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青樓女子巧出一上聯,明朝第一才子至死對不上,六百年仍無人對出

青樓女子巧出一上聯,明朝第一才子至死對不上,六百年仍無人對出

原標題:青樓女子巧出一上聯,明朝第一才子至死對不上,六百年仍無人對出


對對子相信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對對子也就是對對聯,是我國傳統的語言藝術,現在可能對對子的人比較少了,但在古代卻十分盛行,能巧對各種對子的絕對是大才子,因為對聯講究工整,能押韻自然是更好,這很考驗知識儲備和反應能力。


在古時候由於男尊女卑的思想比較嚴重,所以一般家庭的女子都不怎麼讀書,但這並不代表她們就不會對對子,畢竟對對子在當時可是很流行的休閑方式,大家有事沒事就喜歡出出上聯,對對下聯,青樓作為古代的娛樂場所,不乏文人墨客的光顧,所以很多青樓女子喜歡藉此機會來考考這些才子。



解縉作為明朝的大才子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他號稱明朝第一才子,自有天資聰慧,文採過人,《永樂大典》正是由他主編纂修而成,他在18歲的時候便考取了鄉試的第一名,正所謂年少氣盛,在成為解元後,解縉就開始有點飄飄然了,為了慶祝自己的解元之喜,解縉約上自己幾個好友來到青樓喝酒。


解縉在當地也算小有名氣,青樓女子一眼就認出了他,於是便湊過去搭話,「久聞解公子學富五車,才華橫溢,小女子今日有幸得見,有一上聯想讓公子來對下聯。」解縉聽後並不是很想搭理,他心想一個青樓女子能有多少文化,出的對聯肯定也沒有技術含量,讓自己來對的話有失身份,於是便借口想推脫。


但青樓女子怎麼能放過如此大好機會,於是便用激將法:「公子是怕答不上來有失顏面嗎?那還是算了,畢竟我這上聯已經幾年都沒人能對出下聯了,也不怪公子。」這話一出,解縉的興趣就來了,欣然接受了女子的挑戰,讓她放馬過來,女子於是放出了上聯。



「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這三節解代表不同含義,第一個是解渴的意思,後面兩個則是指解縉的身份解解元,這三個字放在一起確實成了絕對,這一下子就難道了解縉,但礙於眾人面子還是故作鎮定一番,但想了很久還是答不上來,只好承認自己不才,無法答出下聯,解縉在此之後也就收斂了許多。

解縉豈是那麼容易服輸的人,回去後也一直在想如何對出下聯,也將這上聯告訴自己的好友,希望能對出下聯,但這上聯確實夠絕,解縉這一生都沒對出下聯,直到600多年後的現在,這個上聯依然無人能解,不知道各位看官能否對出下聯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李天下史 的精彩文章:

慈禧死前下砒霜毒死光緒,竟是因為光緒一個舉動,他到底做了什麼

TAG:桃李天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