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人臉解鎖很好用?別忘了這項技術也很脆弱

人臉解鎖很好用?別忘了這項技術也很脆弱

如今借著iPhoneX使用3D結構光面部識別技術完成解鎖之後,在安卓手機上掀起了一陣劉海屏狂潮,而伴隨著劉海屏的出現,各大廠商都力推面部識別技術,將這項人臉解鎖功能發揮到極致,有的強調以256個人臉面部節點識別,可以輕鬆完成活體認證,其實就算廠商說得再好,缺乏嚴格的生物技術認證,人臉解鎖也非常的脆弱。目前安卓手機當中就小米做到了3D結構光技術,你認為這就已經算是成功了嗎?

答案很明顯,並不是的,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技術總是在不斷被推翻之中一次又一次成長。雖然3D結構光現在是最先進的面部識別技術,但是依舊抵擋不住先進演算法的攻擊。如今多倫多大學已經確定研製出了反面部識別系統,他們可以做到生成一個應用或者網頁,基於神經網路系統的工作方式,利用演算法攔截人臉信息,並且將其打亂,從而實現反人臉識別。而這種人臉識別率可以下跌到百分之零點五。這就意味著如果人臉識別想要正常使用,遭遇到這種技術攻擊的時候,幾乎全線癱瘓。這種新技術的誕生並非讓用戶放棄使用面部識別技術,而是警醒眾人,隱私安全會越發重要。

正如人們爭議非常大的一點,人們願意為了便捷而出賣自己的隱私嗎?很明顯沒人願意這麼做,要這麼做的都是在受到外界因素引導之下完成的。在眾多識別項目當中,無論是指紋識別、聲紋識別還是面部識別都存在著一定的破解風險,但是這些都是小概率事件,既然破解不了那擾亂總是可以的,所以說像面部識別這樣的技術發展到今天依舊是非常的脆弱不堪。

手機歷史上的解鎖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早年的功能機時代當中的按鍵解鎖到智能機時代的圖案解鎖以及數字解鎖,再到指紋解鎖。如今順著AI與神經網路的加持,原來越多的產品朝著這個方向發展,在接下來的解鎖過程當中,會利用機器對用戶自身習慣的記錄進行學習,深度了解機主的特性實現更高水準的安全級別,這個時候用戶的隱私安全才能夠真正得到保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微工坊 的精彩文章:

這三大技術生態已被建立起來:國內用戶想擺脫並不容易
小米又一新機現身:造型對打OPPOR11S能贏幾分?

TAG:科技微工坊 |