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飛將軍李廣為何難被封侯?他的個人英雄主義讓大漢軍隊屢遭險境

飛將軍李廣為何難被封侯?他的個人英雄主義讓大漢軍隊屢遭險境

自古文人騷客在懷才不遇,不得帝王賞識的時候,都會以「飛將軍李廣」為題材賦詩來自喻,在很多文人墨客的詩詞中我們了解到的李廣是一個一生與匈奴入侵者抵抗的忠臣武將,為大漢朝征戰一生卻始終不受皇帝賞識、難以封官拜相、懷才不遇的倒霉將軍。

這麼聽來,你大概覺得李廣一定是不會阿諛奉承、討皇帝歡心,一心保家衛國的直臣,而皇帝一定不懂得賞識忠臣良將才會如此吧!其實啊,後世的文人吟詩作賦、經過文學加工和個人主觀思想的論調並不見得就是完全的事實,因為如果真要這麼說,那當時的漢景帝可真的背了一口大黑鍋了!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李廣的一生為何身經百戰卻難以封侯拜相、位極人臣呢?

少年苦練,將才初成

李廣小時候就跟隨他善於箭法的父親學習射箭,他日日苦練,無論酷暑還是寒冬都不敢懈怠,果然功夫不負有心人,幾年的苦學後,他的箭法可謂是出類拔萃,射出去的弓箭甚至可以穿過銅錢中間細小的孔洞,李廣的父親看李廣弓箭技藝已經爐火純青,就把家傳的一把「鳥號弓」傳給了他,此弓用上好的木材製作而成,拉滿以後的彈射力極大,從此以後李廣的箭術更加的出神入化了

李廣本來就出身於武將世家,先祖和他的父親都入朝為官,於是李廣學成後也同樣走入了仕途。李廣從戎投軍後,也因為他從小勤學苦練的一身好本領先後得到了文帝和景帝的垂青。

數戰匈奴,威震敵軍

從戎投軍後的李廣,如魚得水,從最初的一名小小的宮中禁軍,一路做到了上郡太守的官職,他因驍勇善戰多次出戰匈奴,有一次與匈奴的對戰中雖然敵眾我寡,然而李廣卻並不慌張,而是在兩軍對峙的時候,突然一躍而起,帶領著十餘名將士,以飛快的速度闖入敵軍的隊伍,拉開弓箭斬殺了敵軍的一名白馬少將,然後趁敵軍還未反應過來,又飛快地返回到了自己的隊伍中,翻身下馬,一氣呵成,從此以後李廣「一箭成名,威震匈奴」。

個人冒進,難封侯爵

看了上面我們對李廣的敘述,可以知道李廣此人少有所成、威震匈奴,可以說是雄才良將啊,這樣的人不加官進爵簡直是沒有道理啊!先別著急,我們接著往下說。

李廣的神箭被傳得神乎其神,在匈奴敵軍中更是令人聞風喪膽,於是從小被人追捧的李廣也就養成了個人英雄主義的冒進性格,帶領軍隊雖然善待將士,卻不懂得協作配合,凡事自己強出頭,頭腦也不夠冷靜。最終在他人生中最後一場與匈奴的戰役中,高齡60歲的他被任命為後衛,李廣卻不願屈居人下,不顧大將軍衛青的迂迴指示,導致他所帶領的軍隊在在東進的過程中迷路,延誤戰機,自刎而死。

如此說來,李廣雖然數戰匈奴,但卻也只是令匈奴懼怕他個人,而沒有取得什麼實際的戰功,更是常常因為自己的冒進行為,延誤戰機、缺乏考慮,因此這也是李廣一生難以加官進爵、封侯拜相的原因所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爆炸 的精彩文章:

欠錢的都是大爺?劉備借孫權的荊州賴著不還,孫權表示無可奈何
你不知道的抗日英烈:他率全家抗日,兒子死了接著送女兒上前線

TAG:歷史大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