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小行星能撞擊地球,為什麼地球不會去撞擊其它行星呢?
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有規律的。這種規律不但具有小範圍的系統性,而且自身的運動也有嚴格的規律。不是誰想撞誰就撞誰,好像不規則的分子運動一樣。
一切系統都是生命的表現形式。宇宙是,銀河系是,太陽系是。系統的共同點是延續生命,引力是維持自身存在,避免分裂的,運動是避免物質過分集中而毀滅。比如,恆星在主序星範圍內,質量越大,生命周期越短,核聚變越劇烈而迅速。越小,核聚變周期越長,核聚變越慢。但質量小到某一臨界點,就無法進行核聚變,屬於大個行星了。
太陽為啥分離出八大行星和眾多的小行星,彗星等天體呢?因為它不但可以延長恆星的壽命,而且在太陽自身的核燃料燃燒完畢,變為紅巨星的時候,通過吞食木星等類木行星,可延長上億年的生命。穩定的系統是數億年優化的產物,不是為碰撞而存在。
行星之間都有它們的自行軌道也就是運行規律,地球也是如此,只有木星與土星之間有諸多的小行星隕石帶,往往會脫離軌道運行墜入地球大氣層,大多數都會與空氣摩擦燃燒殆盡。只有恐龍時代滅絕是因為一顆直徑10KM的隕石撞擊造成的。然而地球撞擊行星幾乎不可能微乎其微。
地球要撞別的星球除非受到不可抗拒的外來力量甩出現有的軌道,至少現在不會,地球壽終時或快壽終時也許會脫離軌道飛向別的地方,或是太陽系發生重大變化也會影響星球之間運行變道等等,總之不會無故飛出自已的軌道別的星球也一樣。
除非宇宙衰老死亡,引力,斥力混亂,目前宇宙是能量平衡,力量平衡。地球等任行星要偏離軌道除非其外力和質量,能量大於地球的物體撞擊,有這種事可能是太陽系或銀河系末日。
66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了恐龍滅絕,引發強烈海嘯,全球陷入火海,遮天蓋地的煙塵常年不消。科學家找到的這一隕石坑就在墨西哥尤卡坦。這大概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件。
地球不會去撞擊小行星,但是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次數就多了。直到現在地球還有100多隕石坑保留著。由於有木星等大型行星的護航,使地球免了很多的砸,但並不代表這地球就安全了。
世界各國正在緊鑼密鼓的研究小行星撞擊地球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利用強激光讓小行星在遠地點就被摧毀,無法接觸地球。
PS:未經同意不得轉載(圖片來源網路)


※是什麼讓基因的表達受到影響,進而影響性狀的產生?
※那份感情,那個男人值不值得你去挽回?
TAG:易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