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軍事類玩具寄寓多少兒時夢想

軍事類玩具寄寓多少兒時夢想

原標題:軍事類玩具寄寓多少兒時夢想


圖①:「哇!這些武器模型實在是太酷了,我長大後也要當兵,保衛祖國……」「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新疆昌吉市第五小學學生走進昌吉市國防教育展廳,參觀我軍列裝的部分武器裝備模型,他們興奮地說,這個兒童節禮物真棒。


圖②:「我最喜歡的玩具就是衝鋒槍了,長大後,我要像我爸爸一樣當解放軍……」為迎接「六一」國際兒童節的到來,新疆昌吉軍分區幼兒園開展「我最喜愛的玩具有哪些」趣味活動。活動一開始,軍娃們就紛紛挑選出步槍、手槍、坦克、飛機等自己喜愛的玩具,高興地比划起來。肖承檳攝

寫在前面


軍事類玩具是指蘊含國防意義、具備軍事特徵、反映戰爭意境、供兒童玩耍遊戲的物品。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條件普遍改善,家中的兒童玩具更加豐富多樣。其中,軍事類玩具佔到相當大比例。國防教育從娃娃抓起,軍事類玩具對於兒童國防觀念萌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應加強對軍事類玩具研發的扶持、指導、規範、服務,盯緊設計、生產、銷售、監管等環節,豐富玩具國防元素、發揮教育價值,啟發少年兒童國防意識、培塑國防觀念。


小小玩具,托起童年夢想


「我小時候沒有什麼玩具,爸爸用木板為我做了一把大刀,有了它,村裡的玩伴天天圍著我轉。從那時起,我就天天夢想挎大刀、騎白馬,殺敵立功走天下。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從軍情結就是那時有的。」某旅正營職幹部劉珂瑋說。很難想像,一把木質大刀竟然引領他走上從軍之路。

與劉珂瑋相比,9歲半的軍娃林旭澤則「富有」得多。旭澤雖然還在上小學二年級,但他早已是軍事類玩具「發燒友」。在自己的房間,旭澤親手打造了一個軍事類玩具王國。槍支、坦克、軍用飛機,甚至導彈等模型一應俱全,地上、桌上、柜子里以及床上擺得滿滿當當。旭澤身穿「迷彩服」、頭戴「迷彩帽」、腳蹬「作戰靴」,腰別「小手槍」、坐上「迷彩車」,儼然一個解放軍小戰士。


林旭澤的媽媽孫曉瑜介紹,旭澤有大大小小、各形各色的軍事類玩具幾十件,他對這些玩具的喜愛到了痴迷程度,一放學就開始玩,就連睡覺手裡還要攥個小坦克、小飛機什麼的。


飛機、大炮、艦船等軍事類玩具幾乎是幼兒園男孩子的共同愛好。筆者在某幼兒園調查發現,一個班級有37名兒童,男孩21名,全部都有軍事類玩具,擁有5件以上的17名,占男孩比例的81%,擁有10件以上的6人,佔到28.6%。


與小朋友的喜愛相呼應的,是琳琅滿目的軍事類玩具市場。當前,市場上銷售的軍事類玩具可謂品類齊全、樣式各異。


從類型上看,小到槍支彈藥,大到航母導彈等各種玩具,應有盡有;從外形上看,既有卡通玩具,也有模擬玩具;從價格上看,既有幾元、十幾元的,也有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

軍事類玩具不僅是兒童的專利,也是一些成年軍迷收藏的重點。市民陳先生是軍事類玩具、模型擺件的資深玩家,他的藏品大多是等比微縮模型,外形逼真、材料講究、製作精良,內部布局仿製精準、機械構造靈活自如,可把玩、可收藏、可饋贈。他告訴筆者,由於身體原因沒能參軍,於是把自己對國防、對軍隊、對軍人的感情全部傾注在軍事類玩具上。他常說的一句話是:「一輩子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當過兵,沒有摸過真槍。」對陳先生而言,玩具不再是一種普通物件,而是精神的寄託。


值得關注的是,軍事類玩具正由機械化向聲、光、電、控的智能化、信息化方向發展,不少玩具不僅具有逼真外形,而且可以模擬聲音、光影,有的還能實現遠程遙控、影像傳輸等。這樣的玩具更是小朋友的最愛。


軍事類玩具啟蒙國防意識。受軍事類玩具影響,不少「小軍迷」成為軍事問題和武器裝備的「小專家」,很多小朋友由此喜歡上軍事題材的動畫片、電影,有當兵的夢想。


啟蒙益智,玩樂中藏隱憂


「玩具對兒童成長,甚至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江蘇省徐州市八一中心幼兒園耿松老師在部隊幼教系統工作30多年,是幼兒教育的專家。在她看來,幼兒的思維模式是線性、直接、一維的。

軍事類玩具有著逼真的外形、嚴謹的構造。通過軍事類玩具,兒童了解海、陸、空,感知槍、艦、機,完成由興趣向認知的過渡,由此形成國防意識的啟蒙。


耿老師認為,應從國防價值角度審視軍事類玩具,任何一款軍事類玩具都應該是嚴肅、認真、經得起推敲的精品。耿老師的觀點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人們對當前良莠不齊的軍事類玩具的擔憂。


從流行趨勢看,軍事類玩具品種類型越來越多、外形設計不斷出新、聲光音效更加逼真,但在幼兒心智開發、國防意識培養方面卻缺乏「走心」設計和深邃思考。


不少軍事類玩具只是完成了對武器裝備外形、構造的簡單模仿,在功能指標、遊戲使用等方面卻思考不多。

筆者發現,有一款狙擊步槍外形的玩具,或許是受到動漫產品、傳統因素影響,槍身鑲嵌著一個龍頭模樣的裝飾;還有一款玩具啟動電源後,它的外形可以在飛機和坦克兩者之間切換。這類外形奇特怪異、功能生硬嫁接、現實與虛擬交叉的軍事類玩具不在少數。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青雲小學校長唐志軍認為,這種現代與傳統、天上與地面不同要素的隨意拼湊,不僅違背兒童對事物概念化的認知,還可能會打破兒童認知規律,產生時空錯亂。


此外,如何引導兒童正確認識軍事類玩具的功能、運用等,也極為重要。


在軍事類玩具中,當數槍支種類最全、樣式最多、銷量最大、佔比最高。有長有短、有大有小,有新型槍種也有懷舊槍種。不少槍支玩具能夠發聲發光、拆卸組裝,甚至可以發射各式「子彈」,讓孩子愛不釋手。


「目前,槍支玩具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技術標準把關不嚴。」河南省洛寧縣公安局柴利波警官介紹,我國槍支管理十分嚴格,國家規定:當所發射彈丸的槍口比動能大於等於1.8焦耳/平方厘米時,一律認定為槍支。一旦購買超標槍支玩具,一是增加了遊戲風險,二是還可能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因此,學校和家長不僅有責任引導兒童了解玩具功能、熟悉法律規定,還要使他們在情景模仿、角色扮演中,激發鬥志、樹立國防意識,而不是簡單認為,有了「武器」就可以打打殺殺、以暴制暴。


強化引導,需要多管齊下


「造成軍事類玩具市場亂象的根源,是法律法規、制度規定缺失。一直以來,我國在玩具立法上,重視使用安全、忽視文化內涵。」徐州市某律師事務所主任杜長春說。


《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範》中,圍繞玩具的用材、構造、承重、抗壓性等制定了十分詳細的技術標準,但在玩具的文化意涵、可能給兒童身心健康帶來的影響等方面,卻沒有明確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五條規定:生產、銷售用於未成年人的食品、藥品、玩具、用具和遊樂設施等,應當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不得有害於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在杜律師看來,此款規定中的「健康」,不僅包括身體健康,還應包括心理健康。


「軍事類玩具研發應契合兒童興趣愛好,在系列化、產業化上下功夫,探索『童趣+益智+軍味』的路子。」洛陽理工學院藝術學院王少宇老師說。他舉例指出,軍事類玩具應借鑒樂高玩具研發經驗,努力形成動畫、玩具系列文化產品,小朋友在玩玩具的同時,自然融入動畫情節,通過遊戲模擬戰爭、鍛煉思維、體悟國防。


「兒童時期是個性形成的重要階段,孩子的認識活動是具象的,對事物的認識主要依賴接觸實物的直觀感知。通過軍事類玩具可以進行國防啟蒙教育,引領孩子萌發愛國情感。從這個意義上講,規範軍事類玩具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就顯得尤為重要。」徐州空軍勤務學院社科部胡偉副教授認為,應從完善法規、確立標準、精心設計、防止泄密做起,增強軍事類玩具童趣和軍味,提升軍事類玩具的教育功能。


在胡偉看來,首先應逐步完善立法,補充軍事類玩具的軍事意涵、文化指向等內容,彌補軍事類玩具研發、生產的制度盲點,確立積極向上、健康活潑、益智啟蒙的鮮明導向。


其次,完善產品使用手冊,標明技術標準,說明使用方法,提醒潛在風險,提供「遊戲」劇本,展現玩具內涵,最大限度發揮啟蒙功效。


最後,建立模擬軍事類玩具生產資格認證制度,嚴把模擬玩具設計、生產、銷售關。制定軍事類玩具生產技術標準,特別要加強高仿軍事類玩具的技術規範和制度約束,明確什麼可以仿造、什麼不可以仿造、可以仿造到什麼程度等。


在對軍事類玩具監管方面,軍地雙方要形成合力,指導做好高仿軍事類玩具的脫密工作,協同開展市場監管檢查,對超標超限的不合格玩具產品,要及時下架、銷毀處理、追溯來源、堵塞渠道,推動軍事類玩具市場良性發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瞄準大綱!大強度、長航時飛出「戰鬥姿態」
在大災大難面前,總有一種力量在悄然生長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