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改變口味偏好?Nature拿小鼠「開刀」,解析背後機制

改變口味偏好?Nature拿小鼠「開刀」,解析背後機制

改變口味偏好?Nature拿小鼠「開刀」,解析背後機制

圖片來源:Pixabay

這一研究以「The coding of valence and identity in the mammalian taste system」為題發表在《Nature》期刊。研究團隊通過調控小鼠大腦杏仁核(amygdala)區域的開關,將品嘗到的甜味轉變成厭惡的味道,且讓苦味變成令人滿意的味道。這為理解、治療包括肥胖和神經性厭食症等在內的疾病提供了新的策略。

改變口味偏好?Nature拿小鼠「開刀」,解析背後機制

doi:10.1038/s41586-018-0165-4

杏仁核

杏仁核附著在海馬區的末端,是產生、處理情緒以及控制學習、壓力等能力的重要區域。之前已有研究表明,杏仁核直接與大腦的味覺皮層相連。

在該研究中,科學家們重點驗證了杏仁核對於味覺的作用。他們發現,跟味覺皮層一樣,杏仁核存在感知甜味、苦味的不同區域。

改變味覺?

改變口味偏好?Nature拿小鼠「開刀」,解析背後機制

小鼠大腦杏仁核區域,負責甜味(綠色)、苦味(紅色)的不同神經連接。(圖片來源:Li Wang/Zuker Lab/Columbia"s Zuckerman Institute)

隨後,他們進一步提出設想:單獨操控這些區域,並觀察小鼠的行為變化。

結果讓他們驚喜:當利用激光刺激技術人為地「打開」杏仁核中連接甜味區域的神經,小鼠對普通水的反應類似於吃糖。

此外,通過操縱相同類型的神經連接,研究人員甚至可以改變一種味道的感知質量,即把甜味變成一種讓小鼠討厭的味道,把苦味變成一種吸引小鼠的味道。

最後,當研究人員關閉杏仁核區域的神經連接(沒有觸及味覺皮層)後,結果顯示,小鼠會照常進食,但是沒有表現出對甜食的偏好或者對苦味的嫌棄。

「這就像你吃了一口曾經最喜歡的巧克力蛋糕,卻沒有從中得到任何樂趣一樣。」研究人員解釋道。

這些結果表明,大腦中複雜的味覺系統由「可單獨分離、修改或者移除」的離散單元構成。

責編:艾曼

參考資料: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通過技術創新驅動CAR-T製造優化
破解幾十年謎題!Science顛覆認知:免疫系統中的「壞抗體」有大用途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