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逆行的松皮,竟也能如此驚艷

逆行的松皮,竟也能如此驚艷

水草造景的比賽季就要來了,小編近來也在不斷的搜尋去年比賽季中呈現出的優秀作品,想到大家平時的留言,對於松皮石造景頗感興趣,所以在眾多比賽作品中被小編挑選到一個名為《逆行的世界》的造景作品;

讓我們先來認識一個今天作品的主人吧,他的名字叫盤育成,但是在水草造景的圈子裡,大家稱他為智焱,從2012年9月接觸水草造景,之後國內以及國際造景比賽中,屢次奪得榮譽,是造景大師級別的人物;

大家好,很榮幸今天能在這裡分享一下我的參賽作品---逆行的世界。作品的名字是團隊里一位好朋友起的,大家都親切的叫他泰斗。很感謝他幫我的作品起的這個名字,名字很有衝擊力,我也很喜歡。這個作品成績是IAPLC146名,AGA十佳作品,比較一般,有點遺憾。

首先還是說說這個作品的創作思路和成景過程吧。作品的創作靈感來自於一些水底溶洞給人帶來的幽深和神秘感。第一眼看到這幅圖的時候,我已經被那種神秘的氣氛所深深吸引,很想創作一個如此特別與眾不同的景觀。

對造景的感知

對於造景,個人理解並不是要把看到的東西原封不動的照搬過來,就好比如畫畫,如果只是把實物一模一樣地畫出來,那還不如照相算了。我認為應該是把眾多畫面和個人的情感喜惡融合起來,然後經過自己的提煉加工,最後得出來的作品。

水草與骨架之間的調和

我要完成的是一個水草造景,而不單純是一個骨架的模型場景,是有生命的,這就涉及到很多考慮的因素。如何平衡營造洞穴的幽深神秘感所需要的暗面和水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光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因素。暗面太多,雖然會有很強烈的對比度和神秘的氛圍,但是植物的數量必然會減少,因為植物生長都需要光合作用嘛。

如果光面太多,整個場景都照亮了,那哪裡還會洞穴有神秘的氣氛呢?這個問題的解決,我使用了層排列的方法去實現,層與層之間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光線得以透過照到水底,從正面看,也不失去層次感和透視感。在某些層與層之間把空間封閉,營造一些光線不能透過的黑暗面,保留洞穴的神秘感。

素材的挑選

解決了這個首要問題後,就是素材的選擇,用什麼素材來表現這種類似鐘乳石的溶洞呢?自然不能直接選鐘乳石,首先鐘乳石是硬水很厲害的,不能用在水草缸里,其次也很難找到這麼小的鐘乳石,要知道,我的缸尺寸只有90cmX45cmX45cm。偶然一次,我去一位相熟的素材商那裡挑選素材,發現了松皮石的某些形態是很符合這個場景的,於是,素材也就定下來了。

石塊的粘合

骨架的搭建開始了。石頭倒立部分的固定我選擇了雲石膠。基本上倒立部分都是靠一塊一塊石頭粘起來,大概粘了幾個月吧,每天粘幾塊的樣子。由於在家裡造景的時候是一個人,所以這個景一個很難的地方在於把合適的石頭粘在合適的位置得到一個適當的視覺效果。這句話看似簡單,但做起來真的不簡單。

因為雲石膠的乾燥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一開始我只能挑選合適的石頭,模擬它粘在某個位置的效果,因為一隻手拿著石頭,所以臉只能貼在缸前面看那塊石頭的大概效果。覺得合適了,就塗上雲石膠,然後拿著等固定,好不容易等膠固定了,走到缸前再看效果,發現偏差了,因為看的距離不同,也就只好把石頭掰掉然後再重新粘。

想像力發揮的重要性

這個過程,基本上每幾天就會重複幾次,有時候膠粘得太牢,反而把石頭掰壞了,因為松皮石比較鬆軟。當然,有些細節位置還是需要請家裡人幫忙拿著,我看好位置後再粘上。這真是一個很需要空間想像力的活。

有時候,我也會在骨架的圖片上塗鴉一下,把一些自己想要的效果加上去,看是否合理再實施。

經過N多個夜晚的粘石--拆石—粘石,骨架終於基本完工了,跟我想像的還是挺符合的,哈哈。迫不及待放水看看光影效果,基本上明暗對比,層次感,透視感都出來了。

接下來就是為它賦上生命的時刻了。草的選擇,我以垂淚莫斯為主,營造洞穴壁上的攀附植物和苔蘚。地面我種植了趴地矮珍珠,讓他在石縫之間任意生長,充滿了生機。後景草我選擇了牛毛作為遠景的虛化和過度。

在植物生長的同時,也對骨架作了進一步的細化和完善,提高整個完成度。

最後的成景照。說起拍這個成景照,還是有那麼一點趣事的。大家有發現魚的游法很特別嗎?我選擇了火熾金鑽燈魚,因為我覺得他很特別,神秘,很符合這個景的氛圍。

但是我忽略了,這種魚是不群游的,好吧,我對於燈魚認識真不多。怎麼辦呢,這個景也不可能把魚撈出來吧?平時我餵魚的時候,都會選擇把飼料放在中間這個洞的水面位置,魚都會聚過來。

偶然有一次,我的兒子在我餵魚的時候拍魚缸,哈哈,相信有小孩的家庭都避免不了這個吧。魚受驚,然後全部往溶洞的後方躲,等兒子走開,它們就一群的游出來了。我就想,其實這樣也不錯吧,游得挺特別,也符合這個景的意境阿,所以就有了這個成景圖了。

再一次謝謝大家,希望今年能再一次把自己心目中的景呈現出來。

獲獎榮譽:

2013年作品《梵谷》入選AGA(美國AGA國際水草造景大賽)中小缸組十佳作品

2013年南風杯全國水草造景大賽網路賽總分第三

2014年作品《森靈》入選AGA(美國AGA國際水草造景大賽)小缸組十佳作品

2015年作品《峰迴路轉》獲IAPLC(ADA世界水草造景大賽)第57名,AGA(美國AGA國際水草造景大賽)中缸組冠軍

2016年作品《萬象森羅》獲IAPLC(ADA世界水草造景大賽)第19名,AGA(美國AGA國際水草造景大賽)中缸組冠軍

2016年作品《被洪水淹沒的森林》獲IIAC(伊士達國際水草造景大賽)第二名,AGA(美國AGA國際水草造景大賽)大缸組十佳作品

2017年作品《逆行的世界》獲IAPLC(ADA世界水草造景大賽)第146名,AGA(美國AGA國際水草造景大賽)中缸組十佳作品

2017年作品《狂野的時間》獲AGA(美國AGA國際水草造景大賽)超大缸組十佳作品

願每一位水景愛好者都能擁有一缸令你心水的造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龍巔水草 的精彩文章:

出彩的荷蘭缸
重大消息,植覺培訓即將起航

TAG:龍巔水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