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油箱被擊中也未墜毀,卻因事故摔了12架,20年光陰難掩其輝煌

油箱被擊中也未墜毀,卻因事故摔了12架,20年光陰難掩其輝煌

5月30日,美國軍方高層正式宣布,將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美軍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Indo-Pacific Command)。雖然美軍宣稱此次更名是為了和位於這兩個大洋的友好國家繼續保持關係,但是其戰略重心重返亞太,啟圖從印度洋和太平洋兩個方向扼制中俄兩國的軍事發展,仍然顯示出美軍根深蒂固的冷戰思維。

在上世紀的美蘇冷戰中,雙方為了刺探對方的軍事情報,都研製出了各種先進偵察機來執行相關的軍事任務。其中有一款被稱為高空間諜之王的SR-71「黑鳥」偵察機更是充滿傳奇性。儘管這款偵察機已經於1998年退役,過去20年的光陰也難以掩蓋其輝煌的戰績。

SR-71「黑鳥」偵察機在實戰中,從來沒有被敵機或防空導彈擊落過,在執行對前蘇聯的偵察任務中,因為SR-71每次都是確保不進入對方的領空進行偵察,所以蘇聯方面也就沒有借口將其擊落。它最接近被擊落一次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的越南戰爭中,越南防空系統向SR-71發射了幾枚導彈,SR-71的油箱被其中一枚導彈爆炸產生的彈片擊中,即便發生這樣危險的情況,SR-71最終也未附毀。儘管SR-71實戰紀錄完美無比,可是它卻因為其它事故摔了12架,最大的損失竟然來源於自身也是讓人唏噓不已。

SR-71之所以在實戰中做到零損失,是因為它有一個突出的優勢——它的速度非常快,即使在3萬米的高空也能以3馬赫的速度長時間飛行。雖然蘇聯在冷戰時期的的主力戰機米格-25戰機也能達到3.2馬赫的最大飛行速度,但是卻根本保持不了多長時間,所以SR-71常常憑藉「逆天」的機動性能擺脫敵機的追蹤。

但是,SR-71「黑鳥」偵察機強大的性能畢竟要靠高昂的費用來支撐,冷戰結事以後,來自蘇聯的軍事威脅大幅降低,美軍就再也不想繼續為這款偵察機燒錢了。最終,SR-71「黑鳥」偵察機於1998年退役,如今大家只能在軍事博物館看到它的真容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必看軍事 的精彩文章:

中國不再退讓!在這個領域迎頭一擊,美國招架不住,罕見認輸
我國這款戰機剛設計好,就被多國瘋搶,現在一機難求

TAG:每日必看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