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係,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關係,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關係,是一切教育的前提

作者:項霜飛

12年前,我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為自己打造一份充滿挑戰和樂趣,也伴隨挫折和未知,沒有分文收入的事業:母親

一路磕磕絆絆,雖然屢戰屢敗,但憑著一顆似乎永不破碎、高反彈力的心,不斷上演著絕地反擊的戲碼。一直以孩子的榜樣自詡,一直覺得是我在教育他成長,直到有一天......

那是一個午後,又是一場習以為常的爭吵,意見不合、爭執、說教、閉嘴、冷戰......

只是那一次,有些不同,我正準備出門,在重重的關上房門之前,回頭看了他一眼,看著他倔強的臉,我忍不住轉回身,蹲下去,摟住著他:媽媽剛才和你講的,你聽進去了嗎?他沒有說話,我想早點結束這種氣氛,繼續摟著他,半晌,他開口說了一個我從未聽過的詞:「關愛智障!」

"你們大人總以為你們高高在上,就可以隨意的批評打擊我們,每次你們帶著一副自以為是的表情,我都會在心裡默念:關愛智障!這個方法很好用,只要我把眼前那些自以為是的教訓我、罵我的人當成智障,閉上嘴,悄悄的關愛他們,批評也就沒那麼難受,而且還挺好玩的!這個辦法我們班好多人都用!"

那一瞬間,我才意識到,我被擊敗了!我們總以為,我們比孩子懂得多,我們可以隨意的評價、教育甚至貶低他們,其實那一刻,孩子們早就用他們的"智慧",迂迴曲折的擊退了我們。

我的課堂上有一個很特別的學生,每次上課思維都非常活躍,想像力天馬行空、與眾不同,我很是喜愛。只是下課的時候,同學們都喜歡嘲笑他,捉弄他。

有一次和他媽媽溝通,才知道這個孩子在學校里是老師和同學眼裡公認的「問題孩子」,總是被懲罰和嘲弄。大家越嘲笑他,他就越表現出一副傻乎乎的樣子。

後來,終於有一天他向媽媽坦白,自己在學校里是故意裝傻的,故意把事情做得一團糟的,既然老師和同學們都嘲笑我,說我傻,那我就傻給你們看!

曾經以為,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引導、修正孩子的行為,讓他們成為我們認可的、社會認同的好孩子。

我們把孩子們當成一個空的玻璃杯,想去塑造、填塞,殊不知,孩子早已悄悄的給杯子加上了一個玻璃蓋,看不見,卻關上了。而所有的,我們準備的各種美好和願望,都被拒之門外。

從孩子一出生開始,我們腦海里就會冒出兩個字:教育。我們希望通過「教育」,讓孩子知書達理、令行禁止、敏而好學。而當我們把孩子當成一個需要被填滿,被塑造的空杯,我們就已經失去了一顆平等心、敬畏心。當我們又開始自以為是的對孩子展開「批評、教育、挽救」時,孩子們也正在對我們進行「關愛智障」。

我們希望通過教育,來塑造我們和孩子之間的良好關係。而"教育"的前提是我比你強。同時也有很強大的史命感和壓迫感。

之前參加了兩天的家庭教育專業課培訓,其中有一個環節,讓我特別有感觸。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去感受我們和孩子之間的交流,當我扮演一個被母親教育批評的孩子,無助的蹲在地上,承受母親語言的暴力相加,那一刻,我才深深的感受到,我們曾經對孩子們有過多深的傷害!

家庭的關係,首先是一個生命與另一個生命的親密組合,其次才是一個生命幫助另一個生命,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與孩子應該是先有關係,後有教育。

而更多的時候不一定是我們幫助孩子,有時候會是孩子幫助我們。

我的生活中更多的時候,是透過孩子,發現自己的問題。

當親密關係建立起來以後,引導、教育、幫助才會水到渠成的發生。

而良性的親子關係是怎樣的?

尊重、信任、規則、愛

簡單的四個詞,是我們和孩子之間良性關係最美好的體現。

在我看來,這四個詞,可以衍化拓展成為我們和孩子之間發生的大部分事情的基準,以此來判斷這份關係是否是良性。

尊重:事情發生了,我們是否願意承認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守住應有的界限,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並放手讓他去承擔後果?

信任:是否真正的信任孩子內心都有一顆向上生長的種子,具備與年齡匹配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規則:是否願意選擇用規則來減少矛盾和摩擦?

:是一切關係的基礎,是讓孩子知道,無論什麼時候,身後總有一份無條件的愛,在支持陪伴著他。

當我們和孩子之間能夠建立彼此尊重、信任、愛的關係,我們的規則、幫助、教育才能真正被孩子接受。

不要抱怨孩子叛逆,不聽話,是我們一直沒有好好思考和經營我們彼此之間的關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蘇菲藝文空間 的精彩文章:

TAG:蘇菲藝文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