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你只要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自性功德就能夠慢慢開顯出來!

你只要迴光返照,正念真如,自性功德就能夠慢慢開顯出來!

圓入通三諦─「二諦同前,今立非漏非無漏句,以顯中道,一切法皆趣非漏無漏,則此非漏無漏,具一切法,圓中義成。」

通教人觀一切法空,他把對業力的執取這種法執消滅以後,從外緣——心向外攀緣而變成內觀。第一個,他強調第六意識的思考能力不可思議;第二個,他如果看到更深層的,把第六意識的名言分別再撥開,看到內心最深層的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一念心性,那就入圓教了,這時他就不是啟動第六意識,他啟動了自性功德力。

我們看什麼叫自性功德力。

「二諦同前」,就是幻有空二諦同前,但是他能夠同時看到了非漏非無漏,就是非空非有的中道。而這個中道跟前面的中道不一樣,是一切法都能夠跟中道相應,「則此非有非無的中道,具一切法,圓中義成。」

注意,「具一切法」這個觀念很重要!藏通兩教的中道,不具足一切功德法。藏通兩教在破妄,在調伏煩惱生死業力,別圓兩教偏重在開顯功德,但開顯功德的方法不太一樣。

別教認為功德不是我本來具足的,我本來沒有功德,但是我可以去求,我可以去修。別教的功德,這真如的功德是你現在沒有功德,但是你慢慢慢慢地修習,總有一天你能夠轉識成智,把第八識轉成無垢識,這時你就有功德了,就是你將來會有功德。這個是別教的思想,別教的中道思想是這樣子,它的真如是這樣安立。

圓教的思想認為,你現在本來就有功德,你只是向外攀緣。就是你本來就是大富長者的兒子,結果你自己不承認,就是一天到晚向外跑,結果變成乞丐了。你只要迴光返照,正念真如,它就能夠慢慢地開顯出來。所以心力不可思議這個「心」就不太一樣了。

唯識學這個別教的心是帶有名言分別的心。你要去思考:凈土的功德是什麼?七寶池、八功德水,依報莊嚴;什麼叫正報莊嚴呢?佛的功德,菩薩的功德,壽命無量。就是說,在唯識宗的心力來轉變業力,那個「心」是第六意識的名言分別,它透過一種第六意識的觀照。

在圓教的思想,它的「心」是更深層的眾生本具、諸佛所證的一念心性,叫作覺照。它不帶名言,只有覺照沒有名言。它只是知道有這件事情就夠了,你要保持覺悟就好了。「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你要經常憶念它就好了,它不要去思考,「思惟即不中」。在整個圓教的思想就是不迷、不取、不動,你只要不迷、不取、不動,然後去修六度,用你的願力去修六度,心性功德自然顯現。

所以古德認為,別教在思考中道的真如,它認為我們的心是「妄中有真」,別教是這樣認為;圓教是認為我們的心是「真中有妄」。我們解釋一下什麼叫「妄中有真」。

唯識學認為我們的心就像一個礦砂,它本質不是金,但是你提煉它,慢慢把這個雜質去掉以後,它金的本質會出現,所以它偏重在破妄;在圓教的思想認為,你這個本來就是金,只是裡面有雜質,你現在就是金,是帶有雜質的黃金而已,是金中有妄,所以它偏重在顯真,它認為你要以真破妄。唯識學是破妄顯真,你現在沒有真,但是你把妄破了,真會顯現出來。

所以說,我們結論:圓教的中諦是安住用的,它沒有調伏的力量;別教的中諦是帶有調伏性的中諦,它可以讓你調伏,讓你引導,它帶有思考能力的中諦,所以這兩個是分不開的。

就好像藏通兩教的空性,我們剛剛講過,通教的空性是用來安住的,因為「一切法畢竟空,無我無我所」這個東西是沒辦法思考的,你思考就不對了,你只要知道有這件事情就好,它是安住的。藏教的空性是帶有調伏的,它可以思考:無常所以是苦,苦所以是無我,所以是空。

藏通兩教是帶有調伏性的空性跟安住性的空性;別圓兩教是帶有調伏性的中道跟安住性的中道,這樣講這個通教就全部都包括了。

他如果是鈍根人,他只看到空,沒有看到不空的心靈的作用,這個時候通教人最後的結果跟藏教一樣,入偏空涅槃,當然他花的時間會快一點。

如果他是利根人,他知道一切法畢竟空,「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他能夠從空性裡面看到不空的心靈的妙用,那就入別教跟圓教了,就進入中諦的思想。

我們學通教的思想,最關鍵的,你要先把幻有空二諦抓出來。它的當體的思想,是站在空性的角度來看待人生,一切法本來就沒有。

本來就沒有,那人生是怎麼回事呢?頂多也就是如幻有,也就是因緣有。從如幻有的角度,它建立了三種修學方法:聲聞人修無生四諦,緣覺人修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菩薩修理六度,這個前面說過了。

這種幻有空二諦,如果他從空性當中看到不空的心靈的作用,他就有可能通教入別教或者通教入圓教,這時他對業力的思考就更加地全面,他看到了業力不可思議,但是他更看到心力不可思議,他可以用心力來主導業力,讓他轉凡成聖乃至於趨向凈土。

迴向偈

願生西方凈土中

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回入娑婆度有情

一個人什麼罪過最重?埋怨父母,埋怨天地

魔障障礙是什麼丨仁煥法師開示

千年來關於風水的秘密

四川大學博士生導師陳兵教授自述靈魂脫體真實經歷

皈命不是理論,而是實踐 仁煥法師

佛教是生命的教育。世間上唯有生命是無價之寶丨仁煥法師開示

念佛靈感的標準 仁煥法師

念阿彌陀佛 什麼壞命運都能轉過來

念佛,是願望和佛一樣丨仁煥法師開示

老祖宗往生了,還要繼續寫牌位嗎?丨明偉法師開示

每日一讀佛學常識:沒有"願"來作導引,念佛也是往生不了!大安法師

來生成佛不是夢 凈宗法師

仁煥法師:微妙靈感

學子臨考皈命法 吳慶民

仁煥法師:運用七大覆蓋,必見彌陀如來

達真堪布開示:發心到位就特別靈

南懷瑾:南懷瑾談讀經對兒童智慧的開發

心境不同,感受不同,光陰似箭還是度日如年丨明偉法師開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驛站 的精彩文章:

念佛能消宿業,為什麼還要懺悔業障呢?仁禪法師
念阿彌陀佛 什麼壞命運都能轉過來

TAG:驛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