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是怎麼選出來的?

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是怎麼選出來的?

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席位並不是選出來的,而是二戰後國際新秩序建立中,對二戰勝利出力最大、犧牲最多的國家的一個獎勵,或者說是紅利吧!當然,這其中不包括法國,法國獲得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完全是大國博弈的產物,運氣算是好到家了。

聯合國組織建立標誌著國際新秩序的建立,主導國家分別是美國、蘇聯、英國三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國際組織,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1945年10月24日,各國在美國舊金山簽訂生效的《聯合國憲章》,標誌著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及實現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的確在現在的國際政治環境中,聯合國發揮著巨大作用,比如向世界動亂地區派遣維和部隊,救助發生災難國家等,相對於與一戰後的國聯組織,已經做的很好了,但不可避免被美國等世界頂級強國的影響著,因為聯合國也是國際政治平衡的產物,受各種因素制約。

聯合國五國常任理事國地位比較特殊,擁有一票否決權,聯合國很多議案經過成員國投票,必須有五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全部體同意或者棄權才能通過,一旦有常任理事國否決議案,議案就無法通過。至於五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對應五個國家,都是聯合國最初的五國創始國,分別是美國、蘇聯、英國、法國、中國。

作為二戰出錢出力最大的國家、同時也是聯合國建立的倡議國的美國自然而然獲得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一個席位,而蘇聯對於打敗納粹德國犧牲最大,獲得一個席位也是理所應當,英國作為傳統世界強國,在對納粹德國作戰、解放歐洲也付出巨大犧牲,獲得席位也不奇怪。這些都是強國博弈,頂級肉食者,都能獲得相應的位子。

但二戰中亞洲戰場付出巨大代價的國家就是中國,按理說獲得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也是理所應當,但近代的中國一直都是一個備受歐洲列強欺負的弱小國家,雖然國家體量很大,但一直不被英國和蘇聯放在眼裡,特別是殖民帝國主義思想濃厚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和沙文主義思想濃厚的斯大林一直反對中國獲得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認為中國的實力配不上大國地位。但最後在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堅持下才同意,畢竟美國已經躋身成為世界最強的國家,面子還是要給的,中國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地位很大一部分功勞來源於羅斯福。

法國這個二戰開始沒有多久就投降的國家,靠著美國與英國力量才復國的國家,按理說是沒有資格獲得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的,但英國基於政治博弈的考慮,害怕二戰後的世界格局被美國和蘇聯操控,沒有英國什麼事,所以硬要求法國也應當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以此來制衡美蘇兩國,最後在多番政治妥協中也同意了,法國是白撿了戰後一個大國地位,成為二戰後最幸運國度。

以上就是「大正」根據資料對於該問題的解釋,歡迎評論交流,加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正世界觀察 的精彩文章:

烏克蘭有非常雄厚的工業基礎,為什麼經濟卻那麼差?
特朗普稱「美國不想再當世界警察,只想管好自己」,釋放出什麼信號?

TAG:大正世界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