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寸土不讓」的地主,有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傻兒子

「寸土不讓」的地主,有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傻兒子

1928年6月4日清晨,皇姑屯一聲驚天巨響,日本發動了侵華的一次重大事件——刺殺張作霖!

張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漢族,奉天省海城縣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今遼寧省海城市)人。張作霖乳名老疙瘩,他喜歡別人叫他「張大帥」。

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就將其招安。

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後又消除蒙患,維護國家統一,逐步提升,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號稱「東北王」,成為北洋軍奉系首領。

成立東三省陸軍整理處。與孫中山段祺瑞盧永祥結成同盟。

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

在位期間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簽訂賣國條約。1928年因前線戰事不利,張作霖被迫返回東北。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乘火車被日本關東軍預埋的炸藥炸成重傷,史稱皇姑屯事件,當日送回瀋陽官邸後即逝世。

在民國史上,張作霖無疑是個風雲人物。

1927年6月18日,張作霖在北京就任北洋軍政府陸海軍大元帥,代表中華民國行使統治權,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並組成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第32屆、也是最後一屆內閣,成為北洋軍政權最後一個統治者。

1928年4月,在蔣、馮、閻、桂四大集團軍的攻擊下,奉軍全線崩潰。6月,張作霖退出北京,回到了東北的白山黑水之間。

張作霖雄居東北時,對日本人的各種要求均拒不合作。

他對付日本人的辦法也別具一格,一次,張作霖出席日本人的酒會,酒過三巡,一位來自日本的名流力請大帥賞字,他知道張作霖出身綠林,識字有限,想當眾出他的丑。

但張作霖抓過筆就寫了個虎字,然後題款,在叫好聲中,擲筆回席。那個東洋名流瞅著「張作霖手黑」幾個字笑出聲來。隨從連忙湊近大帥耳邊提醒,「大帥寫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個『土』成了『黑』了。」哪知張作霖一瞪眼睛罵道:「媽那個巴子的!我還不知道『墨』字怎樣寫?對付日本人,手不黑行嗎?這叫『寸土不讓!』」

這番話如同給日本人當頭一棒。在場的中國人恍然大悟會心而笑,無不揚眉吐氣,日本人則目瞪口呆。

這個「寸土不讓」的故事也流傳到現在,人們都打心眼裡佩服這位黑土地上的民族英雄。

當時美國人在滬出版的英文報紙《密勒氏評論報》的主編鮑威爾曾採訪過張作霖。

這位美國人回國之後,在其所寫的回憶錄中,也表達了對這位出身卑賤的元帥的敬意。他認為儘管東北長期處在日本軍閥的鐵蹄下,但張作霖無愧一個愛國的中國人。

張作霖不僅有民族氣節,而且治家嚴謹,給家裡人定下規矩不少,家風甚好。

他的小舅子在他身邊當警衛,仗著大帥的名,在外面胡作非為,晚上閑來無事,居然拿路燈當靶子,把路燈全部打碎,市政建設的人知道這事很氣憤,但是敢怒不敢言。

張作霖聽說這件事憤恨地說:「把他給我斃了。」手下顧及到張作霖的顏面說盡好話,要求從輕發落。當晚張作霖親自執法。

家人很不理解,幾個燈泡碎了就換新的,怎麼把人給槍斃了。張作霖說:「你們在家犯錯,丟的是我張作霖的臉,但是在外面搞破壞,壞的是奉天城的風氣。」

以後大帥府里的人更加慎言慎行,沒有人乖張鬧事。奉天城的百姓知道了這件事,對張作霖更加尊敬,都說張大帥辦事有自己的規矩,誰都不能違背。

當時張作霖的兒子張學良是第三旅的旅長,第三旅是獨立旅,是張作霖的王牌軍。

張作霖身著便服在城裡轉悠,突然聽見幾個百姓,嘆氣說第三旅的人橫行霸道,巧取豪奪。

張作霖聽到這裡已經火冒三丈,回家見到張學良更是怒不可遏,破口就罵,罵了足有半個小時,張學良低著頭不敢說話,大廳里掉根針的聲音都能聽見。最後,張作霖讓張學良關禁閉三天,不許有人探望,按照規定辦事,誰也不許說情,否則一起處罰。

事情一傳出去,整個軍隊都震撼了,一想到連少帥觸法都躲不過嚴懲,誰都不敢再為非作歹了。

由於張作霖不肯滿足日本帝國主義的無理要求(包括開礦、設廠、移民和在葫蘆島築港等),1928年6月4日晨5時許,當張作霖所乘由北京返回奉天專列駛到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滿兩鐵路交匯處橋洞時,被日本關東軍預先埋好的炸彈炸毀,這位亂世梟雄身受重傷,當日去世,享年53歲。

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曾發展工業擴充軍備,建立了中國當時唯一「海」、「陸」、「空」具全的武力。

大量引入山東漢人進入滿洲,這一移民戰略大大充實東北邊疆,改變了東三省的人口、民族、文化格局,成為日後日本侵略此地時一大障礙,由於兵工廠的建立,東北軍成為當時中國唯一一支擁有自主生產火炮和炮彈的軍隊,由於火炮生產的自主,使得東北軍的火炮數量多,火力猛,炮彈充足,成為東北軍相較於其他軍閥部隊的優勢兵種。

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日本之手後,東北淪陷。時人皆稱:「大帥在(張作霖),必不至此!」

為何張作霖一死,東北就會淪陷呢?

人們常說,「虎父無犬子」,但事實往往是:虎父出犬子。

例如紙上談兵葬送趙國精銳40餘萬的趙括;例如樂不思蜀拱手出降的劉禪;再例如,一槍不發丟棄乃父張作霖苦心經營幾十年、擁有百萬雄兵、千萬百姓、無數兵工廠軍火庫乃至飛機野炮裝甲車之東三省的張學良。

看看少帥乾的事兒:

九一八事變,全世界都以為他和日本人有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結果他不戰而逃。

中原大戰,全世界都以為他會擁兵自重,結果他宣布東北易旗。

西安事變之後,全世界都以為他會殺了老蔣,結果他只是軟禁了他……

他這一生都不按套路出牌,應該是吸毒把腦子吸出問題了吧?

客觀上來說,張學良這個人的優點,開明、有理想、善溝通。缺點是懦弱、無主見、好享樂、意志力差。

放到今天,幾乎是現代人的標準模板,沒什麼原則上的大是大非,只能說你這個同志是個凡人。當然,養戲子抽大眼這事兒凡人玩不起,也絕對不會做,但在當時的社會,二世祖們玩兒這些並不為過。

可是在那個時代,軟弱本身就是罪惡,弱者的存在就是原罪,尤其是在你肩負責任的時候。

一個人的影響依賴於他的地位,張學良可以是個好參謀,好長官、好情人,好朋友,唯獨不是一個好統帥。

他又足夠的權利,卻沒有能夠支撐起這份權利的意志。

時代錯誤地選擇了他,他也沒真正看清時代。

所以,再那個需要付出無數人生命,甚至以自己生命為代價,僅僅為了不坐亡國奴地年代,張公子優先自在,張少帥寸步難行。

虎父出犬子的原因,在於虎父忙於徵戰,疏於教導犬子,犬子養尊處優,不知人間疾苦,驕嬌為氣酒色為友,空有虎父營就的舞台,並無騰挪舒展的功夫,自然變成敗家子。

「少帥」流連於北平的酒場舞會中,正所謂「趙四風流朱五狂,翩翩蝴蝶正當行」,於溫柔鄉中樂不思東北,兼之「少帥」是個吸毒鬼,每日「鴉片槍在手、快活似神仙」,欲這樣的人抗日愛國,不亦難乎!

蔣介石在日記中說他:「小事精明,大事糊塗,把握不堅,心志不定,殊可悲也。」

以上部分觀點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上的明天 的精彩文章:

孩子問為什麼要去上學

TAG:歷史上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