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肉市不景氣 生豬養殖受重創圓環力康·特約

肉市不景氣 生豬養殖受重創圓環力康·特約

市民在圓夢庄肉攤選購豬肉。

「今年,一頭生豬比去年要少賣200 多元,這樣下去如何是好?」近幾年來,我州生豬市場可謂是風生水起,200 斤左右的生豬價格在 2016 年5 月達到了 9.87 元/斤 ,養 豬 戶 大 大 增加。但今年以來,生豬 價 格 卻「 摔 了 跟頭」,據州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數據顯示,從 1 月到 5 月短短 4個多月的時間,生豬價格從 7.36 元/斤直降到4.65元/斤,豬糧比價為 4.33∶1,養殖戶出現重度虧損。

據了解,此次「豬周期」造成生豬價格累 積 跌 幅 達36.53%,為近幾年生豬平均價格最低值,同時也導致了豬肉市場的低迷,價格跌幅較大,州城不少豬肉老闆更是直呼生意難做。

面對如此麻煩的「豬周期」,我州生豬養殖產業該如何應對?州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部門間加強磋商研判,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利用媒體及時發布全州生豬存、出欄情況,引導養殖戶及時進行產業調整,適時出欄、補欄,才能使生豬養殖走上均衡生產、有效供給的良性循環軌道。

養一頭生豬虧本200元 我州生豬養殖產業遭重創

據了解,近幾年來,我州生豬養殖行業一直處於持續盈利期,不少養殖戶和養殖企業有意擴大養殖規模,生豬市場產能迅速回升,尤其是2017年規模企業生豬出欄量激增,致使生豬供應量增加,市場供大於求,從而導致生豬養殖戶虧損嚴重。

「目前,我們養殖場有 700 頭生豬,根據生豬的生產成本計算,如果要達到盈虧平衡,每頭生豬的價格需要在 6.5 元/斤,但現在的價格只有 4.65元/斤,遠遠低於盈虧平衡點,再這樣下去,今年我們養殖場將虧本 200 多萬元。」5 月 28 日,恩施市三岔鄉畜牧管理站站長李賢成告訴記者。

另外,咸豐一家養殖場的負責人李克華也告訴記者:「不僅是生豬降價幅度大,仔豬的降價更是讓人無法接受,從去年的 20元/斤降到如今的 6元/斤,養得多虧得更多,目前,我們養殖場也大大減少了生豬存欄量,真的是舉步維艱。」李克華說,面對今年如此迅猛的「豬周期」,大一點的養殖場只能靠硬撐,小一點的養殖戶根本無法生存。

州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今年5 月我州 200 斤左右的生豬出場平均價格在 4.65元/斤,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31.34%,而仔豬價格下降得更厲害,5月份 30斤左右的仔豬出場平均價格在 8.9元/斤,同比下降了 47.64%。目前我州監測的玉米平均收購價為 1.1元/斤,豬糧比價為 4.33∶1。

2015 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聯合對外發布新修訂的《緩解生豬市場價格周期性波動調控預案》,將豬糧比價 5.5∶1 和8.5∶1作為預警點,低於 5.5∶1進入價格過度下跌調控區域,高於 8.5∶1 進入價格過度上漲調控區域。

「目前,我州豬糧比價為 4.33∶1,低於 5.5∶1預警點,已處於生豬生產盈虧平衡點下方的紅色預警區域,即價格重度下跌,生豬養殖戶處於虧損狀態。」該工作人員說道。「近兩年,生豬的養殖成本相對穩定,以恩施市富邦生豬養殖場為例,一頭250斤左右的生豬平均養殖成本約為 1400 元,按現行 4.65元/斤的市場銷售均價計算,目前養殖場銷售一頭 250斤的生豬要虧損 240元左右。"

恩施市三岔鄉畜牧管理站養殖的良種豬。

豬肉市場不景氣 豬肉老闆覺得生意難做

「今年豬肉價格太低了,生意太難做了。」5月 29日早上,在土橋壩圓夢庄菜市場里,一鮮肉店老闆趙燕對記者說道。

趙燕告訴記者,今年開年豬肉市場就十分不景氣,在生豬價格遭遇「豬周期」重創後,豬肉市場也受到波及「,前幾年,後腿瘦肉均價在17元左右,今年只有 13元。」

「價格低了,生意還更難做了。」趙燕告訴記者,今年 3 月以來,豬肉連續降價,不少市民反而擔心肉的質量有問題,這也間接導致了豬肉銷量下降,平時還得跟顧客解釋降價原因。

人民路菜市場一家豬肉店的老闆余金梅說,豬肉之所以降價還是跟生豬的產能過剩有關係,生豬價格大打折扣,從而也影響了豬肉的市場價格。

據州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 4月份我州豬肉價格跌幅較大,豬肉均價為 16.53元,同比下降 19%;其中,後腿瘦肉、肋排均價分別為 13.41 元、24.33 元,同比分別下降 16.77%、18.37%。雖然今年 5 月我州豬肉均價有所回升,但仍與去年同期存在一定的差距。

針對豬肉價格後期走勢情況,州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年 3到 9月本來就是豬肉市場的淡季,加上「豬周期」的衝擊,造成了目前豬肉市場的低迷,9 月過後,這種情況將有所緩解。

加大信息公開力度 全力減小「豬傷害」

「自今年年初以來,我州的生豬價格持續走低。豬糧比價已處於生豬生產盈虧平衡點下方的紅色預警區域,生豬市場低迷,生豬生產收益不容樂觀。」州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該負責人介紹,「豬周期」一般為3到4年,其中2016年為生豬產業最旺盛的時期,2017年我州生豬養殖規模大大增加,生豬產能過剩,直接導致了今年3月份生豬價格出現大幅度跌落,養殖戶面臨虧損。

至於造成生豬價格下跌的原因,該負責人解釋,主要有三大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養殖規模迅速擴大,生豬產能過剩。其次是近幾個月豬肉市場處於傳統淡季,消費需求不振。另外,全國生豬銷售供大於求的大環境也是導致生豬價格下降的原因。

如何最大程度減少「豬周期」帶來的傷害?該負責人告訴記者:「供需不平衡也從側面反映了養殖戶掌握的信息與市場信息不對稱,不少養殖戶存在盲目跟風養殖的現象,缺少養殖經驗,在出現『豬周期』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時,無法採取正確措施應對大規模的產業損失。提高信息公開力度,及時發布信息引導養殖戶防範市場風險,及時調整養殖結構是當務之急。」

據了解,目前州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已經啟動全州生豬價格監測報告制度,對全州生豬市場價格實行定期采價、信息上報、預警應急、跟蹤監測,及時掌握市場價格動向,健全完善生豬市場監測網路與統計匯總體系,準確把握市場動態,及時發布信息引導市場預期,提醒養殖戶和經營者防範市場風險,引導養殖戶適時、適當調整養殖結構和規模,以防止生豬價格過度下跌導致虧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豬e網 的精彩文章:

補欄正當時!優質的仔豬如何挑選?圓博康·特約

TAG:豬e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