兩個民族、兩個國家的壯舉在世界上從來未曾發生過,歷史的軌跡更加證明了華夏文明的燦爛與偉大。

當一個民族、國家文明的時間厚度越深,空間廣度越闊,文明與教化程度就越高,人類進化的境界就越高,其動物野性、侵略性就越弱。這樣的一個文明民族、國家很容易誘發野蠻民族的攻擊與掠奪,如果文明民族、國家的空間廣度太小的話,甚至會遭受滅頂之災。古埃及、古印度、在巴比倫、古羅馬、古希臘文明,由於空間廣度的缺失,都經歷不起歷史長河的洗禮而消亡。歷史證明,缺乏時間厚度的民族、國家,其野蠻性、攻擊性、掠奪性,都遠高於文明民族、國家。如16世紀才建國的俄羅斯,是世界上嗜土性最強的國家,自其建國以來,一直沒有停止於攻擊、掠奪和侵佔;如十九世紀才通過戰爭建成的德意志共和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始作俑者;再如很遲才實現統一與建國的美國、日本,都屬於好戰國家。建國不久的蒙古國、女真部落國家,都扮演過蛇吞象的野蠻角色,一度佔領了整個中國,甚至盤踞多年。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一直沒有中斷,輝煌燦爛,是人類文明寶庫的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在每一個歷史時期,中華民族都留下了無數不朽創新和作品。從古四大發明到新四大發明,從易經、道德經、詩經、楚辭、漢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共同鑄就了燦爛的中國文明星河。整個東亞文明都以中華文化為核心。中華文化富有智慧,富有魅力,這些一切皆因文明厚度的積累所成。華夏文明之所以永久長存,關鍵在於產生文明的空間廣度之廣闊。

中華文化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特點和優勢:

一、以孝道為核心,高度重視家庭價值。

翻閱一下中國的「四書」和其他重要的古代典籍,隨處可見提倡孝道的論述。《孝經》中說:「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中華文化認為「孝為萬德之首」、「百善孝為先」。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孝道主要由愛心、敬意、忠德、順行構成的。古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高度重視家庭的價值,中國古代國家的治理者認為,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一定要先從家族著眼,設法把自己的家族治理好,族人和睦相處,齊心協力。

二、博採眾長,海納百川。

中華文化從不拒絕外來優秀的、先進的文明元素,海納百川,虛懷若谷。中華文化能夠吸引世界各國的先進文化、技術、經驗,並在此生根發芽,發揚光大。尤其是近代,洋為中用,學夷之長蔚然成風,大大精彩、豐富了中華文化,增強了中華文化厚度,增強了華夏文明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化力。

三、注重從整體上、宏觀上看待問題,重視集體利益。

中華文化很有智慧,看問題、解決問題注重從宏觀著手,把握整體。西方文化則更講求獨立性,容易孤立、局部地看問題。中華文化提倡「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這個「義」就是國家利益、民族利益、集體利益。

正因為華夏文明有足夠的時間厚度和空間廣度,中華文化所以具有強大的生命力、活力和同化能力。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僅源於自身的不斷發展進步,很重要一點是善於博釆眾長,吸收和融合外來文化。佛教文化之所以能在中國發揚光大,關鍵在於中國文化有著深厚的哲學底蘊,有著強大的善惡好壞的分辨能力和融合發展能力。在近代與現代史的中國,在短短的一百多年時間裡,中國就引進並融合了馬克思主義、現代工業文明、現代金融文明,使得中國快速擺脫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後局面,以迅猛之勢成為世界強國。中國快速實現現代文明的同時,更是選擇並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制度,將這些理論與制度通過完善和發展,成為中國區別於世界各國最大的發展優勢。拿破崙之所以認為中國是一頭睡獅,是因為作為一個偉人能夠以卓越的眼光看到華夏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種文化軟實力最終將喚醒這頭睡獅,並發出威猛的咆哮,震驚世界。

在今天全球化的浪潮中,中華文化不僅是地球村的瑰寶,更是引導全球向著更高級別文明前進的核心動力,更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大同天下盛世繁華的業力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埔財經 的精彩文章:

TAG:黃埔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