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最新!研究報告告訴你:癌症真的是吃出來的嗎?

最新!研究報告告訴你:癌症真的是吃出來的嗎?

「癌」可謂是人人談之色變的字眼

「防癌」也成了人人關心的話題

但是,你注意到了嗎?

一個「癌」字三個口

有時,癌就是你不知不覺親手

「餵養」出來的!

據全國腫瘤登記中心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癌症發病率排在前10名的就有7個和「吃」有直接關係!

5月23日,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發布了第三版《飲食、營養、身體活動與癌症預防全球報告》。

這個報告基於數百項研究的結果,5100萬人的數據,其中包括350萬癌症病例,並結合了有關癌症風險的累積和最先進的證據,梳理了究竟哪些能致癌、哪些能夠預防癌症。

這6樣致癌!

腌制食品

酸菜、泡菜、鹹菜等腌制食品或是發酵的果蔬等,都有高鹽,容易破壞胃黏膜,而腌制類食物添加的防腐敗的亞硝酸鹽,硝酸酸鹽進入體內後,還可能會在組織代謝作用下生成亞硝胺,對人體造成危害。

特別是亞硝胺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主要引起食管癌、胃癌、肝癌和大腸癌等。

紅肉和加工肉類

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本身並不含有致癌物,但如果紅肉吃太多,就會帶來腸癌危險的增加。

肉腸、培根、香腸、火腿、午餐肉等加工肉製品,製作過程中會加入食鹽和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本身不致癌,但和蛋白質分解出來的胺類物質結合在一起,變成「亞硝胺」就是致癌物了。如果日常多吃加工肉製品,就意味著每天給自己的胃腸里送點亞硝胺致癌物進來。

廣式鹹魚

鹹魚作為「重口味」食物代表,曾經廣受歡迎。但是你不知道的是,鹹魚等重口味食物在製作時需要經過高濃度的鹽長時間腌制,而且中式鹹魚有脫水的步驟。這一加工方式和過程會產生大量的二甲基亞硝酸鹽,這種物質進入人體後,會轉化成致癌性很強的二甲基亞硝胺。

吃多了,會導致胃、腸、胰腺等消化道癌變幾率升高。

酒精飲料

早在1988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經宣布酒精是致癌物,其中乙醇是最大的禍首。乙醇與唾液接觸後轉化為乙醛,使得乙醛在唾液內的水平比血液內高10-100倍,這就是消化道癌症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英國科學月刊《成癮》(Addiction)刊登的一項最新綜述文章指出,酒精可以致癌,並且至少與七種癌症相關!

乳腺癌

口咽癌

喉 癌

食道癌

肝 癌

結腸癌

直腸癌

高糖

甜食攝入過多會促進乳腺癌的發展。另外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與那些很少吃甜食的女性相比,每周吃甜食2至3次的女性,其患子宮癌的風險會增加33%。如果每周吃甜食三次以上,患子宮癌的風險就會增加42%。

體重超重

肥胖是肝癌的一個誘發因素,這主要是因為這些肥胖的人可能患有脂肪肝,脂肪肝演變成肝硬化,而肝硬化又不幸地惡化為肝癌。而且肥胖人群肝臟的老化非常明顯。平均而言,身高體重指數每增加10,肝臟的「年齡」就會減少3.3年。

這4樣防癌!

全穀物食物

大量攝入膳食纖維,尤其是來自於穀類和全穀物食品的膳食纖維,可以降低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每天攝入10 克穀物纖維可以使結直腸癌患病風險降低10%,而每天攝入90克全穀物,能使患病風險降低20%。

常見的粗糧,如燕麥、小米、大黃米、黑米、全麥、高粱、綠豆、紅豆等。

乳製品

乳製品中維生素D和鈣的結合能保護乳房和結腸,降低乳腺癌和腸癌的風險。乳製品富含維生素D和鈣,經常食用乳製品的人降低了患直腸癌的危險。維生素D和鈣能抑制激素的影響,可以使人們在早期避開乳腺癌。

新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應攝入相當於鮮奶300克的奶類及奶製品。早餐飲用一杯牛奶(200~250毫升),午餐加一杯酸奶(100~125毫升)很合適。

運動

運動能降低人們患癌風險,對於中年人來說,運動多、健壯程度越高,他們將來得肺癌與直腸癌的風險就會相應降低。每天30分鐘的活動量,是一個最低限度的要求。

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可幫助降低乳腺癌與卵巢癌的風險。

哺乳時間小於半年,或者35歲之後還沒有生育和哺乳過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幾率相比同齡人來說,確實會增大。不生育、不哺乳等,對女性體內的生殖激素有較強影響,激素的周期性變化會引起乳腺組織的生理性改變。

另外,無論是在抗癌還是防癌上,對於腫瘤君我們總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誤區,今天就最常見的8條誤區,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盤點腫瘤最常見的8條誤區

誤區一:腫瘤和癌症是一回事

專家觀點: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良性腫瘤遠遠多於惡性腫瘤。人們通常將惡性腫瘤統稱為「癌症」,幾乎所有的人體器官和組織都可能發生癌症。

但嚴格地講,癌是指起源於上皮組織的一類惡性腫瘤,如肝癌、乳腺癌、皮膚癌等,約佔惡性腫瘤的90%;另外10%起源於骨、肌肉、血管等間葉(非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統稱為肉瘤,如淋巴瘤和橫紋肌肉瘤就是起源於淋巴、橫紋肌細胞的肉瘤。

誤區二:癌症不可預防

專家觀點: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分之一惡性腫瘤可預防,三分之一可治療,三分之一可治癒,預防癌症的主動權掌握在每個人自己手中。

美國癌症研究學會指出,預防癌症最簡單方法是多吃果蔬,可減少20%患癌幾率,並建議民眾每日至少吃5份蔬果(1份蔬菜約50克蔬菜,一份水果多數指一個天然單位),減少動物性脂肪攝入,保持標準體重,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戒煙限酒。

只要堅守「預防重於治療」的第一道防線,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已知的癌症危險因素,再加上定期篩檢的第二道防線,遠離癌症並不難。

誤區三:體檢一次可保證幾年不得癌

專家觀點:體格檢查結果能反映人體一定時間內的狀況。血液學的檢查結果經常發生變化,有時一天內的檢查結果都不相同。影像學的檢查結果也有一定的「有效期」。一般人群的體檢一年進行一次,即使每年進行體檢,也有可能在兩次體檢中間診斷癌症。

所以,在每年進行體檢而且在體檢未見異常的情況下,如果有不舒服或者身體有異常的表現也應該及時就診。對於一些高風險的人群,如家族中有多人患惡性腫瘤或者乙肝病毒攜帶(患肝癌的風險明顯增高)的人群的體檢時間間隔要縮短,可以半年體檢一次。體格檢查一定要常規包括胃鏡、腸鏡。

誤區四:大蒜能降低癌症風險

專家觀點:大蒜和其他蔥屬植物中含有的蔥屬植物化合物對健康有益的說法廣為流傳。針對大蒜能否降低癌症風險的研究正在進行,一些研究表明大蒜可以降低結直腸癌的風險。大蒜和其他蔥屬植物可以被列入到能夠降低癌症風險的推薦蔬菜目錄當中。目前尚沒有充足證據證明蔥屬植物化合物補充劑能降低癌症風險。

誤區五:喜歡吃辣椒會導致大腸癌

專家觀點:不是的。經過對嗜辣人群的調查隨訪,發現嗜辣者發生結腸癌的幾率低於不嗜辣者,而辣椒、姜、胡椒等辛辣食物還可能有一定的防癌作用。考慮其機制可能有:

辣椒鹼能增加唾液分泌,促進食慾,改善消化;

辛辣食物可刺激腸使其蠕動加快,腸內容物排泄加速,帶走腸道內積聚的致癌物質;

辣椒鹼對蠟樣芽孢桿菌及枯草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結核桿菌有抑菌作用;

辛辣食物導致的味覺受刺激,反射性的引起舒張壓上升,促進血循環,腸道血管灌注量增加。

有研究顯示辣椒素能誘導人大腸癌某些細胞株凋亡,阻止腫瘤細胞增長,對治療直腸癌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人提出辣椒素亦可能促進腸癌細胞轉移。

誤區六:癌症等於絕症

專家觀點:國際抗癌聯盟(UICC)在世界範圍內做了一次調研,發現在中低收入國家,人們對癌症的看法很悲觀,往往談癌色變,認為癌症沒有什麼治療辦法,患癌症就等同於被判死刑。

而在高收入國家,人們對癌症持此看法的較少。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對癌症的認識不斷加深,尤其在各個國家都普遍重視癌症的病因預防和早診早治,以及隨著臨床醫學診療技術的提高,人類對癌症的治療現狀較以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因此,癌症是可防可治的。癌症等於絕症這種錯誤的看法可能影響到人們參與癌症篩查的積極性,非常不利於癌症的早期發現和治療。

誤區七:腫瘤可以被餓死

專家觀點:腫瘤病人日常生活中有一個很大的顧慮:擔心營養促進腫瘤生長,從而減少營養攝入。更有甚者,希望通過飢餓去餓死腫瘤。國際權威指南指出:無證據表明營養支持促進腫瘤生長,在臨床實際工作中不必考慮這個理論問題。

不給營養,正常細胞就不能發揮生理功能,而腫瘤細胞仍然會掠奪正常細胞的營養,結果餓死的只能是病人本人,而不是腫瘤細胞。

營養不良的人群更加容易發生腫瘤,營養不良的腫瘤病人併發症更多,生活質量更低,臨床預後更差,生存時間更短。營養支持應該成為腫瘤病人的基本治療措施。日常生活中,吃飯既不能過飽,也不能過少,七八分飽最好。

誤區八:化療一定會掉頭髮

專家觀點:化療葯主要通過抑制癌細胞生長來起作用,但在治療同時會「好壞通殺」,使正常細胞受損,尤其對毛囊細胞、生殖細胞等產生破壞作用,如乳腺癌化療葯容易造成脫髮。

但有些針對胃腸道腫瘤的化療葯只對胃腸道黏膜細胞起作用,患者不會出現頭髮脫落。為心理上更易接受掉頭髮的現實,建議留長發的癌症病人在化療前先剪成短髮或小平頭。

文章來源:乳腺癌互助圈

本微信平台屬於公益性醫學類學習平台,本微信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所有轉載文章只用於科普學習使用,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原作者可與我們聯繫,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連圖騰生物 的精彩文章:

休眠,腫瘤進展、轉移、複發的關鍵因素!
星巴克咖啡含致癌物?已被刷屏,真相是這樣的………

TAG:大連圖騰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