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不逢時的布衣皇帝朱聿鍵心繫百姓,最後為什麼絕食而亡!

生不逢時的布衣皇帝朱聿鍵心繫百姓,最後為什麼絕食而亡!

朱聿鍵是南明第二位君主,四十二歲時崇禎帝在北京自縊,明同年福王朱由崧建立的弘光政權,次年朱由崧被清軍俘獲亦死,鄭芝龍、黃道周等人扶朱聿鍵於福州登基稱帝,改元為隆武,四十四歲時清軍入福建,隆武帝在汀州被擄,絕食而亡。不到一年短暫的隆武政權覆亡。

消除黨爭隆武帝在位期間針對萬曆以來黨爭給國事帶來的危害,提出了消除黨爭,號召朝中官員摒棄門戶之爭,共同為復明大業出力。當時無論是東林黨還是楚黨都爭名奪利。心繫百姓隆武帝在南明諸帝中是比較關心百姓的。為了減輕民間疾苦,他施政的一個重點是整頓吏治,嚴懲貪污。規定

聯寇抗清當時奉行

出師北伐隆武帝屢次下令出兵恢復,但他調不動一兵一卒,在這樣的形勢下,隆武帝任用何騰蛟等抗戰派,收納李自成農民軍余部,擴充軍力,於此此時,在浙東的魯王朱以海政權又為爭奪所謂正統地位而派兵攻打隆武帝,使隆武帝四面樹敵,忙於應付。在國家民族存亡之際,同為明朝子孫卻最這等關頭爭名奪利,不能不說,這是時代的悲哀,南明的悲哀。

布衣皇帝在私人品德上,許多史籍都說他生活簡樸,稱帝後還穿土布黃袍,除了愛讀書之外也沒有其他嗜好,頗有中興之祖,銳意恢復的氣概。後來鄭成功受隆武帝的信賴,賜姓為明朝的國姓朱,百姓稱為國姓爺,如今位於福建省晉江市的報恩寺,據說是鄭芝龍受封平虜侯時,為表達對隆武帝的忠心,請建報恩寺只可惜鄭芝龍最後還是投靠清廷,而鄭成功在父親及老師錢謙益降清後仍然誓死抗清,收復台灣,不得不說,歷史浩瀚見衷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來讀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儒家要用綱常倫理約束人的行為?原來是這樣,長見識!

TAG:搞哥來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