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實驗五 低頻功率放大電路

實驗五 低頻功率放大電路

前言

本實驗主要為加深同學們對典型的低頻功率放大電路OTL的理解。主要測試數據指標為:各管靜態工作點,最大不失真輸出電壓,以及放大器的效率。總體來說,和實驗三——單級交流放大電路的操作非常類似。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實驗的具體步驟。

實驗前準備

實驗前先檢查實驗板上的易失零件,以免做到一半才發現導致還要重新連線。

首先是三個三極體,其中前一級為前級放大,後級兩個管為功率放大。

還有就是電容器,這四個電容器為本次實驗所用。

實驗步驟

檢查好易失器件,確認無誤之後就可以開始實驗了。

首先連接電源。本次實驗只使用實驗板後半部分,故只連接+5V電源,當然地也不能忘了接。

再把電流表串入電路,連接就基本完成了。

1.測量靜態工作點

實驗步驟的第一步是調整靜態工作點。和往常一樣,調節靜態工作點之前,要先使輸入短路。然後通過調節RW1調整A點電位,使其等於1/2電源電壓,即2.5V。通過數字萬用表測量這個結果。

使用RW1調整好電壓後,再通過RW2調整電流,使電流為5-10mA。

靜態工作點調整完畢後,就可以測量各個管子的各極電壓,即靜態工作點了。

2.測量最大不失真電壓

這部分內容同學們應該並不陌生,在實驗3中正是做過相同的內容。在信號不失真的前提下,儘可能增大信號輸出,就得到了最大不失真電壓。

首先我們要對電路進行一點改變,將輸入端連接函數信號發生器,輸出端連接負載,即8Ω揚聲器,這樣才能測量最大不失真電壓。

如果電路連接正確,那麼這時揚聲器會發出聲響。當然這個聲音聽久了是非常煩人的。所以請同學們最後連接揚聲器,實驗一旦測完數據,立即斷開揚聲器,否則環境會非常嘈雜。

使用示波器測試輸出波形,注意只測輸出。如果波形存在失真,那麼則要減小函數信號發生器的輸出幅度,否則試著增大幅度,直到剛好不失真為止。

波形存在失真,需要進一步減小函數信號發生器的輸出幅度。

波形可認為無失真(因為沒有削頂削底),可試著增大函數信號發生器幅值,等失真出現,再略微減小幅值,使失真消失。

記下這個最大不失真電壓,注意是均方根值。

3.效率的測量

由於功率放大器涉及到能量轉換,所以我們相對於放大倍數,更關心其效率。效率是有用功率與總功率之比,我們只要分別求出這兩個功率就可以了。

總功率是用P=UI來計算的,其中U是電源電壓5V,I為電流表所測電流。

而有用功率是通過P=U×U/R來計算的,R是已知的8Ω,U就是剛才測得的最大不失真電壓。

這樣將它們一除就得到了效率,本次實驗也就結束了。注意OTL放大器理論效率最高值是78.5%,如果高於這個數值,那一定是出現了錯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實驗 的精彩文章:

阿里雲在RSAC 2018上宣布 將在西雅圖建立安全實驗室
耶魯大學驚天宣布,腦復活實驗成功

TAG:實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