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儒學 > 切忌氣盛心滿:懂得低頭 才能出頭

切忌氣盛心滿:懂得低頭 才能出頭

常言道,懂得低頭,才能出頭。有人覺得,這是在教人逆來順受俯首帖耳,其實並非如此。低頭只是表象,你還要知道,低頭的背後是什麼。

要謙虛,不要虛偽

有人覺得,鋒芒畢露才是真性情,對人低頭是虛偽做作,為君子不齒。表面上看,謙虛和虛偽只有一線之隔。我們平時也常說一句話:「過分的謙虛就是虛偽。」

謙虛不等於虛偽,這句話不錯,但是它們之間的區別並不在於是否「過分」。

其實,「謙虛」和「虛偽」真正的界限是「真誠」。《大學》里有句話,叫做「誠於中,形於外」。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內心活動是沒有辦法隱藏的,假如你內心真誠,這份誠心自然而然地就會流露在你的言行舉止之間。

我們都知道,《論語》中有一句話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大家都是平凡人,但是每個平凡人卻又都有不平凡的地方。

他們可能不如你聰明,但卻比你更有經驗;可能木訥無言,但很可能是沒有人可以替代的存在;可能並沒有光彩照人的一生,卻永遠向前永不放棄。

只有學會去看別人的長處,才能從心底里對別人心悅誠服,而這種發自內心的誠懇表現在外,又怎麼會是虛偽呢?

學問深時意氣平

乾隆狀元、詩人書畫家石韞玉有一幅對聯: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

意思是說如果你思想成熟穩重,那麼文章自然會深沉老到;如果你學問深厚,那你的氣質自然優雅平和。

當你一無所知時,很難理解人為什麼要「低頭」。但凡有點才華能力,自我感覺都會特別良好,所謂年少輕狂、不可一世大概如此。看人難免趾高氣昂,鼻孔朝天,彷彿人人皆是庸人,唯有自己是天之驕子。

但總有一天你會發現,路越走越遠,才越知道自己腳步的深淺;眼界越來越大,才越發現自己的微不足道。而當你真正了解了人性之複雜幽微,自然也會理解很多人很多事。不一定贊同,但都能理解。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低頭做人,高處成事

《易經》六十四卦中,你很難遇到一卦全好,當然也沒有一卦全壞。好中有壞,壞中有好。但是唯獨有這樣一卦,可以說是六爻皆吉,那就是謙卦。因此,謙卦又被稱為是「易經修身第一卦」。

明白天地乾坤的廣大才懂得自身的渺小,明白人生旅途的短暫才能惜時惜身,明白我們自身不可逾越的局限性才能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

低頭只是表象,背後是對世界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關照。所以說,謙謙君子,無往而不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儒學 的精彩文章:

作為父母 怎樣給孩子一生快樂的能力?
每周詩語|楊花落盡子規啼:鳴叫在詩歌里的鳥兒|語音播報

TAG:騰訊儒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