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冷眼觀紅樓夢: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

冷眼觀紅樓夢: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

                 冷眼觀《紅樓夢》(七)

      ——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

      (劉文霞原創)

   

「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這兩句詩出自於《玉台新詠》,是南北朝時梁朝劉緩寫的《敬酬劉長史詠名士悅傾城》一詩裡面的句子。許多人覺得這是一首艷情詩。《敬酬劉長史詠名士悅傾城》全詩如下:

不信巫山女。不信洛川神。

何關別有物。還是傾城人。

經共陳王戲。曾與宋家鄰。

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

粉光猶似面。硃色不勝唇。

遙見疑花發。聞香知異春。

釵長逐鬟髲。襪小稱腰身。

夜夜言嬌盡。日日態還新。

工傾荀奉倩。能迷石季倫。

上客徒留目。不見正橫陳。

      如果將《敬酬劉長史詠名士悅傾城》這首詩當成純粹的艷情詩來看,「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這兩句詩各有所指。「未嫁先名玉」說的是吳王夫差的小女兒紫玉公主,紫玉愛上家僕韓重,兩人私訂終身,韓重託父母向吳王提親,吳王大怒而拒,紫玉鬱結而亡。「來時本姓秦」說的是《陌上桑》中的秦羅敷……

      然而,又有人認為《敬酬劉長史詠名士悅傾城》這首詩並非單純的艷情詩,而是諷刺傳國玉璽的詩,作者在詩中將傳國玉璽比喻成紅顏薄命的美人,將朝代更迭比喻成美人(玉璽)改嫁。史上傳說楚國有美玉,名和氏璧,秦統一天下後,把和氏璧製成了傳國玉璽。所以,《敬酬劉長史詠名士悅傾城》這首詩里的詩句「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又可以解釋為:因傳國玉璽是美玉和氏璧雕琢而成,所以是「未嫁先名玉」;因傳國玉璽本來是屬於秦王嬴政的,所以是「來時本姓秦」。

      在《紅樓夢》早期的手抄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中,脂硯齋將「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這兩句詩用來作了《石頭記》中的批語,見《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七回的一段原文——

      說著,果然出去帶進一個小後生來,較寶玉略瘦些,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舉止風流,似在寶玉之上,只是羞羞怯怯,有女兒之態,靦腆含糊,慢向鳳姐作揖問好。鳳姐喜的先推寶玉,笑道:「比下去了!」便探身一把攜了這孩子的手,就命他身傍坐了,慢慢的問他年紀讀書等事,方知他學名喚秦鍾。【甲戌雙行夾批:設雲「情鍾」。古詩云:「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二語便是此書大綱目、大比托、大諷刺處。】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把「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這兩句詩作為剛出場的秦鐘的批語,有一語雙關的意思:(一)秦鍾與玉璽有關;(二)秦鍾也是香草美人。

      將《敬酬劉長史詠名士悅傾城》這首詩當成諷刺玉璽的詩來看,作者在詩中將傳國玉璽比喻成紅顏薄命的美人,將朝代更迭比喻成美人(玉璽)改嫁,所以詩中的美人是暗指玉璽。而《石頭記》中秦鐘的外貌,則是《敬酬劉長史詠名士悅傾城》這首詩里所描寫的美人外貌的縮影。秦鍾「粉面朱唇」,是效仿《敬酬劉長史詠名士悅傾城》一詩裡面的美女的外貌——「粉光猶似面。硃色不勝唇。」秦鍾「身材俊俏,有女兒之態」,是效仿詩句——「釵長逐鬟髲。襪小稱腰身。」既然《敬酬劉長史詠名士悅傾城》中的美人暗指玉璽,那麼長得像美人的秦鍾,也就與玉璽有關。

      秦鍾與玉璽有關,而玉璽,又與寶玉有關,寶玉出生時口中所含的通靈寶玉上是五色花紋纏護,正面刻的是「莫失莫忘,仙壽恆昌」八個纂體字,而秦朝刻的傳國玉璽是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寶玉天生帶來的通靈寶玉上面刻的八纂字有意效仿秦朝傳國玉璽上刻的八個纂體字。

      《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八回描寫通靈寶玉時,還附帶了一首嘲通靈寶玉的詩,見第八回的原文——

      說著便挪近前來。寶玉亦湊了上去,從項上摘了下來,遞在寶釵手內。寶釵托於掌上,只見大如雀卵,燦若明霞,瑩潤如酥,五色花紋纏護。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塊頑石的幻相。後人曾有詩嘲云:

      女媧鍊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幽靈真境界,幻來親就臭皮囊。

      好知運敗金無彩,堪嘆時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甲戌側批:批得好。末二句似與題不切,然正是極貼切語。]

      嘲通靈寶玉的前三句詩倒也罷了,脂硯齋弘晳認為最後一句「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這句詩寫得很貼切。我格物致知後認為:「白骨如山忘姓氏」這句詩是與「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相照應的,是說傳國玉璽在朝代的更替中不斷變換主人,而且每一次朝代的更替都伴隨著屍橫遍野,白骨如山。

      我們來看傳國玉璽的遭遇:秦朝滅亡後,傳國玉璽歸於漢朝的皇帝,東漢末年,董卓之亂,各路諸侯紛紛起兵,長沙太守孫堅攻入洛陽,在城南甄官井中撈出的宮女屍體的頸下,發現一朱紅小匣,匣內所藏正是傳國玉璽,上有篆文:「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此後,傳國玉璽成為各諸侯爭奪的對象,從孫堅到袁術,再到曹操。三國歸晉後,傳國玉璽也自然傳給了晉朝的皇帝。西晉未年,五胡十六國更迭頻繁,傳國玉璽也不斷地在血腥殘殺的伴隨下易主。最終傳國玉璽歸東晉,再經劉宋,齊,梁,陳,隋,最後落入唐高祖李淵手中,改稱此璽為「寶」,並世代相傳……。

      哪一個朝代的更替,不是白骨堆積如山?玉璽在一次次的朝代更替中,早已忘卻自己姓秦。嘲通靈寶玉的詩句——「白骨如山忘姓氏」就是暗指秦朝傳國玉璽的遭遇,通靈寶玉暗指傳國玉璽。

      脂硯齋之所以說「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這句詩是極貼切語,是因為「白骨如山忘姓氏,無非公子與紅妝」這句詩將傳國玉璽(通靈寶玉)與《石頭記》這本書聯繫在一起,通靈寶玉暗指玉璽,通靈寶玉是《石頭記》中的怡紅公子(寶玉)投胎時帶來的,是寶玉的命根子,通靈寶玉(玉璽)是寶玉的命根子,而秦鍾(未嫁先名玉,來時本姓秦)也與玉璽有關,秦鍾是對寶玉所影射的人和物的經歷的補充。「無非公子與紅妝」這句詩還指《石頭記》中有眾多美人與寶玉(怡紅公子)影射同樣的人,所以寶玉的外號是「絳洞花王」,寶玉是諸艷之冠。

      在《石頭記》這部書中,寶玉多數時候影射的是二阿哥胤礽、胤礽第二子弘晳和石頭記作者曹頫,但寶玉有時候還影射的是物(玉璽)和太子胤礽第三子弘晉。

在清朝歷史上,只有二阿哥愛新覺羅·胤礽(乳名保成)是像賈家的寶二爺寶玉那樣含著玉璽出生的。胤礽第二子弘晳是康熙皇帝的嫡長孫,也可以說是含玉而生,但弘晳總不及他的父親胤礽。愛新覺羅·胤礽是清代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明立的皇太子,是康熙皇帝唯一的嫡子,他的母親是康熙寵愛的皇后赫舍里氏,赫舍里皇后生胤礽難產而死,所以這個唯一的嫡子胤礽深為康熙所寵愛。胤礽一歲半時就被康熙正式冊立為皇太子,康熙皇帝親御太和殿,舉行了隆重的立儲大典,並頒詔天下。皇帝公開冊立皇儲,在清朝歷史上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石頭記》用含玉(玉璽)而生的賈家寶二爺來影射二阿哥太子胤礽,確實很貼切。

      然而樹大招風,因康熙皇帝的兒子眾多,又都很優秀,都想取代胤礽做皇太子,因而展開激烈的奪嫡之戰,導致胤礽最終被廢皇太子之位。《紅樓夢》中的趙姨娘和賈環十分嫉妒寶玉,就是影射康熙皇帝的庶子們嫉妒嫡子胤礽。而幼小的巧姐受王熙鳳的呵護寵愛就是影射胤礽小時候受康熙皇帝的寵愛,劉姥姥的女婿王狗兒一家搬到城外居住,家境貧困,就是影射胤礽的兒子弘晳(出生於甲戌年,屬狗)搬到清朝惟一不在內城的平西府居住。

      《紅樓夢》書中的香草美人都是對絳洞花王寶玉所影射的人經歷的補充,林黛玉是,薛寶釵是,史湘雲和香菱都是,就連劉姥姥、北靜王、柳湘蓮、蔣玉菡和薛蟠、秦鍾等人,也都是對寶玉經歷的補充。

智能兒是水月寺的小尼姑,長大後漸知風情,看上秦鍾人物風流,秦鍾也愛她妍媚。智能兒也是美人,而且和秦鍾靠得比寶玉還近。秦鍾是對寶玉所影射的人經歷的補充,智能兒又是對秦鍾所影射的人經歷的補充。也就是說智能兒還是對寶玉所影射的人經歷的補充。

      智能兒住的「水月寺」是「饅頭庵」,離「鐵檻寺」不遠。《脂硯齋重評石頭記》第十五回介紹完鐵檻寺和饅頭庵(水月寺)後,脂硯齋有批語:「前人詩云:『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是此意。故『不遠』二字有文章。」

我們來看史料記載:廢太子允礽(胤礽)死後葬於黃花山(今天津薊縣)理親王園寢。據清康熙年間《薊州志》載:「黃花山,在州東北四十五里,山勢雄曲,松林蔥翠,上有玉皇殿一座,鐵瓦無梁,今易琉璃瓦,有樑柱。」

我們再來看一下天津薊縣黃花山的具體資料:黃花山山勢險峻,綠樹掩映,風光旖旎。早春二月黃花開遍山野,盛夏則松濤遮天蔽日,秋日滿山紅遍,冬季松柏映雪。但黃花山的名字實因春來黃色的臘梅花芳香四溢而得名。黃花山文化底蘊深厚,道教文化自明朝初年就在黃花山傳播,後來萬曆年間敕建了黃花山興隆觀(讀者請回想:《紅樓夢》第三十二回說賈雨村是興隆街的大爺),並賜嵐峰道長為高子真人,當地人將此道觀俗稱為「鐵瓦寺」,山頂還建有古烽火台。清康熙二十四年又敕建萬壽興隆觀,將鐵瓦更換成黃色的琉璃瓦,並被封為御用廟觀,受北京理藩院管轄,觀中道士為皇家謁陵詠經服務。

《紅樓夢》中的賈二爺賈璉有一個小廝名叫興兒,還有一個小廝名叫隆兒。我們用字典查一下賈璉的「璉」字是什麼意思。璉:古代宗廟盛黍稷的器皿。賈璉的小廝名叫興兒、隆兒,絕對是《石頭記》作者故意安排的,意思是興隆觀就是賈家的宗廟。用興隆觀做宗廟的,除了愛新覺羅家族,就沒有別的家族了。如果有人說這是巧合,那《紅樓夢》文中的巧合也實在太多了吧?比如最簡單的一個:薛蟠的生日是五月初三,恰好是康熙朝太子胤礽的生日。

《石頭記》作者曹頫為了逃避文字獄,將「興隆觀(鐵瓦寺)」改成「鐵檻寺」,將「清朝王爺陵寢」寫成「饅頭庵」。太子胤礽死後被追封為理密親王,正是葬於黃花山王爺陵寢。智能兒來自於「饅頭庵」,智能兒影射太子胤礽。

「鐵檻寺」和「饅頭庵」這兩個名字是有來歷的,來源於詩句「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這句詩出自於宋代詩人范成大的《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

家山隨處可行楸,荷鍤攜壺似醉劉。

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

三輪世界猶灰劫,四大形骸強首丘。

螻蟻烏鳶何厚薄,臨風拊掌菊花秋。

《紅樓夢》第十五回描寫饅頭庵有這樣一段文字:「原來這饅頭庵就是水月庵,因他廟裡做的饅頭好,就起了這個渾號,離鐵檻寺不遠。」饅頭庵源於庵中「做的饅頭好」的說法,不過是作者故弄玄虛罷了,本意還在於與「鐵門檻」對應的「土饅頭」,「土饅頭」是古人對墳頭的戲稱。

除了范成大的《重九日行營壽藏之地》這首詩中的「縱有千年鐵門限,終須一個土饅頭」的饅頭代指墳墓外,唐代詩僧王梵志還有兩首打油詩,其中的土饅頭也指墳墓,其詩云:「世無百歲人,強作千年調。打鐵作門檻,鬼見拍手笑。」、「城外土饅頭,餡食在城裡。一人吃一個,莫嫌沒滋味。」可見饅頭確實指的是墳墓,智能兒來自於與鐵檻寺(鐵瓦寺)相隔不遠的饅頭庵(黃花山王爺陵寢),智能兒影射廢太子。       

史上記載:康熙四十二年(1703)五月,康熙帝以索額圖「議論國事,結黨妄行」之罪,令宗人府將其拘禁,不久索額圖死於幽所。對索額圖如此嚴懲的原因,直到五年以後(1708年)一廢太子時,康熙帝才作了明確解釋:「從前索額圖助伊(胤礽)潛謀大事,朕悉知其情,將索額圖處死 。」

到第二次廢皇太子時,康熙帝更明確說皇太子問題根子在索額圖:「驕縱之漸,實由於此。索額圖誠本朝第一罪人也! 」就是說索額圖之罪在於結皇太子黨,驕縱皇太子,圖謀篡奪皇位(玉璽)。

康熙於康熙四十七年(1708)將皇太子胤礽廢斥後,於康熙四十八年又復立胤礽為皇太子。

皇太子雖復立,但原有的君儲矛盾並未解決,所以很快就又發生了嚴懲皇太子黨的事件。這次抓的是步軍統領托合齊。康熙議將托合齊「即行凌遲處死」,不久托合齊於監所病故後,康熙命將其「銼屍揚灰,不準收葬」。托合齊的罪狀主要是:太子胤礽潛通信息,求托合齊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美文 的精彩文章:

爸爸悄悄入夢來
竹之韻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