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驍龍 710:一款定位相當微妙的「輕」旗艦處理器

驍龍 710:一款定位相當微妙的「輕」旗艦處理器

source:高通官網


驍龍710:定位相當微妙

在驍龍700系列尚未推出前,Qualcomm對於驍龍 600系列定位一向瞄準高階智能型手機市場,中階則是由400系列負責。在驍龍 820推出後,也就是新一代CPU Kryo正式面世之後,全球幾乎所有知名大廠旗艦手機幾乎都採用驍龍 820,之後推出的821與835當然也延續這樣的氣勢,600系列也不用多說,2017年5月所推出的驍龍 660在搭載Kryo CPU後,也獲得了不少手機機種青睞,即便到了2018年,依然也有高階手機採用,顯然Qualcomm在旗艦與高階市場獲得了相當的成功。

即便如此,仍有不少OEM(代工廠商)與ODM(原始設計商)業者認為,800系列產品線雖然在規格與性能表現十分出色,但在價格上並非平易近人,600系列也並非所有產品線能滿足旗艦機種需求,或許是聽到了這樣的聲音,Qualcomm採取了它十分擅長的技術組合技巧,將CPU、GPU、DSP與LTE Modem等,將不少旗艦級處理器所擁有的功能下放到710身上,不僅如此,在AI性能表現更勝過660有兩倍之多。

若對照驍龍 845,710規格顯然又差了一個等級,單以LTE Modem來說,710便已經落後了前一代旗艦處理器835。若稱710是100%的旗艦處理器,似乎又與835與845有定位重疊問題,但退一步將710視為「輕旗艦」,或許是更合理的定位。


CPU、GPU與DSP各領風騷

而驍龍 820的推出,更是Qualcomm以第一代具備AI功能的處理器,以旗下DSP為主,協同CPU與GPU各自的運算架構特性,滿足邊緣AI推論的運算需求。不過,話雖如此,就Qualcomm過去所提供的官方資料來看,基本上還是以DSP負責AI的諸多運算工作。但在Qualcomm AI Day上,Qualcomm也正式揭露CPU、GPU與DSP各自在AI上所要肩負的運算工作。

從下圖來看,Qualcomm不論是在神經網路或是AI領域主流軟體框架的支援都已經就位,CPU、GPU與DSP也有對應的分工,CPU負責INT8與FP32,GPU則是負責FP32與FP16,DSP則專攻INT8,顯然這三者間各有專攻領域,又能彼此支援。

source:高通

這種作法,能使處理器本身在處理各種神經網路時,處理器內部能夠動態且彈性地分配工作負載,使其運算效率能夠達到極大化,也無怪乎,Qualcomm認為AI的表現未來將以「per watt hour」作為衡量指標,似乎也是十分理所當然的事。

文丨拓墣產業研究院 姚嘉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RI拓墣產業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聯發科的P22,專為中低階市場而生的應用處理器
自動駕駛聯網形態改變,BAT三大生態系統逐漸形成

TAG:TRI拓墣產業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