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的愛,有點壓力
媽媽是孩子的生養者,與生俱來對孩子有一種責任感,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向上、勤奮、快樂……
在這樣的期望之下,媽媽很容易成為「控制者」,管著孩子的方方面面,用愛束縛了孩子,孩子在媽媽的愛之下,缺少了自由成長的空間,同時也給媽媽和孩子造成很大的困擾,孩子逆反媽媽,媽媽不知道如何去調整親子關係。
下面就是一位媽媽的兩個簡單的場景描述,孩子二年級,媽媽再教育上遇到了很大的困惑:
場景一:
媽媽:孩子,你不吃蔬菜不行,缺少營養,今天做的油菜更好,你必須多吃點
孩子:啊!那我必須吃嗎?
媽媽:必須吃
孩子:那好吧
我就吃幾個葉
媽媽:你不能吃幾個葉
孩子:皺個眉頭
不高興
(他後來和我說都是吞的菜葉)
場景二:
媽媽:今天寫不好,重寫
孩子:我知道了
(拉長音)
媽媽:看!寫的還是
不怎麼好(也
就是不認真)
——其實他能
寫的更好
孩子:皺眉頭,不願意(要哭)
媽媽:一說重寫就要哭,那你怎麼不好好寫?
孩子:不吱聲(低頭)
提問:在教育孩子上,孩子爸爸基本不管,但是孩子喜歡和爸爸在一起,現在對我的抵抗越來越多,我應該怎麼與孩子溝通?
點睛幸福
1、爸爸對孩子管的不多,但孩子最喜歡爸爸,意味著爸爸給孩子的關愛是夠的,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媽媽對孩子管束太多,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媽媽也沒有輕鬆的親子時光,爸爸對孩子不管,孩子跟爸爸就放鬆,人本身就是趨利避害的,所以喜歡爸爸是很正常的。
2、媽媽對於孩子管制太多,接近控制,給孩子可以自己做決定的空間,用合理的方法去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方向,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命令。愛是一種能力,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的愛才是真愛,否則愛可能是壓力!建議媽媽嘗試把媽媽換成老闆的名字,把孩子換成您的名字,您再重新讀一遍,你就會體驗孩子是什麼感受。
例如
領導:不行,重寫!
你:我知道了。
領導:看!寫的還是不怎麼好,我不是告訴你怎麼寫了嗎?你到底用沒用心?
你:皺眉頭。
領導:趕快重寫,寫不完就別下班了!
你:不吱聲(低頭)
如果加上場景,你的領導一直坐在你旁邊看著你寫方案,你可以感受一下孩子的心理感受是怎樣的。
3、媽媽的指令、要求不清晰,這也是孩子不滿意的緣由。要有一個清晰要求,否則會讓孩子鑽空子。比如孩子的字沒寫好,是橫不平還是豎不直?讓孩子知道,有方向的讓孩子改進。
4、挑食每個人都有,都會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首先媽媽要接納孩子的狀態。
改善的措施:嘗試讓孩子選,家人一起製作一周的家庭菜單,每個人可以點一個菜,都有參與、提要求的權利。
5、媽媽要清晰的知道,孩子寫的好壞的評斷是老師的事。媽媽分清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責任,和學校老師教育的責任,要做到相輔相成,越俎代庖會「偷走」孩子自己的責任心,也會讓老師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對孩子的正常教育。
GIF
歡迎您在文章底部留言互動


TAG:修遠世紀教育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