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閱讀教學:帶學生進入美麗新世界

閱讀教學:帶學生進入美麗新世界

國民閱讀現狀不樂觀,這是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一個不會閱讀的學生很大可能是潛在的學困生。一個人在求學階段如果沒有閱讀能力和習慣,其未來的發展必然會大受限制。眼前越來越多的教育者也充分地認識到,閱讀對一個孩子成長的意義,也都有培養孩子讀書的願望和熱情。現實的問題是,很多「過來人」自己沒有閱讀養成的經歷和經驗,在培養孩子閱讀方面也缺乏切實有效的方法,很難把孩子真正領進閱讀之門。求諸百度和專家,要麼泛泛而談,經不起檢驗;要麼玄奧莫測,摸不清端倪。這讓人很鬧心。這時候遭遇《閱讀教學新視野叢書》,便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本叢書由美國學者露西·麥考密克·卡爾金斯領銜,由25位教育者共同參與,歷經15年記錄結纂而成。卡爾金斯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的教授,在美國中小學生讀寫領域,她是個繞不開的人物。不同於那些高深神秘理論著作的是,本書作者的表達親和通透,娓娓道來,真誠而實在。它像一座腳手架,能為我們的閱讀教學提供有力抓手。

深入研究閱讀的本質

閱讀教學工作的本身是紛繁蕪雜的,作為一線教師,如果對閱讀教學沒有深入研究,又缺乏整體長遠的規劃,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就可能是雞零狗碎,一地雞毛。《閱讀教學新視野叢書》原名《閱讀教學的藝術》,是個大部頭著作,為方便閱讀,拆分為四冊——《如何創設適宜的閱讀環境與課程?》《如何有效運用閱讀教學策略?》《如何設計閱讀教學工作坊?》《如何培養良好的閱讀品質?》。仔細閱讀本書,我們會發現作者深入探究閱讀的本質,從零開始,由淺入深,一一分享自己在閱讀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探究的過程、解決的辦法以及現有的成果,把你在閱讀教學不同階段可能遇到的問題都幫著解決了,構建了一個嚴密完整的體系。

在各冊的主題探究中,一樣縝密規劃,比如閱讀環境的創設,作者認為並不是在教室里擺幾本書、建個讀書角那麼簡單,而是要求教師從教學的姿態、模式、方法等方面給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氛圍,並鼓勵孩子把書帶回家繼續閱讀,從而養成任何地方都可讀書的良好習慣。即便是建設班級圖書館這樣的細微環節,作者也從師生的意識重視、選擇適合的圖書、定時有目的地更新圖書、使用書評指導孩子選書等方面,讓人有法可依,也極具現場感和實操性。

在這個體系中,有些理念很有創見。比如在我們的意識里,閱讀是一項孤獨的活動,可是作者卻認為,在引導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必須把閱讀變成「社交性的活動」,學校的重要目的是讓每個孩子全身心參與讀寫群體,讓孩子學會彼此傾聽,並被彼此的話語影響,借用卡夫卡的話說,閱讀是把可以劈開人與人之間冰凍之海的斧子。共同閱讀和討論,無論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還是提升孩子的智力,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注重閱讀習慣的養成

對於很多人來說,讀書不是消磨時間,而是生活。很多孩子想要也需要文字賦予他們權威和技能。如果我們要想把孩子領進讀寫豐富的生活,我們就應該向他們傳遞這樣的觀念:讀寫意味著一生的關注、投入和持久行動。這時候,培養學生終身閱讀的習慣顯得尤為重要。借用凱瑟琳·佩特森的話來說「用一粒沙,不斷摩擦身體的重要部位,直到那裡長出一層老繭為止」,把「習慣」磨成品質。

與我們不同的是,英美世界的讀寫課,老師和學生都沒有課本,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能力,必須通過大量閱讀、寫作來實現。學生作業往往就是閱讀一本書,這樣在情境中閱讀策略傳授顯得尤為重要。這裡需要提到的是,在新的《課程標準》頒布之際,「整本書閱讀」被提上日程,對這方面的要求愈加迫切。

作者把學生的閱讀水平分成閱讀困難、指導下閱讀和獨立閱讀三個階段。教師不可能是學生永遠的陪伴,推動他們步步前行。閱讀教學的目標就是通過對學生的閱讀指導,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養成閱讀的習慣,最終能夠獨立閱讀。這與葉聖陶先生「教是為了不教」的理論不謀而合。閱讀中我們也發現,這些教學策略都尊重學生的需求和選擇,創造機會讓他們閱讀自己熱愛的東西,藉此培養孩子的興趣、自信、能力和習慣。

在作者看來,一個有著良好習慣的閱讀者,在書頁的翻動之間,有時候會因為一段話熱淚盈眶、欣喜若狂,抑或是後背發涼、久久沉思。「閱讀就像生活,它的重要性與方向都是在一片混沌中慢慢顯示出來的。突然間,我們學會了用心閱讀,用腦閱讀,用靈魂閱讀。」

閱讀教學每一個階段都應該有著明確的目標,這必然給施教者帶來壓力,為了目標和進度,我們往往忽視孩子們的參與感。作者告誡我們,「最危險的不是學生沒有學到某些知識,而是他們學會了在學校和閱讀時被動和不參與」,這樣的教學旅行毫無意義。

閱讀教學要著眼於未來

霍華德·貝克爾說:人類所害怕的,不是變老,而是變老了仍一無所獲。在求學時代,一旦養成了基本的閱讀能力和習慣,庶幾可以避免這樣的尷尬。卡爾金斯反覆強調:學校的重要目標就是全心接受挑戰,幫助孩子們打造以閱讀為中心的生活;作為老師,教學生如何創造富有書香的人生是我們的使命。

閱讀教學需要立足眼前,在作者看來,對閱讀匹配性很差的學生,明確要求他們「逐字指讀」;對耐力不足的學生,要求他們用便簽紙標註記錄每一天不同地方閱讀的進展;把閱讀變成社交活動,用複述的方法閱讀以及安排學生慶祝閱讀的進展等,在一段時間內,都是極為有效的教學策略,但是一旦學生養成獨立閱讀的能力,這些最終都需要拋棄。

虛構類作品閱讀往往能引人入勝,而非虛構類作品閱讀能給讀者帶來高談闊論的慾望。但無論中外,非虛構類作品閱讀被教育者有意無意地屏蔽了。面對這種閱讀視野的偏狹局面,著眼於學生的未來,在《如何培養良好的閱讀品質?》中,作者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強調了非虛構類作品閱讀的意義,並詳細介紹了閱讀的策略。這也提醒教育者,閱讀教學不是語文教師獨自在戰鬥。閱讀非虛構類作品是為了學習,非虛構類作品的閱讀技能就是我們的學習技能。

借用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的演講改變歷史進程的例子,作者向我們宣揚「筆利於劍」的理念,讓我們相信,閱讀教學其實就是利用文學的力量,為我們自己、為我們的孩子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的閱讀教學其實是在教授生活。

(作者系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第二中學教師)

《中國教育報》2018年06月04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世紀鼎利探索產業學院創新校企合作模式 全力推進產學合作協同育人
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有關情況介紹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