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太狗血了!揭秘朝鮮和澳大利亞絕交原因,好萊塢電影都不敢這麼拍

太狗血了!揭秘朝鮮和澳大利亞絕交原因,好萊塢電影都不敢這麼拍

原標題:太狗血了!揭秘朝鮮和澳大利亞絕交原因,好萊塢電影都不敢這麼拍


1976年,板門店周邊為韓、朝共同的警備區,其西南角有一座「不歸橋」,橋東頭附近原有一棵大楊樹。由於楊樹長得太過茂盛,影響了美、韓監視朝鮮進出不歸橋的視線,所以美、韓決定砍倒這棵楊樹。聯合國軍方面在1976年8月6日的停戰委員會會議上向朝鮮方面通報了將要砍樹的計劃。


8月18日,11名美、韓軍人及5名工人來到現場準備砍樹,遭到朝鮮方面阻擋,雙方互不相讓,推搡中爆發衝突。朝鮮人用韓國工人拿來砍樹的斧頭直接將美軍中隊長當場砍死,另一名美軍重傷不治身亡。美軍認為自己遭受了奇恥大辱,一定要將這棵該死的樹砍掉。為此,美方制定了「保羅·班揚」作戰計劃,同時把航空母艦開入日本海,還調來了隨時待命的可搭載核武器的轟炸機,準備一旦衝突擴大到戰爭,將第一時間炮轟朝鮮,佔領朝鮮開城。


一切準備就緒後,8月21日,美、韓再次開始砍楊樹的行動,美軍甚至集結了36架眼鏡蛇武裝直升機、休伊運輸直升機在附近待命,五分鐘就能到達板門店。砍樹全程中朝鮮沒有做出任何反應。


事後,朝鮮以人民軍最高司令的名義向停戰委員會發去聲明,對8月18日的事件表示遺憾,強調朝鮮方面絕不會率先挑釁,但如果遇到挑釁絕不會退縮。8月23日,美國認為朝鮮上述聲明並不代表道歉所以拒絕接受。不過,第二天美國改變了態度,接受了朝鮮的聲明。


其實,在這件事發生的前一年,朝鮮的外交就被一把斧子影響了。1975年,朝鮮與澳大利亞建交,當年 6月30日,美軍少校威廉·亨德森在共同警備區的一把長椅上休息時,一夥朝鮮人穿過邊界線,其中一個朝鮮記者讓亨德森少校把長椅讓出來。亨德森少校當然不答應,朝鮮軍人直接上去對其進行毆打,導致亨德森少校呼吸道嚴重受傷。美國人挨了打,附近哨所的韓國軍人當然不能坐視不理,共同警備區不能動槍,於是韓國軍人扛了把斧頭上了陣。這把斧頭拯救了亨德森少校,還砍傷了朝鮮方面的幾個人。


後來這把斧頭被朝鮮方面拿到了,發現斧頭上刻有「MADEINAUSTRIA(奧地利製造)」字樣,但當時朝軍的英文翻譯是個半吊子,將此譯成了「澳大利亞製造(MADEINAUSTRALIA)」,由此以訛傳訛,引起朝鮮對澳大利亞的極大憤怒。於是朝鮮方面沒有做出任何說明,就撤回了自己的駐澳大使,同時驅逐了澳駐朝大使,斷絕兩國外交關係。


當然,翻譯出錯只是兩國斷交的導火索,根本原因是,朝鮮原本期待澳大利亞在一系列問題上能夠支持朝鮮而反對韓國,結果澳大利亞卻處處站在韓國一邊而反對朝鮮,澳方的親韓行為引起朝方的強烈不滿,因此才做出了斷交決定。



對此次斷交的原因,澳方一直一頭霧水,直到2000年兩國復交,澳方才恍然大悟。

有趣,有料,有深度

關注公眾號淘歷史,和T君一起讀歷史

作者|李 瑩

來源|《百家講壇》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 的精彩文章:

甲午戰爭李鴻章重用二人,一個導致海戰失敗,一個葬送朝鮮與東北
金陵十二釵她結局最慘,沒一個人真心愛她,但不得不說她有點活該

TAG:淘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