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總有一些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總有一些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

眼下,越來越快的生活節奏,使得人的心境也越來越焦躁不安。

我們總是為了一日三餐而不分晝夜的奔走於城市的各個地方,也曾想停下腳步,認真看看周遭的世界,美好的,醜陋的,都能有足夠的時間去打量。無奈,我們甚至連這樣的念頭都只能是一閃而過。身邊,全是行色匆匆的人們,似乎你一停下來,反而成為了另類。

本圖來源於網路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卻有著這麼一群人,他們在舊時光里創造著新生活。他們日復一日,終其一生只專註於一件事,日子就在他們的手中慢了下來。

這群人,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這一次,就讓我們放慢腳步,走近這些人的日常,去看看生活本來的樣子。

王連道:天竺筷製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 承人

天竺筷,採用杭州天竺山一帶的大葉箬竹加工製成。保留了原始竹青,自然成形,堅實耐用。筷上烙有西湖風景、詩文花鳥以及菩薩佛像等圖案,獨具地方文化特色,號稱「江南名筷」。

天竺筷從民國時期大受人們青睞,到進入上世紀90年代的逐步凋零。天竺筷一度處於「失語」和「瀕危」的境地。2007年6月被列入浙江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為了保護我國民族文化中的這一寶貴遺產,王連道一直致力於傳統手工制筷技藝的傳承與發展,幾十年來潛心研究,作出了不懈努力。

我就有這麼一個想法:保住天竺筷這個原汁原味的東西。要把它開發,把它發揚光大。

——王連道

這位滿頭銀髮的老先生名叫龍從發,今年已經八十歲高齡了,是武漢龍氏木雕船模的第四代傳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龍從發十二歲開始學習木雕船技藝,從這雙關節嚴重變形的手上,可以看出老先生六十多年對傳統藝術的執著堅守。

100多年前,生活在長江之畔的龍家人,用木頭雕刻來往於窗前江岸中的船隻,開創了龍氏木雕船模。

龍從發老先生的工作室,位於武漢市漢口區順道街熱鬧的燈飾建材市場樓上。每天,從清早到黃昏,人們都會看到一個銀髮老人系著一條泛舊的藍色圍裙,安安靜靜地做著木活,窗外便是人來人往的街市。但在老先生的世界裡,除了淡淡的木香,便是船模揚帆遠航的畫面。那份心手合一的淡定氣質,已然打動每一個人。一段段各色的木料在他手裡變化成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令見者嘆為觀止。這一件件惟妙惟肖的木雕船模,承載的正是水運年代的獨家記憶。

製作一件木雕船模,設計、下料、出樣、雕刻船形、製作零部件、組裝、上漆……一系列流程下來,少則數月,多則幾年。龍從發做了一輩子船模,自己幾乎沒留下幾艘。一做完,就被收走了。

雖然作品供不應求,但由於木料價格上漲過快,材料昂貴,加之作品製作耗時長久,使得其經濟效益難以盡如人意。龍從發教了不少徒弟,其中不乏天資聰穎的,改革開放後也都紛紛奔走他鄉,謀求其他職業,丟棄了這門手藝。到2010年,武漢木雕船模這一藝術幾乎到了後繼無人的尷尬地步。到頭來,依然只有龍家人願意踏踏實實地做這船模。

經濟的狂瀾,襯出武漢木雕船模似一葉扁舟。然而,龍從發堅信:只要有人堅持掌舵、奮力划槳,扁舟也可以遠航。哪怕只是一個人的遠航。

慶幸,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武漢木雕船模也終於迎來了新的希望。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武漢木雕船模入駐了武漢市江欣苑社區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武漢傳承園,在這裡龍從發老先生擁有了新的工作室,並且實現了訂單生產,武漢木雕船也得以遠涉重洋,出口到日本、加拿大、美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

與此同時,除了老先生的子女之外,還有許多青年藝術愛好者也紛紛上門拜師學藝,武漢木雕船模煥發了新的生機。

這位老人名叫王存槐,北京人,他有一個特殊的興趣愛好——喜歡和木頭打交道。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木頭到了他手裡,經過設計加工、雕刻打磨,能變化成精美的工藝品。

這些微縮木藝做工精巧,操作靈活,它們都是按照真實物品的原樣 縮小比例後製作的,內部結構和製作工藝也和原物一模一樣,因此東西雖然小巧,卻和原物一樣有著各種功能。除此之外,每件作品背後都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和民俗知識,人們通過這些微縮木藝作品能夠更多地了解歷史、增長見識。

王存槐的微縮木藝作品種類多樣,這些木藝作品複製的都是過去人們曾經使用過,而今在現代生活中逐漸消失的工具物品,看到它們能夠勾起人們的回憶。

王存槐一直有個心愿:他想把生活中一些消失的東西通過微縮木藝的形式保存下來,留住記憶,再現歷史,為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出一份力。

製作微縮木藝,除去尺寸大小,製作工藝、結構、外型等都要和原物一模一樣,符合歷史原貌。製作者必須了解歷史,對複製的物品有深入的研究,還要熟悉民俗知識,才能夠原汁原味地進行微縮。

微縮木藝微縮的是物品,濃縮的是我國的傳統民俗和文化。

王國慶:方城石猴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

方城石猴是一種雕、繪結合的微型石雕藝術品。小的只有三到五厘米,大的也不過十幾厘米。分素色和彩色兩種。是方城縣獨創的一種民間石雕藝術。它是流傳千年的「猴文化」藝術形式,被譽為「中原民俗文化的活文物」。

王國慶的祖上世代從事石猴雕刻藝術,到他這一輩已經有五代的傳承。王國慶已堅持石猴雕刻40餘年,他手下的石猴渾厚古樸、粗獷笨拙中見奇特,在繼承祖輩傳統雕刻技藝的同時,又有一定程度的改進。特別是他手下的「三不猴」更是入木三分、別出心裁。三隻猴子呈半蹲姿勢,模樣憨態可掬:第一隻用手蒙著眼睛,第二隻用手捂著耳朵,第三隻用手掩著嘴巴。其中寓意就是,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說的不說,不該聽的不聽。王國慶說,《論語》中講「非禮勿視,非禮勿言,非禮勿聽。」而他創作「三不猴」的靈感正是來源於此。小小「三不猴」,淋漓盡致地表達出王國慶謹言慎行、自律己身的處世哲學。

三不猴

如今王國慶的小兒子也開始跟隨父親學習石猴的製作技藝,讓王國慶高興不已。

王國慶常說,老祖宗留下來的手藝不能丟。

金保成:河北省非遺項目雕花陶球代表性 傳承人

在河北省東光縣,有一種獨特的泥塑工藝——空心雕花陶球,它是選用古老京杭大運河的優質黏土為原料,經過揉捏、團球、雕刻、燒制而成的紅褐色或灰色陶質空心球體,上面雕刻著精美的圖案,裡面含有泥核,用手搖晃會發出聲響,經過上千年的傳承與發展,錘鍊與提高,現在已成為一門獨樹一幟的絕活工藝,是典型的民間藝術。

人們對於雕花陶球的用途進行了各種的猜測,有人說它是兒童玩耍的玩具,有人說它是裝飾品,也有人說它是彈丸之類的獵具。

儘管我們還無法考證空心雕花陶球在當時的具體用途,但是如今,空心雕花陶球以它那獨有的裝飾效果,豐富的花紋圖案和內在的文化價值被用作饋贈的文化禮品、工藝品等,已經成為東光縣的一大特色產業。2013年被河北省文化廳認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金保成就是這門民間藝術的傳承者和發揚者,通過他的雙手,創作出的空心雕花陶球圖案花樣已有3000多種。

這些民間匠人,幾十年如一日,不斷打磨著手中的一件件藝術品。他們終其一生都在肩負著兩項使命:守護、傳承。

正如王國慶老先生所說,老祖宗留下來的手藝不能丟。

衷心希望在這些匠人們的守護與傳承下,更多的傳統文化得以代代相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畫說農家 的精彩文章:

小麥要豐產,首防條鏽病!

TAG:畫說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