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助朱棣奪天下,這位藩王卻一世凄涼,後裔出了個山水畫大師

助朱棣奪天下,這位藩王卻一世凄涼,後裔出了個山水畫大師

原標題:助朱棣奪天下,這位藩王卻一世凄涼,後裔出了個山水畫大師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把自己的25個兒子都封為藩王。為了防範殘元勢南下侵擾,明太祖實行「諸王靖邊」的策略,先後分封遼、寧,燕、谷、代、晉、秦、慶、肅九王,分布在從東北到西北的邊防線上。因為他們擁有軍權,鎮守著邊塞,故稱之為塞王。


1398年,洪武皇帝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承皇位。建文帝為了加強中央政權,上台就開始削奪地方藩王的勢力,這樣皇帝與各地藩王的矛盾就激化了。1399年8月,朱棣於舉起「靖難」的旗幟反叛。

靖難之變,駐守邊境的谷王,遼王先後逃到南京,而駐紮在邊境重鎮大寧,擁有「帶甲八萬,革車六千」的寧王朱權選擇了中立。1399年10月6日,老謀深算的朱棣親自來到大寧城,通過感情拉攏,暗地策反等手段,寧王朱權半推半就的投靠了朱棣。


寧王朱權加入燕軍後,時常為朱棣草擬檄文,參與謀劃;手下的八萬精兵,還有朵顏三衛蒙古軍歸了朱棣。朱棣向朱權許諾」事成,當中分天下。「



經過四年戰爭,朱棣打敗建文帝,奪取了政權,即皇帝位。雖然朱棣打著反對削藩的名義反叛,即位後,他也開始削藩。1403年2月,25歲的寧王朱權被改封到了南昌,並奪去了兵權,朱棣還派人對寧王進行監視。

朱權才華橫溢無處發揮,深感前途無望,一生只能寄情於戲曲、游娛、著述、潛心修道。他博學多才,撰寫了《文譜》、《詩譜》、《史斷》、《通鑒博論》、《漢唐秘史》、《琴阮啟蒙》、《神奇秘譜》、《茶譜》、《瓊林雅韻》、《神隱》、《太和正音譜》等數十種著作,涉及詩詞、史學、宗教、戲曲、音樂學、茶道等諸多領域。


朱權一生歷經六朝皇帝,親眼目睹了朱棣推翻建文帝自立,以及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祖孫四代先後登上皇位。1448年10月,寧王朱權病死於南昌,時年七十一歲。



從高祖朱權開始,歷代寧王與朝廷之間矛盾重重。寧王朱權要求改封蘇州、錢塘等南方地方,均遭朱棣拒絕,寧王的王府比其他藩王都小,也使各代寧王不滿。


1519年,四代寧王朱宸濠在南昌發動叛亂,僅過四十三天就失敗了。在《唐伯虎點秋香》、《機靈小不懂》等文學作品中,都提到了這位飛揚跋扈的寧王。平定寧王之亂的,是明朝大儒王陽明。

叛亂之後,封號藩王被廢,寧王后裔共八支,主要分布於南昌各地。寧王朱權的後人在書畫上都成就很高,出了多名畫家,最有名的當屬八大山人,明末清初畫家,中國畫一代宗師。


朱權的九世孫朱耷(1626—約1705年),19歲時明朝滅亡,出家為道,躲避清朝控制。他的號八大山人是朱字和耷字的拆分,繪畫作品上經常有一個一鶴形符號,其實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用以紀念明朝滅亡的日期(甲申三月十九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地史話 的精彩文章:

戰國最愚蠢諸侯,恩將仇報成秦國幫凶,為活命殺死自己兒子
明初戰鬥力有強悍?曾橫掃歐亞的蒙古軍隊,被打回了原形

TAG:天地史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