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戰敗後德國面臨巨額賠款,美蘇卻放棄?對錢沒興趣

戰敗後德國面臨巨額賠款,美蘇卻放棄?對錢沒興趣

原標題:戰敗後德國面臨巨額賠款,美蘇卻放棄?對錢沒興趣


1945年9月,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盟軍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勝利而告終。


戰後,戰勝國與戰敗國在一次又一次的國際會議中,確定了對戰敗國惡意發起危害世界人民安全的戰敗國進行戰後處罰,其中對二戰中主力軍德國的處罰是極其嚴重的,但是,美國和蘇聯卻在賠償的後序中有了新的變動,這些變動對三國又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二戰後,德國面臨的巨額賠款


眾所周知,二戰結束之後,德國被要求總共賠款200億美元,其中包括英美80億美元,蘇聯100美元,其餘戰勝國共計20美元。那麼,在賠款後期,為什麼美蘇兩國會放棄德國的巨額賠款呢?


就美國而言,「富到流油」不在乎錢


在二戰前期,美國並沒有參加戰爭,但是由於珍珠港事件後,美國被日本拉進二戰漩渦,但是恰逢這樣的機會,美國以自身國內的優勢大發戰爭財,使得美國在二戰結束後依然富及全球,在戰爭中,德國對本土猶太人進行毀滅式的迫害,大部分猶太人科學家都逃到美國。


對於美國而言,不僅僅沒有遣散這些外來人員,而且注重他們的生活,機遇他們金錢,當然母的也是因為美國珍惜這些人才,畢竟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生產技術來源於這些人才的研發與創新。因此,二戰後,本來「富到流油」的美國並不在意金錢,而是著重於「搶人」。



就蘇聯而言,一貧如洗進行廠房轉移


比起美國的「搶人」,蘇聯的做法就顯得更為直接。


蘇聯是二戰經歷時間較長的國家,本來就比較落後的蘇聯到戰爭結束時,已經一貧如洗。或許蘇聯也知道德國並不能很快的上交完戰爭賠款,因此,蘇聯就進行了廠房轉移,顧名思義,蘇聯將所佔區的所有工廠的機器都搬回了本國,大到火車鐵軌,小到電話機。凡是能夠拆掉的廠房機器,所有的都一併帶去蘇聯。


據蘇聯記載,蘇聯在德國以「戰利品」名義徵收的企業達676家,西方學者甚至認為比這還要更多,總而言之,民主德國在戰後幾年的產業發展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蘇聯的「搶廠」。


美蘇的搶奪行為帶來的影響


一方面,這樣的行為對美蘇兩國帶來了正面的影響。美蘇兩國戰後迅速轉移各自的注意力,美國在二戰後除了經濟上增長之外,美國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強,如今的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強的國家,當然這一切都跟二戰後對德國人才的搶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另外,蘇聯也在德國廠房的幫助下,實現了國內經濟的迅速恢復與發展。


另一方面,應對美蘇的戰後搶奪,德國的國內兩塊地區的生產總值明顯下降,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德國的階段發展。那麼,總的來說,美蘇兩國的戰後不同舉措,到底對他們的影響,哪個是有著深遠意義的呢?


作者: 戰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視角 的精彩文章:

忍無可忍劃紅線,土耳其宣布召回大使,美土中東大碰撞來臨!
俄羅斯主動惹事了!轟炸機直撲美國領土,F22奈何不得

TAG:鐵血視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