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我國瓷器工藝最高峰——「清三代」瓷器

我國瓷器工藝最高峰——「清三代」瓷器

在收藏界有一句流行語,「瓷器要玩清三代」。清三代是哪三代呢?那為什麼是清三代?清朝是中國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期間,較好的吸收了前幾個朝代領先精深的技藝。康熙期間,逐漸將景德鎮的御窯廠康復完善,使其產品質量更加好轉,何謂「清三代」瓷器? 是指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瓷器。提起這三位皇帝,康熙仁厚大度,雍正嚴謹精細,乾隆倜儻洒脫。有趣的是,三位皇帝的性格差異不但表現在各自鮮明的執政風格中,還影響到了官窯瓷器的製作。那些製作精美、品種豐富的清三代官窯瓷器或古拙、或雅緻、或華貴,既一脈相承又風格迥異。清代瓷器製作的高峰品種繁多,千姿百態,外型古拙,個性輕盈俊美,技術上考究精工細作,不惜工本。

由於康熙在位時間長達61年,康熙年間瓷器燒造水平有一個由粗辛到精細的發展過程。總體來講,康熙時期的瓷器特點是渾厚古拙、緊皮亮釉。康熙瓷器品種繁多,千姿百態,造型普遍古拙,胎體比較厚重,同樣大小的器物,要比清朝其它時期的器物要重些。較大型作品採用分段成型整體組合的技法,修胎工藝精細,交接處不留痕迹。康熙五彩的 主要顏色有紅、黃、紫、綠、藍、黑等,很少用青花,描繪精緻;另一特徵是在康熙後期 的作品中,人物面部只用輪廓勾出而不填彩。

雍正時期被認為是清季盛世之一,其瓷器生產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製作之精冠絕於各代。總體風格輕巧俊秀,精雅圓瑩。這一時期的粉彩最為突出,大肆盛行,從而取代了康熙五彩的地位,成為釉上彩的主流。雍正瓷器造型不同於前代,在於它一改康熙時渾厚古拙之風,代之輕巧俊秀,典雅精緻,外形線條柔和圓潤。其胎體選料極精,壁薄體輕,勻稱一致,仰光透視,略顯淡青,呈半透明狀,在紋飾上,釉下彩中青花釉里紅的製作達到極盛階段,青花和釉里紅在同一種氣氛中燒成,兩種色澤都十分鮮艷。

乾隆早期官窯瓷的燒造與雍正朝官窯的燒造水平幾乎不相上下,如果不施款,很難區分前後。唐英病歿後,官窯質量開始滑坡。乾隆朝瓷器一面保留前世精華,一面吸收西方藝術。外觀造型大部分比較規整,除常見器型外,出現了一些奇巧怪誕的物件,主要用於賞玩。這一時期的產品從技術上講雖精工細作,不惜工本,但從藝術格調上較前朝有衰退跡象,成為清代制瓷業的一個轉折點。一線拍行藏品徵集《一伍三》《零三七二》《貳一玖壹》。

康熙御窯瓷器嚴謹精工的宮廷工藝風格業已形成,並呈現出精細華美的皇家風範,即具有朝氣蓬勃的神采和朴茂華滋的氣韻。雍正御窯瓷器無論在仿古還是創新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確立了清代御窯瓷器的製作方向,即獨特的皇家格調,純粹的皇家風範。乾隆御窯瓷器秉承康熙、雍正御窯的風範,繼續發揚光大,把皇家工藝美術發揮到了極致。奇巧的造型,華麗的釉彩,以及豐富而多層次的裝飾風格,這種層次感是形成乾隆御窯風格的關鍵因素。目前,藝術品市場上各個朝代的瓷器,成交量最高的是清代瓷器,而且還屢創高價。清代藝術品,特別是康雍乾三朝的宮廷瓷器無論在造型、色彩還是工藝上都達到了極高的水平,也非常容易被瓷器收藏愛好者所接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的大阿哥胤禔:聰明機警又素有戰功,因加害太子被圈禁26年
她11歲成為皇后,21歲難產去世,康熙違背祖訓為她做了一件事!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