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一輪中美北京經貿談判釋放了什麼信號?

新一輪中美北京經貿談判釋放了什麼信號?

6月2日凌晨,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的專機提前抵達北京,就中美經貿分歧展開新一輪磋商。在羅斯抵達之前,美國方面已組成了一個約50人的工作團隊,同中方的工作層展開磋商,希望取得更具體協商成果的態度明顯。

3日下午,中國方面就2日至3日進行的磋商發布聲明。儘管聲明只有三段,但意涵頗為豐富。

聲明開宗明義,稱在這輪磋商中,雙方團隊就落實 「在華盛頓取得的共識」,在農業、能源等多個領域取得「積極的、具體的」進展。這意味著日前白宮聲明「擬對中國商品課徵關稅」等談判前的策略性操作,並沒有影響中國方面的理性判斷。據知情人士透露,雙方此次磋商的範圍完全是在華盛頓談判的共識基礎上展開的。這意味著雙方並未受中間的插曲干擾,尤其是中方基於自己的邏輯,保持了戰略定力。

聲明接下來稱,「中方的態度是始終一貫的。為了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滿足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中國願意從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增加進口,這對兩國人民和全世界都有益處。改革開放和擴大內需是中國的國家戰略,我們的既定節奏不會變。」

事實上,人們之所以對中美貿易磋商的進展始終懷有信心和期待,還是因為縮小美國對華貿易逆差、擴大中國市場開放幅度等,不只是美方的願望,更是中方依據自身發展需求和發展階段做出的選擇。中方始終無意刻意維持大額對美貿易盈餘,也有意引進美國具有先進性的技術、產品和服務,滿足中方穩定增長的消費跟服務升級需求。當前,美國農業團體對上輪磋商達成的成果深懷期待;而中國基於自身涵養環境、調節地力、應對勞動力轉移、消費者購買能力和需求升級等現實內生因素,本也有擴大外部農產品進口之意。而在中國確保能源安全、多元化能源供應配置的長期戰略要求下,美國在特朗普治下擬擴大開發的油氣資源,本也適合成為中國分散能源進口地的天然合作方。

聲明最引人矚目的是結尾設置的前置條件:「中美之間達成的成果,都應基於雙方相向而行、不打貿易戰這一前提。如果美方出台包括加征關稅在內的貿易制裁措施,雙方談判達成的所有經貿成果將不會生效。」

這一罕見直率的表態,顯然旨在為未來的變數預警和定調。本屆美國政府中,乃至於整個美國當前政壇上,對華態度觀點紛呈、訴求側重各異,甚至各路觀點在談判團隊中,也有自己的呼應者和利益代表人。更遑論美國對華政策與日俱增的話題性、利益相關性和政治權重日重日益增長,也吸引了各方,包括美國國會及其背後的遊說團體都有意施加自己在對華談判中的影響。

前置條件的拋出,直接劃定了雙方談判的底線。面對美國相對政出多門的運作現實,中方一方面不至於為了美方個別單位或人物的策略性操作「一點就燃」,立刻關閉協商大門;但於此同時,也會觀察美國決策者是否有誠意、有魄力彌合內部分歧,掌握整體對華政策基調始終立基於「不打貿易戰」、相向而行以縮小分歧的共同政治共識上。如果連這一共識基礎都不復存在,那麼中方當不會拱手出讓自身利益。

按照流程,美國代表團在飛回華盛頓後將向特朗普彙報進展,因而相關談判細節最終仍有待確認。不過應當看到,如果順應中美各自的經濟結構和發展邏輯,雙方是可以在各自關切的領域擁有更大合作空間的。既然雙方都希望也必然會堅持「以我為主」的談判基本原則,不可能無立場無底線地以對方本位,作為評估談判得失的基準。因此,如何釐清「我心」,明確自己一方的主要目標和次序,約束那些無益於談判氛圍的小動作,才有可能產生高效和有意義的溝通,尋找兩種「以我為主」之間的共贏。

(責編:李丹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日報 的精彩文章:

唐功偉,爸媽喊你快回家!26歲醫生查出癌症後留遺書離家出走
供應鏈金融解中小物流融資難

TAG: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