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趙翊竹:背著相機那一刻,時間在流動,而我靜止了

趙翊竹:背著相機那一刻,時間在流動,而我靜止了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正是清華好風景,畢業時節與君逢。

一年一度的畢業季,一批畢業生又將從清華經管學院的大樓里走進他們各自憧憬的未來,或者繼續深造;或者投身工作;或者潛心創業。不同的選擇,卻都懷揣著同樣美好的夢。我們特此推出2018畢業生特輯——「畢業季·你最珍貴」,為你講述清華經管學院畢業生們的故事。聽完這些故事,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畢業生特輯Vol.4

經濟與金融專業

大二上學期加入清華大學學生藝術團攝影隊

大三上學期前往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交換

畢業後將赴哥倫比亞大學攻讀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趙翊竹

2014級本科畢業生

編者按:

園裡園外,她的鏡頭留住四個春秋。她說這裡的春天很美,午後熹微的陽光、藍天、小雲、初出的綠葉芯,但比起風景,趙翊竹卻更留戀這裡的人。

夜晚的咖啡廳,溫暖的燈下,人們小聚私語,店裡放著柔軟的輕音樂,摩卡馥郁的香不時飄來。她走進來,穿著白襯衫,小皮鞋,化著淡淡的妝容。

她優雅地揮手,然後輕輕坐下來:「想喝什麼呢?我請你。」

「哦,不用,不用。其實我來,不要別的,只想帶走一兩件你四年的故事。」

交談之中,我漸漸發現,我收穫的遠比我想像中的多。

01

「攝影是生活的一劑解藥」

2015年的那個春天,一篇小小的推文觸動了大一新生趙翊竹的心。文章里,一位經管學長分享了自己在歐洲交換的攝影作品。直至今天,回憶起那篇推送里定格的美好畫面,趙翊竹的眼中仍然閃動著憧憬:「看到他拍的照片,整個人都震驚了,心想著自己也要試一試,也要拍那樣的照片。」自那以後,一個小單反和一顆敏感的心,就伴隨著趙翊竹走過了大學的青春時光。沒有辦法上專業的攝影課,趙翊竹就自己在百度上查教程,抱著相機摸索實踐。回想起當時自學攝影的情形,趙翊竹不禁嫣然一笑:「一開始學,拍的很爛,但自己還挺嘚瑟的,覺得拍的還不錯,其實現在看起來就是很爛。」即便如此,憑著自小培養的審美力和孜孜不倦的努力,她在短短一個學期之內,就積累了一些對於初學者而言拿得出手的照片,順利通過了攝影隊的面試。自此,在尋找美的路途中,趙翊竹不再踽踽獨行。

被問及攝影心得,趙翊竹很認真地說:「我喜歡留心身邊的細節,攝影幫助我記錄了這些細節。鏡頭不僅可以記錄那些言語不能表達的事,而且可以表達自己的心情。」她說,生活中有壓力,有煩悶,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無法用主觀意識來控制生活,而是被事情追著走。「我不喜歡這種感覺,通常我發憤圖強,狂趕DDL之後,就特別想背往椅子上一靠,給自己放鬆,這時就會想到攝影。忙碌的一天中,端起相機關注起那些美好的,或者是給自己帶來放鬆的東西,就是很好的體驗。它與別的忙碌形成反差,它永遠是最幸福的事。」 大學四年,趙翊竹拍過許多的優秀作品,但她從未參加過比賽。對此,趙翊竹並不覺得可惜,她說:「我只願把攝影當做生活的一劑解藥」。

02

「只想好好愛這個世界」

趙翊竹似乎對風光攝影有格外的「痴念」。她嚮往與自然的聯結,渴望那種震撼的美。「我是一個很『作』的人,」她莞爾一笑,「一直覺得『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不付出的話,有些風景是很難看到的。」有一次拍攝冬季流星雨的經歷令她記憶猶新——零下30度的冬夜,在寒風凜冽的室外,手指凍得失去知覺,「當時真的忍不下去,但一想到,等過了這幾個小時自己就能出片,出大片!身體上的痛苦完完全全就忘了!」她說:「我特別享受非常投入的狀態,以及為了一個憧憬的目標去全身心投入,這種狀態特別讓人熱血沸騰。在紐約看日落,從曼哈頓走到布魯克林,不巧下起了雨,烏雲密布,心裡像是被潑了冷水,心想完了,這回什麼都拍不出來了。但過了一會,卻驚喜地發現雨停了,一點一點,烏雲逐漸消散,摩天大廈的輪廓背後,金色的天際線微微泛紅,風起了,要日落了,一個人坐在河邊的公園裡,看來往的行人遛狗,散步,擁抱,時間在流動,而我靜止了。這種全身心沉浸在一種環境中特別難得,我就一直坐在那裡,看烏雲一點點散開,太陽一點點落下,眼前的風景轉瞬不同,一秒比一秒震撼,真是大片即視感!真是什麼都不想做,只想好好愛這個世界,真的。」

當然趙翊竹眼中的美不止於自然,對建築、對城市的美她也有格外的感觸,她喜歡建築結構攝人心魄的美,會被攝影師的心血和偉大深深打動。她對「美」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謙虛地說對一個美的東西,自己不忍心也沒有足夠的能力將其徹底地解讀——「我只喜歡那喜歡它的感覺。」

03

「大家都活在不同的軌道和規則里」

對於趙翊竹,大學四年成長不單是純粹的美和歡笑,更是成長和蛻變。當初走入這個園子,趙翊竹也經歷了不少彷徨,她用一個詞來形容四年前那個自己——「不平靜」。大學裡五臟俱全,儼然一個小社會,人們在園子里熙熙攘攘,為瑣事奔波,他們身後彷彿都連著無形的線,奔走之中,不經意地將這個園子編織得複雜。她一度覺得大學生活比從前複雜得多,也曾花了很長的時間思考,如何為人處世,處理他人與自己的不同。談及這點,趙翊竹感慨頗多,她一直秉承尊重別人的態度,希望別人也能尊重自己,因此當別人觸犯到自己的原則,一開始不免會覺得很討厭,但後來發現,當自己覺得是「紅線」的事,往往在他人根本不是個大事。

「大家都活在不同的軌道和規則里,意識到這一點,就會覺得很多行為特別容易被接納。」她覺得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性格和為人處世的方式,沒有人能用自己的標準衡量這整個世界。我們的個性都是整個社會多樣性的體現。因為不同,生活才有意思。

「像CTMR教的,嘗試著從不同的路徑來理解,發現雖然自己不會選擇那麼做,但他們說的也有道理,只是方式的不同,而不會有什麼對與錯。」她說。

04

「此刻他們是我的依靠」

人真是一種奇怪的哲學動物,從素不相識,到相知相認,再到依偎取暖,可以長至三年,也可以在轉瞬之間。渾然天成的友誼也許是趙翊竹在攝影隊收穫的最美好的回憶。其中讓趙翊竹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大三時攝影隊的一次周末採風。他們一行人晚上從五道口出發,慢慢駛出城市。路上的車疏疏落落,一輛小車,行駛在廣袤的天地間。車外是深秋的涼夜,可以看到窗上結著一層薄薄的霜霧,從城市到郊區,大山的影子黑黢黢的,在車窗外不停掠過,而頭上的星空一點一點清晰起來。車內是空調的氤氳暖氣,放著歌,抬頭可以看到司機勤奮的背影。

「身邊的人都睡著了,我還醒著……感覺旁邊的人雖然平時不怎麼見面,但此刻,他們是我的依靠。」

他們在晴朗的下午去拍小樹林,經過收割後的光禿禿的農田,在田埂里蹦來蹦去,踩了一鞋子的泥。他們玩無人機,把無人機遙控到天上,然後幾個人傻傻地仰臉往天上看。大家的院系和年齡差別很大,但那一刻在趙翊竹心裡是無比單純的快樂。

05

和美國老司機一起飆車

如果說攝影隊的經歷是忙裡偷閒的輕鬆小調,那交換的生活就是壯美大氣的奏鳴曲。不願錯過勝景的趙翊竹,趁著在加拿大交換的機會,在西海岸旅行,體驗了人生第一次自駕游,她坐在副駕駛座上,身邊是握著方向盤的男朋友,耳邊是呼嘯而過的風,眼前是轉瞬即變的景。沿著西海岸的一號公路,一路向前,駛過優勝美地,穿過羚羊峽谷。車窗外,一邊是山,一邊是海。路上時不時有穿著黑皮衣的人,騎著黑摩托轟鳴而過,留下帥氣的背影。也會有老爺爺老奶奶開敞篷車,結成車隊,舉著自己的帽子,在陽光下微笑,彷彿在回憶,在重溫他們的年輕歲月。

然而總會有小跌宕、小插曲,回想到經歷的意想不到的驚險和困難,趙翊竹似乎仍然覺得後怕。她回憶起當時的途經之地奧克蘭——全灣區犯罪率最高的城市。「我當時知道那裡犯罪率高,但沒有想到高到這種程度,晚上我把被子忘在了車裡,第二天出旅店一看,車被砸了!在山區盤山公路上,則又是一番驚險。美國的盤山公路不設護欄,每個方向只有窄窄的一個車道,車在虯曲的羊腸小路上飛馳,身後是熱衷飆車的美國老司機。我全程抓著把手,我都嚇哭了,但他一直很冷靜,對我說『你慌啥!』『你慌啥!』……」她用一種極富感染力的聲音說著,眼裡閃著感動和興奮的光,一瞬間我覺得她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動人的時刻,那片壯美的土地。

「但總的來說還是很開心的。」趙翊竹微笑了,「在一號公路上,在加州的夜晚,你就像置身西部片中——鐵道的交叉路口,加油站,高壓線,便利店的小哥,路牌,《老無所依》里那些可以被小車拖走的房子……」也許在柔美的外表下,趙翊竹一直藏著一顆自由不羈、嚮往荒野的心吧。就像她曾在一篇推送里寫道:「我心裡卻無比嚮往那種住在荒野簡陋的小屋裡,睡醒後隨便摸一把臉,背上獵槍,開著覆滿沙塵的舊卡車,既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的生活……風中吹來的都是不羈的味道,浩瀚星河下,我們都是流浪者。」

T-Talk

時間流逝,咖啡店閉門的音樂聲已在耳邊。可她說的意猶未盡,我也聽得愈發痴迷。臨了,我突然記起了什麼似的問:「就要畢業了,這個園子里那麼多風景,最留戀哪一處呢?」她笑了,忽然指著鄰桌的一個女生,說:「我最留戀410B的寢室,因為那裡有我最好的朋友,喏,她就坐在這裡。她對我說她要裝作不認識我的樣子,坐在我旁邊,聽我們聊天,你看你看,她臉都紅了,看她多可愛……」

撰稿人:阮星儀

圖片提供:趙翊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的精彩文章:

偉倫FM | 一周精選活動預告(5.12-5.18)

TAG: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