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視光需求者增添一雙「慧眼」

給視光需求者增添一雙「慧眼」

鏡片質量與配鏡水平,關係到人們的視覺健康和生活質量,不可掉以輕心甚至長期忽視這方面的實際需求

最近,一位近視眼患者到眼鏡店驗光配鏡,折騰了幾個小時,店員給他配了一副500度的近視眼鏡。結果,他戴了兩周,不僅看東西模糊不清,眼睛還疼痛難忍。再次來到眼鏡店,店員又給他重配了一副400度的眼鏡。他不禁感慨:「兩次驗光,度數差距這麼大,驗光配鏡太不靠譜了!」

其實,很多人都曾有過類似的煩惱。到眼鏡店配一副眼鏡,來回調試,頭昏眼花,即便眼睛不太舒服,也只能委屈自己。2016年《國民視覺健康》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5歲以上總人口中,近視眼患病人數約4.5億,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增至7億。統計顯示,在眼科門診中,約70%的患者屬於視光學範疇,包括近視、遠視、散光、雙眼視覺功能異常、低視力等,而眼科疾病僅占約30%。可見,人們進行屈光矯正的需求遠遠大於看眼病的需求,而如此巨大的需求卻被長期忽視了。

眼鏡雖小,關係到億萬中國人的視覺健康。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如果配不上一副合適的眼鏡,相當於「窗戶」蒙塵,生活質量大受影響。而配眼鏡是個「精細活」,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能有半點潦草。但是,我國沒有專門的視光醫師,驗光配鏡主要依靠醫院裡的眼科醫師和眼鏡店的「驗光員」或「驗光師」。視光醫師和眼科醫師是兩個不同的職業,視光醫師主要針對眼球的光學屬性進行干預,包括驗光配鏡、角膜接觸鏡驗配、近視眼防治等,而眼科醫師主要針對眼科疾病進行治療。眼科醫師只有臨床醫學背景,視光醫師則兼具理工和醫學專業背景,除了掌握基本的眼科臨床知識外,還需掌握高等數學、物理光學、生物醫學工程等學科知識。在發達國家,視光醫師和眼科醫師都擁有處方權,且視光醫師數量遠遠超過眼科醫師。而我國的眼科醫師數量本來不足,高端眼視光人才更為稀缺。其主要原因是,臨床上沒有視光醫師這個職業稱謂和職稱系列,加之驗光配鏡的技術價值無法體現,大多數眼視光醫學專業的學生畢業後轉入眼科醫師行列。少量畢業生從事眼視光工作,只能歸入技師行列。他們沒有處方權,收入和地位也比醫師低。由於驗光配鏡准入門檻過低,一大批不合格的「驗光員」和「驗光師」應運而生,他們在眼鏡店開具的驗光單錯誤百出,無法達到清晰、舒適、持久的視光學要求,給公眾的視覺健康帶來諸多隱患。調查顯示,在屈光不正的人群中,只有1/4得到眼鏡、隱形眼鏡或屈光手術的有效矯正。

配一副舒適度較高的眼鏡,除了需要合格的視光醫師這個「軟體」,也需要高品質鏡片這個「硬體」。由於眼視光高端人才短缺,我國視光學科研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全球的原創性視光學研究成果,大多由國外研究機構率先提出和推廣。而視光學領域高端產品的研發和製造,從框架眼鏡到隱形眼鏡,幾乎都被發達國家壟斷。以近視眼產品為例,我國的角膜塑形鏡、隱形眼鏡、鞏膜鏡等幾乎全部依賴進口,甚至連高端框架眼鏡市場也被依視路、尼康等國際品牌長期佔據。

鏡片質量與配鏡水平,折射出我們在這個領域的科技實力和人才儲備。作為一個擁有13億多人口的大國,難道連一副像樣的鏡片都做不出、配不好?絕不至於。我們能讓衛星上天、航母下海,應該並且也能夠造出、配出高質量的眼鏡,其關鍵不在於技術難度,而在於重視程度。不可小視「鏡片工程」,更不能讓驗光配鏡成為一塊民生短板、讓人們的視覺健康輸在一副鏡片上。培養眼視光高端人才需要出台相關政策,打開視光醫師的成長通道,給更多有視光需求者增添一雙「慧眼」。

(不吐不快)

白劍峰

《 人民日報 》( 2018年06月01日   19 版)

展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西日報 的精彩文章:

避免種牙後遺症 這些問題需要搞清楚
山西麵食發展的「那些事」

TAG:山西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