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臨終,任命5位輔政大臣,後竟都死於非命,3個被滅族!

孫權臨終,任命5位輔政大臣,後竟都死於非命,3個被滅族!

250年,太子孫和被廢,孫權立幼子孫亮為吳國太子。孫亮年幼,孫權臨終之際,為他選定了5位輔政大臣,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顧命大臣。這5位顧命大臣分別是孫弘、諸葛恪、孫峻、呂據以及滕胤。這5位顧命大臣後來都死於非命,更有3個被滅族,這是怎麼回事呢?

孫弘(?-252)

孫權晚年,東吳發生二宮之爭(約242年到250年),魯王孫霸與太子孫和各植黨羽,孫弘依附孫霸。孫權病篤,而太子年少,於是以孫弘領少傅。孫弘此人陰險邪僻,張休、朱據甚至孫亮生母潘皇后的死他都難辭其咎。

孫弘與諸葛恪、張休素來不和,孫權駕崩之後,他擔心會被政敵諸葛恪所懲辦,秘不發喪打算偽造詔書,賜死諸葛恪。此事被孫峻發覺並告訴了諸葛恪,諸葛恪先下手為強,假意邀請孫弘一起討論事情,在坐席之間把他殺了。

諸葛恪(203-253)

蜀漢丞相諸葛亮之侄,大將軍諸葛瑾長子。孫權長子孫登為太子時擔任左輔都尉,作為東宮幕僚領袖輔佐太子理政。陸遜死後,諸葛恪升任大將軍並代領其兵。

252年,孫權病逝,孫亮為帝,拜諸葛恪為太傅。魏國聞知孫權已死,司馬師趁機派兵討伐進攻東吳。東興大捷後,諸葛恪有輕敵之心,不聽勸告出兵伐魏,中了司馬昭緩兵之計,結果大敗。此後,諸葛恪愈發傲慢剛愎,獨霸朝綱,百官懼怕,民心大失。

孫峻見此,與吳主孫亮密謀後發動政變,請諸葛恪赴酒宴,諸葛恪心中雖有疑但還是去了。席間孫峻傳孫亮詔書,當場擊殺諸葛恪,並且夷滅其三族。

孫峻(219-256.09.19)

孫峻,東吳後期權臣,孫堅弟弟的曾孫。孫權晚年時,孫峻升任武衛都尉,並任侍中。孫權臨死前,孫峻受遺詔與諸葛恪、滕胤共同輔政,孫峻被封為武衛將軍,都鄉侯。諸葛恪死後,孫峻大權獨攬,拜丞相、大將軍,封富春侯。

掌權後的孫峻大肆殘害宗親,廢太子孫和、孫權之女孫魯育以及宣太子孫登之子孫英先後被殺。256年,孫峻在征伐魏國時因病去世,臨終將後事託付給堂弟孫綝。孫綝執政時嗜好殺戮,他廢黜並改立琅琊王孫休為帝。孫休即位加孫綝為丞相、領荊州牧。不久,孫綝被孫休定計捕殺。

呂據(?-256)

吳國將領,大司馬呂范次子。呂范死後,呂據獲封南昌侯爵位,並多次出兵征討山越,履立戰功,後隨朱然攻破樊城,不久後升任盪魏將軍。

孫權死後,孫亮任命呂據為右將軍,後因多次擊敗曹魏大軍升任驃騎將軍。256年,呂據為假節,與孫峻等進攻魏國的壽春,回軍途中遭遇魏將曹珍,在高亭將其擊敗。

次年,呂據率軍攻打魏國,還未到淮河,就聽說孫峻已死,孫綝獨掌大權並發動政變,逼迫孫亮退位,立孫休為帝。呂據大怒率軍返回欲除掉孫綝,孫綝也派重兵攻打呂據,呂據寡不敵眾,最終自殺,孫綝誅滅了他的三族。

滕胤(?-256)

滕胤的伯父滕耽以及父親滕胄早年追隨孫權,後亡故,孫權稱王后,感念二人的恩情,重用滕胤,封其為都亭侯,並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滕胤歷任丹楊太守、吳郡太守、會稽太守。孫亮繼位後,出任太常、衛將軍。諸葛恪被殺後,群臣推舉滕胤為司徒,但遭權臣孫峻黨羽所阻撓,滕胤也有意避嫌,最終只晉爵高密侯。

孫綝獨攬大權後,一面派兵攻打呂據,一面拉攏滕胤。呂據聯繫北伐前線諸將推舉滕胤為相,希望分割孫綝權力,但並未成功,滕胤被改任大司馬,鎮守武昌。不久,滕胤與呂據密謀推翻孫綝,因計劃泄露而被殺,慘遭滅族。孫綝死後,孫休為其平反。

孫權本意是要這5個人共同輔佐幼帝,他沒有想到的是這5個人竟然互相殘殺,最終導致吳國朝政混亂,自己的基業也一點一點被葬送,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三國之中孫權為什麼最後而且這麼遲才稱帝
孫尚香為何不幫親哥孫權奪回荊州?不是因為她傻,而是因為此事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