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31真比殲20更適合上艦嗎?中國殲31殲20都難擔此大任?

殲31真比殲20更適合上艦嗎?中國殲31殲20都難擔此大任?

殲-15是我國第一款艦載戰鬥機,屬於3代中期型。殲-15在外形上與俄制蘇-33非常相似,但殲-15融合了殲-11B的技術。在殲-11的基礎上新增鴨翼、配裝2台大推力發動機,實現了機翼摺疊,全新設計了增升裝置、起落裝置和攔阻鉤等系統,使得飛機在保持優良的作戰使用性能條件下, 實現了著艦要求的飛行特性。目前我國周邊已經開始進入3.5/4代機時代,我們除了繼續改進殲-15外,還需加緊發展新一代艦載戰鬥機。艦載機的性能決定航空母艦的戰鬥力,艦載機數量越多者實力也相對越強,航空母艦本身也是為了讓飛機起降、維修以及使其能長期作戰而存在。相較於傳統最大攻擊距離僅有40公里的戰列艦艦炮武器,現代艦載機有著1,000公里以上的作戰半徑,還可以空中加油的方式延長航程,並能在攻擊完後回到航母上裝載彈藥,再度起飛攻擊,其作戰持續性和多用途能力也是艦載機與巡航導彈在海戰所扮演的角色最大的不同。

艦載機能適應海洋環境。普通艦載機一般在6級風、4~5級浪的海況下,仍能在航空母艦上起落。艦載機能遠在艦炮和戰術導彈 射程以外進行活動;藉助母艦的續航力,可遠離本國領土 ,進入各海洋活動。艦載強擊機(攻擊機)多兼有攻擊水面、地面目標的能力,艦載殲擊機多兼有空戰能力,以充分發揮有限數量艦載機的最大效能。艦載機在母艦出海時上艦,母艦返回基地時飛回岸上機場。一艘航空母艦可搭載數十至百餘架艦載機。通常是多機種同時搭載,以形成綜合作戰能力。目前我國新一代戰機有殲-20和殲-31兩種,我國新一代艦載戰鬥機也勢必以其中之一為基礎來發展,那麼誰更合適作為發展基礎呢?所謂「輿論就是生產力」,自從殲-31面世後,中航一直努力踐行著這個說法。各路專家,從軍方到民間,很多都在宣揚兩個說法,一是殲-31要大買特買、至少要買1000架,一是殲-31「上艦」當艦載機比殲-20更好。

殲-31是針對國際市場需求研發的多用途戰鬥機,綜合作戰效能優異,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殲-31採用單座、雙發、外傾雙垂尾、全動平尾的正常布局,兩側布置大S彎進氣道,並有內置彈艙。殲-31飛機具有高生存力:低雷達可探測性、低紅外輻射特性、優異的電子對抗性能、低易損性設計;多任務能力:強大的目標探測和外部信息綜合能力、優異的態勢感知和信息共享能力、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大離軸角全向攻擊格鬥空戰能力、對地和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適應複雜氣象條件和廣地域使用能力;優異的綜合保障能力;高性價比,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同時試飛兩種第五代戰鬥機原型機的國家 。殲-31將與中國隱形戰鬥機殲-20形成高低搭配,並擬推出隱形戰鬥機的出口型號,還有發展為替代殲-15的新一代隱形艦載戰鬥機的潛力,媒體搞的好像殲-20不是國產戰機似的。那麼殲-31真的比殲-20更適合上艦嗎?

相對於殲-31,殲-20彈倉更寬,深度似乎也更大。從對比圖看,由於殲-20機身要長的多,在彈倉長度上有更大的擴展空間,而殲-31基本到頭了。由於我國作戰武器體積相對較大,彈倉更大的殲-20無疑更能滿足需求。從平台性能上看,相對於殲-31,殲-20升限更高,速度更大,可以超巡,擁有更好的超音速機動性能和用于格斗的側彈倉。航母作為遠海/洋機動作戰兵力,經常要「單獨」的面對對方海空一體的力量,對戰機單機性能要求比較高。有媒體稱殲-31不僅面對美國的F-22、印度將來的T-50會處於下風,就是面對F-35,都很難佔到優勢。對於航母戰鬥群防禦來說,攔截敵方於發射反艦武器之前遠比攔截大批的反艦導彈要好。由於目前反艦導彈射程越來越遠,對攔截距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又有部分人在談論殲-20上艦時會說,殲-20太大,不適合上艦。很多人討論艦載機時,總說我國航母小,用殲-31可以裝載更多的數量。但是據專家介紹稱我國以後的彈射型航母,將達到8萬噸級還是彈射的。一代艦載機,服役壽命約30年。未來我們將建造10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還要裝載為「小航母」配置的艦載機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這只是一個平凡的故事 的精彩文章:

這些天上的衛星還有人要嗎?沒有人要的話中國可就要徹底清理了!
中國新型垂直起降戰機面世?完全制勝當代主力戰機,美國喊威脅!

TAG:這只是一個平凡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