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留取丹心照汗青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是一個人人皆知的大人物,但很多人只知道他是一個抗擊元軍入侵的大英雄。事實上,他赴難之時年僅47歲,身居南宋王朝右丞相兼樞密使要職,也就是擔任宰相兼國防部長一職,而在此之前,他是考中狀元入仕的。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的大美男。

美貌絕人,狀元及第,位極人臣,所有這些光環籠罩在一個人頭上,已經足夠完美,再加上一條,英雄赴死,著實英氣逼人,譜寫千秋絕唱。

1278年12月,戰敗退守於廣東海豐一帶的右丞相文天祥在五坡嶺被俘,他吞下隨身攜帶的冰片企圖自殺,未死。當時的元軍統帥是北方漢人張弘范,他於次年正月組織水軍,大舉進攻南宋末帝趙昺所在的廣東新會崖山。此時的文天祥以戰俘的身份被軟禁在元軍船上,跟隨大軍出征。張弘范希望文天祥給時任南宋樞密副使的張世傑寫一封勸降信,但文天祥寫下《過零丁洋》一詩交給張弘范,算作答覆。零丁洋,又稱伶仃洋,位於珠江口外,是張弘范水軍前往崖山的必經之路。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月,張弘范軍抵達崖山,多次勸降張世傑未果。3月,慘烈的戰鬥開始,張世傑衝出重圍,卻淹死在風浪中。3月19日,左丞相陸秀夫背負8歲的末帝趙昺投海殉國,南宋覆亡。文天祥作為隨行戰俘,眼睜睜目睹了這一切,悲痛萬分作詩一首,題目為《二月六日,海上大戰,國事不濟,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慟哭,為之詩》,隨後,絕食8日,不死,被押解前往大都。

距離文天祥被俘已經過去幾個月了,南宋遺民仍然沒有聽到文丞相捨身成仁的任何消息,他們有點坐不住了,擔心文天祥會苟且偷生或變節的人開始增多。這時,一個叫王炎午的人站了出來,寫了一篇曠世奇文,題目叫《生祭文丞相文》。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有一個,希望自己的江西老鄉文天祥速死!不僅要儘快死,而且要死得其所!以死來成就一世英名,以死來為王朝的士大夫們找回最後的尊嚴!文章題目中所謂「生祭」,本意是對將死之人舉行祭禮,這裡,明白無誤的,王炎午是在熱切呼喚著文天祥的速死!此外,王炎午還讓人將此文抄錄數十份,沿元軍押解文天祥北上的必經之路贛州、吉安、南昌、九江等地,張貼於驛站、山牆、店壁等醒目處,據說,抄錄的文字大如手掌,生怕文天祥看不見。

我們只能說,這個王炎午的膽子實在是太大了,拿一個自己崇仰的長者的生命來說事,這是冒了天下之大不韙了。但換個角度說,王炎午不過是把很多士人想說卻不敢說的話說出來了,他心中已經沒有任何關於生死的忌諱,彼時彼刻,一個落敗民族的尊嚴和氣節才是唯一要緊的事情,文天祥責無旁貸,既然人生自古誰無死,就必須留取丹心照汗青!

1283年1月,在王炎午的文章出籠近4年後,文天祥在元大都就義。沒有任何史料可以證明,文天祥曾經看到過這篇生祭文,但是,以當時這篇文章驚天地泣鬼神的知名度而言,在牢獄中的文天祥是一定聽說過它的。

只讀這一首詩,我們就能知道,文天祥早在過零丁洋之時就已經立下了死誓,貌似王炎午們不過是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已,但讓人肝膽俱裂的地方正在於此。文天祥的死亡對大家如此重要,他必須以他的死亡來告訴世人,那個衰弱不堪的大宋王朝還有如此這般的洪鐘大呂。他的死,是敲響末世帝國最後的但卻是振聾發聵的清音絕響。

整個漢民族這艘大船在歷史的浩劫大浪中遇險,一個美男子挺身站在飄搖的船頭,任浪打風吹,艱難前行,直到最後與這條船一起傾覆,萬箭穿心,英氣長存。

郭彥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8年06月01日 04 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正北方網 的精彩文章:

石原里美戀情曝光 不敢相信!竟然愛上了富豪小弟
眼睛時好時壞,是誰在作祟?

TAG:正北方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