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老祖宗留下的5大古物:現代科技一直在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老祖宗留下的5大古物:現代科技一直在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弘治雞油黃,「雞油黃」是瓷器釉色名的一種,是古董界對清代瓷器一種黃色釉的稱呼,始於明初,明清兩代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現在技術已經失傳,專家也曾仿製,但是不管怎麼仿製燒出來的成品都有色差。老祖宗留下的5大古物:現代科技一直在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澄心堂紙,澄心堂紙是五代十國南唐徽州地區勞動人民所產的一種名紙;因其卓越的品質被評為中國造紙史上最好的紙。它是南唐文房三寶之一;美術史家曾稱澄心堂紙為"膚卵如膜,堅潔如玉,細薄光 潤,冠於一時。"這朵藝術寶庫的奇葩,綻開出異彩。至今為止紙張的成分與製作工藝都無法破解,何談防止呢!

戰國錯金銀四龍四鳳銅方案,四龍獨首雙尾,上吻托住斗拱,雙尾向兩側盤環反勾住頭上雙角。四鳳雙翅聚於中央連成半球形,鳳頭從龍尾糾結處引頸而出。 2011年被評選為河北省博物館新館入展文物"十大珍寶"之一,近年來有很多專家曾嘗試仿製但是都已失敗告終。老祖宗留下的5大古物:現代科技一直在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素紗襌衣,為中國國家一級文物,紗,是我國古代絲綢中出現得最早的一種,它是由單經單緯絲交織而成的一種方孔平紋織物,其經密度一般每厘米為58根至64根,緯密度每厘米為40根至50根紗。密度稀疏,孔眼充滿織物的表面,因而質地輕薄,古人形容"輕紗薄如空"、"舉之若無",一點都不誇張,這種制紗的工藝至今無法被超越。

宣德爐,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運用風磨銅鑄成的銅器,宣德爐最妙在色,其色內融,從黯淡中發奇光。不論是在明代中期、明末和清初、清晚期至民國時期、還是當代都曾仿製過,但是沒都沒有辦法超越原物。老祖宗留下的5大古物:現代科技一直在模仿,卻從未被超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煤球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組罕見老照片:80年代時期的罕見老照片,圖四很親切

TAG:黑煤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