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一粒種子,三代人幹了50年

為一粒種子,三代人幹了50年

科技日報記者 楊侖

磕掉靴子上的泥土,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王彥榮急匆匆地走進了實驗室,剛剛從田間回到單位,她急著對取回的雜交粳稻樣本進行生理指標測定。

5月31日,記者在遼寧農科院見到北方雜交粳稻科研團隊時,他們的「寶貝」種子正在參與兩項重點研發計劃。

就在一個多月前,他們剛剛憑藉「北方雜交粳稻育種及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拿到了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回憶領獎時的心情,主持此項目的遼寧省農業科學院院長、研究員隋國民用百感交集來形容:「沒辜負前輩科學家交給我的擔子,這些年的冷板凳沒有白坐。」

為了掌握北方雜交粳稻的核心技術,遼寧農業科學院3代科研人員付出了50年的時光。

水稻分為秈稻和粳稻兩個亞種,分布於我國南方和北方。利用雜種優勢獲取更高畝產量的雜交水稻已廣為人知。從事雜交秈稻研究的袁隆平院士早已譽滿全球,但很少有人知道,北方雜交粳稻發軔於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的前輩科學家楊振玉先生。

如果說雜交秈稻的研究好比「大海撈針」,那麼雜交粳稻的誕生屬於無中生有,需要由人工「創造」。上世紀70年代初,楊振玉先生首創「秈粳架橋」制恢技術,在國際上首次攻克粳稻雜種優勢難關,北方雜交粳稻一時風頭無兩。

但上世紀90年代末,北方雜交粳稻研究陷入低谷。「一方面,常規粳稻各項技術不斷進步,產量大增,使得雜交粳稻優勢不再明顯;另一方面,雜交粳稻本身制種產量低、純度差等問題凸顯。」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水稻所雜交稻育種研究室主任張忠旭說。

最艱難的時光,研究人員流失、研發經費少得可憐,北方雜交粳稻奄奄待斃。「沒有科研經費,雜交粳稻只能作為常規稻研究項目中的分支,拿到少許經費,但與實際科研需要相比不過杯水車薪。」隋國民感慨地說。

雖然放棄的聲音不絕於耳,但科研人員卻始終信心十足。「雜種優勢是科學真理,是正確的,我們始終相信自己能夠做出來。」王彥榮說。

雜交粳稻育種、制種過程最講究隔離,像現在會使用玻璃溫室大棚進行試驗。但受困於當時資金窘迫,研究人員連買大棚的錢都拿不出。只好自己動手,男同志負責搭鐵架子、干體力活;女同志坐在縫紉機前,裁剪無紡布,搭出一個簡易大棚,建設人工隔離區,堅持研究。

幾十年的冷板凳沒有白坐。遼寧省農業科學院3代科研人員的努力,換來了從基礎理論、育種技術、品種選育、制種技術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的全面突破。首創了大柱頭、高外露率粳稻不育系選育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解決了雜交粳稻制種產量低這一難題,將北方雜交粳稻的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專家點評

坐得住冷板凳,樂於奉獻,勇於長時間地攻堅克難,是科研人員的本分。這一點在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水稻所幾代科研人員身上體現得非常明顯。

雜交粳稻的發展過程可謂一波三折。正是有楊振玉、華澤田、隋國民、張忠旭等一批科研人員幾十年的堅持,才有了今天這樣的成果。沒有他們的堅守與付出,北方雜交粳稻也許早就不復存在。

耐得住寂寞,是科學精神的註解之一。許多重要的科研成果,都是在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追求真理的磨礪中獲得。一方面,科研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需要反覆試驗、驗證和長期堅守;另一方面,科研人員要抵禦各種誘惑干擾,淡泊名利,孜孜以求。只有有情懷、敢擔當的科研人員才具備這樣的素質,才能腳踏實地,為科學事業默默堅持,甚至奉獻全部人生。

(點評人: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溫福)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陳小柒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白銀連環殺人案宣判!死刑!28年追兇路,多虧有了它……
嘀一聲,1000元沒了!銀行卡上有這幾個字的要注意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